自配殿沐浴回来,汉王这才想起,她忘了与王妃说要宿到别处去了。 只是眼下再说,已是迟了。 汉王躺在榻上,就在王妃身旁。 此时已不早,看滴漏,当是将近三更。汉王别扭地朝里挪了挪,挪得与王妃远了些。王妃合着眼,并未说什么,汉王便舒了口气,又偷偷往里挪。 幸而床榻颇大,直到二人之间足以再躺下另一人,汉王方停下了,扯了扯锦被,裹紧了自己,只露出一双黑漆漆的眼眸,望着王妃。 室内昏暗,灯火只余了两盏,供以起夜之用,汉王其实看不大清王妃的。她闭上眼装作睡着的样子,然后竖起耳朵,听身边人的呼吸。 呼吸声轻缓,却均匀,一声一声的,让汉王安心。她屏息听了一会儿,觉得王妃应当是睡着了。她心中一松,睁开眼来,轻轻地推去身上的锦被,趴到王妃身旁,凑到她耳畔轻轻唤一声:“王妃。” 王妃呼吸绵长,并未答她。 必是真的睡着了。汉王眼睛亮晶晶的,又原路返回,缩回到被窝中,重新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合上眼,安心睡去。 隔日一早,汉王便又缠着王妃要下棋。 王妃道:“还有些管事在前院等着,殿下若愿陪我见完了他们,我便与殿下下棋。” 汉王自是答应。 这一见,便是自清晨,见到了黄昏。汉王一直陪在王妃身旁,王府上下见此,甚为欣喜。殿下与王妃和乐,来日再生几位小王子,汉王府兴盛可期。 汉王还不知仆婢们想些什么,只是陪着王妃,等她做完了正事,好与她下棋。待管事皆退去,汉王兴致勃勃地转头唤道:“王妃?” 她话音刚落,便见王妃搁在手中的茶盏望过来。在此处坐了整日,她只是陪坐而已,王妃却要详细过问府中各处详情,要听要记,记下还要自己分析,以判定管事所言是实是虚。 她眉宇间显出疲惫,听闻她唤她,依旧显出一个轻柔的微笑,问道:“何事?” 汉王看到王妃的笑容,觉得她的心像被扎了一下,有一点疼,又有一点不是滋味,仿佛想将王妃做的事都揽过来自己做才好。 她想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份心思,心中生出一阵迷茫,口上则回道:“无事。” 她虽说了无事,然而王妃却记得,她抬手理了理汉王的衣领,道:“待用过晚膳,再与殿下下棋。今日下三局,可好?” 汉王点点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两局。” 她说两局,便真的只下了两局。 两局完,汉王目光依依不舍地胶在棋局上,王妃心疼她,正要与她再下一局,便见汉王仿佛下了莫大决心,将目光自棋局中撕下来,坚决地望着她道:“你今日累了,快去歇下吧。” 王妃凝视着她,笑容轻缓:“那明日,再与殿下下两局,可好?” 一句话,使得汉王的遗憾也消了,她显出一个欢欣的笑容,点了点头。 二人相携,往内室去。 汉王昨夜安然度过,今日便不那么紧张了,与王妃并肩平躺在瓷枕上。时辰尚早,她还睡不着,过了一会儿,转头见王妃也还醒着,她便侧了侧身,面对着王妃问道:“明日归宁,我们几时出发?” 王妃略一思索,道:“早去早回罢。” 她说完,却不闻殿下回应,王妃也侧身,正对着汉王。汉王抿了抿唇,她还记得这门亲事是如何得来的,自也记得王妃与太常并不很亲近。她留心着王妃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道:“我听太常说,你幼时便随舅父离京。舅父家中可有人为官?可有亲眷旅居京中?” 她想,相比不闻不问的生父,王妃想必与舅父更亲近。若是舅父家中有人在京,她们去完太常府,也可顺道拜访。 她是好意,也难为她想的这样周到。然而王妃不见欣喜,眼中反倒闪过一抹惊慌。第八章 那抹惊慌极快,一闪而逝。 汉王自是没有察觉的,她自以这主意极好,甚为期待地望着王妃。 王妃思索片刻,却未直接回答,反问道:“殿下可是欲访舅家?” 汉王嘴角弯弯的,眼睛亮亮的,满脸都是快来夸我:“王妃长于舅家,抵京数月,今又出嫁,定很想念他们吧?” 舅家若有旅居京中的亲眷,她们可前往拜访,往后也好当做亲戚来往走动。王妃在京中,也不至于太过寂寞了。 汉王不禁往王妃那便挪动几分,欲听她亲口答应。 然而王妃却未如汉王所期那般显出温柔的笑意。她只抬手摸了摸汉王的鬓角,汉王满心都是想看到王妃欢喜的样子,便没有躲开,还侧过头去,蹭了蹭她的指尖。 王妃忽然觉得遗憾,她到她身边,毕竟是别有所图的。若是来日不慎,让她知晓了因由,这人必不会待她这般好了。 王妃心中遗憾着,轻抚了汉王的眉角:“怕是不相宜。” 汉王原以为她一说,王妃便会答应的。乍然听闻她拒绝,汉王的笑意便能僵住了,嘴角也垂下来,眼中的光芒暗下去了,她想到了什么,低声道:“你可是不愿我见他们?” 她是知晓自己处境尴尬的,朝中许多大臣都避着汉王府,不与她往来,宗室之中,也少有与她交好的,她为避嫌,也不与朝臣往来,汉王府便像被孤立了一般。王妃若因此,担心她与舅家走得太近,以致受她牵累,也是情理之中的。 汉王安慰自己这是情理之中的,可是漆黑的眼睛里仍是带上了潮意,她一眨不眨地望着王妃,要听她亲口答应或否认。 王妃让她看得内疚,欲将她揽到身边,汉王却不答应,死死抱着锦被,就是不过来。王妃无法,只得自己过去:“阿舅过世不足一年,家中不好大宴宾朋,我只恐殿下此时去,会受怠慢。” 她说得仿佛很有道理,实则全然经不起推敲。汉王较真起来,也不是好糊弄的。王妃这话,一听就是在敷衍她。 汉王赌气,翻过身去,背对着王妃。王妃小心地将她揽到怀里,见她并未挣扎,方柔声道:“殿下生气了?” 随她这句话,含在眼眶中的泪水一下子滑落下来。汉王连忙自己擦去了,一声不吭。 她的身子软软的,能毫不费劲地整个抱进怀里,王妃在她耳畔,轻声问道:“殿下生气,不理我了?” 她的气息洒在汉王耳畔,轻柔的,且很舒服。汉王却愈加委屈起来,眼中的泪眼泪越蓄越多,止也止不住,她不肯让王妃看轻,便忍着不哭出声。 人在逆境,总会觉得苦闷,何况汉王本来就心性纯朴,总会因自己被孤立而难过。好不容易有王妃陪她,她们可以说话,可以下棋,每日用膳也不必她一个人了,可是王妃却在与她划清界限。 王妃等了片刻,也不闻汉王出声,她坐起身,按在汉王瘦小的肩上,将汉王的身子轻轻扳过来。 汉王满脸都是泪,哭得正伤心,忽然被王妃看到了,她大吃一惊,又慌又急地擦泪,小手在脸上胡乱的抹,毫无章法。王妃无奈,取了帕子来,欲亲手替她擦拭。 汉王正怄气,不肯让她擦,略一挣扎,中衣领口便松了,锁骨处的肌肤袒露。烛火中,那处嫩白细腻,阴柔得不似男儿。 王妃目光自上面掠过,暗暗叹了口气,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温声道:“殿下再哭,让人知道了,必要笑话的。” 汉王眼睛哭得红红的,脸上泪痕似花猫一般,听了这话,不敢置信地望着王妃,委委屈屈地抽泣道:“呜呜呜,你坏,你还要告诉旁人……” 她不知将她的话曲解成什么样了。王妃大是无奈,却也不与她争论,顺着她道:“我不说,殿下也不可哭了。” 汉王抽噎着点头。王妃便揽她到怀中,一面哄,一面不动声色地在她衣领上抚过,将她中衣捋得齐整。 汉王依旧是生王妃气的,可是她偏偏又待她这样好,她更觉委屈,却也愿让王妃替她拭泪了。 王妃与汉王相处不过两日,虽已知这人脾性,但如何哄她不哭,还没什么经验,幸好汉王也好哄,几句好话便止了泪。 她哭累了,便睡着了。睡前还不忘裹紧了自己,独自窝到角落里。 王妃见她这模样,也只无奈一笑,熄了烛火,便躺到她身旁。 汉王睡着了,她做了一梦。 梦到自己幼年时,母亲与她说的话。 那时她还未封王,住在宫中,也还得先帝疼爱。那日先帝赐予她不少玩器,她很高兴,但母亲却日复一日地显出担忧来。夜间,她将她带到一间静室中,遣退了宫人,与她说了她身上的秘密。 “八郎,万不可让人知晓你是女子,你可记好了?”母亲面色沉重。 她愣愣地点头,其实她还不懂母亲话中的深意。母亲兴许看出了她的茫然,也兴许知晓她年岁尚幼,不懂男女之分,更不懂此事的厉害,便出言吓唬她,好让她将这话记在心上。 “倘若让人看穿了你是女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妖物精怪便会来吃了你,一口一口的,把你的手啊脚啊,都咬下来,你可害怕?” 母亲说话时,声音有意放得鬼魅,虚虚实实的,像是能招来妖怪。静室的墙上,有巨大的黑影,又大又黑,仿佛能从墙上跳下来,一口吞噬了她。她害怕地瞪大了眼,心中描摹着母亲的话,好像她的手她的脚都被妖物吃掉了,那墙上的黑影动了一下,好似从墙上脱下,直朝她扑来。 她吓得哭了起来。 汉王猛然惊醒,她大口大口地喘气,见四周黑暗,才知这只是梦。 她心跳得飞快,好像又回到了那晚,被母亲推入恐惧中的情形。汉王眼角都吓出泪来了,她心有余悸地摸摸自己的胸口,转头,就着微弱的光,便看到王妃躺在她身旁,正安然熟睡。 汉王想起睡前的事,又内疚起来,深觉自己是无理取闹。 王妃让舅家避着她并没有什么不对的,难道要等大难来临时,大家一起入罪才好么? 她只是难过,也不是不讲道理。 可是明明是她不对,王妃还是愿意安慰她,帮她擦眼泪。汉王抿了抿唇,眼睛又红了,她伸手摸了摸王妃的眉毛。眉毛弯曲,顶在她的指腹,让她觉得痒痒的。汉王眼中含着泪光,又弯唇笑起来。 梦中的事她记得的,母亲的话,让她做了许多年噩梦,总梦见自己被妖物吃掉了。现在想想,真是傻,墙上的黑影动了,必是风吹进来,蜡烛晃的。 汉王这样想,然而她一望四周,黑漆漆的,又打了个寒颤,连忙闭上眼。室中静得可怕,室外不时有寒风呼号,使得夜色更为诡谲。汉王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她不敢睁眼,可闭着眼,听得便格外清楚,汉王毛骨悚然,忙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朝王妃那边挪了一点,又挪一点,直到能听到王妃呼吸的声音,她才觉得好一些。 被妖物吃,不止是小时候,便是现在想来,也是很可怕的。 隔日一早,王妃睁眼,便看到汉王紧紧挨着她,睡得正熟。 她睡着的时候,像名稚子,睫毛长长的,微蜷,便那样安安静静地合着,贴在下眼皮上,一点也不吵闹。 只是今日,她眼睛还有泪痕,想来梦中,也伤心过了。 王妃轻轻摇了摇头,掀开锦被起榻。 昨日那事,倒是提醒了她,虽暂不必见舅家亲人,但若来日,那边听闻太常之女出嫁,派人来探问她过得可好,又该如何应对。 此事于她,倒不很难。 王妃也只一想,便有了法子。 她自去梳洗,待天亮了,方来唤汉王起身。 今日汉王妃归宁。 汉王要陪王妃回太常府。新妇三朝归宁,探视父母,也是让父母知晓,夫妇和乐,不必挂忧之意。 汉王身份尊贵,自不能与寻常新婿拜见泰山泰水一般跪拜敬茶,只是该有的礼数,也不可缺失。府中早已备下礼物,汉王看过,并无不妥,方与王妃登车出门。 她今日果然不提舅家如何了,也不与王妃闹脾气,只是神色恹恹的,似乎昨夜未得好眠。王妃见她眼下青黑,满是困意,便让她靠到她身上:“还有些路,殿下不如小睡一会儿,待回府,再好好补眠。” 汉王转头,见王妃神色纵容,并未因昨夜而与她生隙,汉王心中松了口气。 她以后不会任性了,还好王妃没有怪她。汉王侧躺下来。 车中宽敞,又都铺了软软的席垫,便是做床榻也是绰绰有余的。王妃靠着隐囊,动了下身子,好让汉王枕着她的腿,睡得舒服一些。第九章 直到太常府门外,王妃方唤汉王醒来。 汉王初醒,总有些回不过神。王妃见她外袍睡得褶皱,抬手在她衣上拂过,褶皱顷刻间消去,衣袍顿时焕然一新,连同困意重重的汉王,也衬得精神了些。 太常已携阖家出迎。三朝归宁,不止是女儿归家拜见父母,也是让家中亲眷见一见新婿的意思。 太常姓宋,宋氏族亲不少,今皆聚于太常府,要与汉王殿下攀一攀亲。 奈何殿下兴致缺缺,一下车,只与众人微微颔首,便携王妃朝府中走去。众人皆有些无措,太常略一蹙眉,一个眼色下去,众人便收敛了心神,紧随汉王,步入府中。 太常府,汉王数月前来过一回,彼时尚是夏日,园中绿意浓密,总有一股热烈的生气。今番再来,已是深秋,园中草木枯黄,家仆稍加打理,收拾了残枝败叶,那树便光秃秃的,那草便干瘪瘪的,空阔,且又冷清。 寒风在园中穿梭,冷意浸人。侍从见殿下打了个寒噤,忙取了斗篷来,替她披上。汉王乍一受冻,清醒了不少,身后冷风挡去,倒容得暖意在身上化开,她眨了下眼,望向王妃:“你可觉得冷?” 不等王妃回答,她便直接摸了摸她的手,自己感受一下。嗯,冷的。汉王做出判断,不必王妃开口,便取下身后刚披上的斗篷,转覆到她身上。 汉王年少,所用衣物也多是色彩明丽,斗篷是藕荷色的,领口两襟还镶了洁白的毛边,披在王妃身上,合身得很,并无什么不相衬。 暖意在身上漾开,直抵心头。王妃看向汉王,见她只满意于斗篷与她合身,并未发觉寒风吹得她自己脸都红了,心中既是温暖,又是无奈。 身后那些亲族见此,已展开了笑颜,王妃也不好在人前,与汉王推让,只得稍稍加快了步子,朝厅堂走去。 汉王与王妃出门时便已不早,此时恰好已是正午。 堂中已具几榻,食案上佳肴美酒,引人垂涎,堂中设有火盆,门口设有卷帘,众人除鞋,只着布袜入内,待宾朋各自入座,门口侍奉的婢子将竹帘放下,寒风便阻挡在门外。 数名婢子捧壶而立,往案上酒爵中斟酒。酒是暖过的,醇香扑鼻,入口则肚腹生热,浑身舒适。 太常为今日很下过一番功夫。他本就是抱着两头讨好的心思,怎会怠慢汉王? 汉王却只淡笑而已,无论太常如何殷勤,皆是淡淡应对,既不失礼,也不热络。看着客气,实则疏淡得很。 王妃就在她身旁,与她共享一张食案,见此心中也觉好笑。殿下在家中呆呆的,其实,她分得清人心好坏,她只是惧于应对罢了。 这样一想,王妃又觉心疼,在旁替她布菜:“殿下用些吃食。” 汉王刚饮完一爵,闻此,耷下眉梢,凑到王妃耳边,悄悄抱怨道:“太常真是烦人。” 王妃已与她说破了太常的盘算,汉王不觉高兴,反觉得愁,又望一眼太常,见他正悠然自得地观赏堂中歌舞,汉王摇摇头,叹了口气:“他好傻,我怎会有帝王之相?” 术士多是投人所好,太常官至九卿,却连这都不懂。 她声音压得极低,唯有王妃可闻。 王妃执箸的动作一顿,在案下悄悄按上汉王的手背,柔声道:“殿下且忍一忍,宴散了我们就回府,以后都不来了。” 汉王听到以后都不来了,像是被顺了毛的猫儿,眉眼弯了弯,又有了动力去应付太常。 她与王妃一处,太常与夫人一处,四人并列,居主位。 二人低声耳语,旁人观赏歌舞不曾窥见,宋夫人却时时留意她们。见殿下与王妃相处融洽,她气得肝疼。 宋夫人为太常继妻,总以正妻留下之女为心结。过去十七年不闻不问,尚且梗得慌,今她回来了,便更觉碍眼。太常有三子二女,除王妃,其余三子一女,皆为宋夫人所出。宋夫人深觉王妃碍事,她所出幼女,年已十一岁,若非她忽然回来,汉王妃之位等上两三年,便该是她亲女的。 眼下在这堂上受人巴结的,便该是她与她的女儿。 因此事,这半年来,宋夫人不知与太常争吵过几回。此时因殿下在,她为府中颜面,好歹收敛了些。然而汉王与王妃如此恩爱,她不禁又是一口怒气直涌上脑门,眼中都布满了凶恶。 听闻此女在舅家胆小怯懦,受了欺辱,绝不敢吱声,直到阿舅反复问起,方敢小声说上一句。如此软弱,她便是讽刺上几句,料想她也不敢回嘴。 宋夫人顿时恶向胆边生,待一曲舞毕,堂中暂静下来,她漫声道:“王妃身份尊贵,妾本不该多言,只是您在家中时,一向鲜知礼义,若在王府依旧如此,也坏我宋氏门楣,今日,妾便斗胆说一句……” 堂中霎时一静,众人面面相觑,唯有宋夫人说着斗胆,却甚义正辞严的数落。 太常脸色铁青,既觉失了颜面,又恐见罪汉王。汉王身无职衔,但陛下为显仁慈,必不会驳他所求。他若今日觉得受辱,入宫去告一状,阖府上下都要不好! 宋夫人还在喋喋不休,汉王与王妃未出声,余下众人也不敢开口。太常心中发虚,一面暗暗朝汉王与王妃望去,一面就要出声喝斥。斥责之语还未出口,便闻得“啪嗒”一声,玉箸与食案相扣之音。 声音不大,却惊得众人心肝一颤,宋夫人仿佛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消了音,颤颤地望向汉王。 汉王搁箸抬眼,向四下环视一圈。她面上无怒意,眉眼也甚是平和,只那唇边似笑非笑的一抹微翘,使得众人忽生寒气,被她目光扫到,皆不由自主地瑟缩一下。 “卿家好教养,孤竟不知,孤的王妃还需劳动府上来教。”汉王目光淡淡地望向太常,笑意也散了些,眸中看似平常,那眼底却犹如深冬的寒渊,使人脊背上绽起一粒粒疙瘩,冷意从脚底窜到了脑门。 太常浑身一颤,什么都顾不上,忙避席请罪:“臣教妻无妨,冲撞殿下与王妃,望殿下恕罪。” 他一跪下,众人亦皆搁箸,不敢声响。宋夫人后知后觉地也跟着跪在太常身旁,颤着声,连连请罪。 汉王不语,望向王妃。 这般威风的殿下,与平日判若两人,直让人觉得陌生。王妃却毫无不适,对她轻轻摇首,望向她的目光里蕴着浅笑,一如往常温柔。 汉王抿唇,没让唇角翘起,回首与众人道:“罢了,莫要扫兴。” 太常夫妇忙拜谢,这一场便算过去了。众人为掩尴尬,连连殷勤劝酒,汉王推不过,只得多喝了几杯。 太常坐回榻上,心中那寒意竟久久未散去,他眼中猛然闪现精光,面上不怒反喜。汉王殿下方才之怒,颇有陛下风采,可见那句帝王之相,并非全无道理! 直到散宴回府,汉王已饮得醺然,她努力让自己走得直,醉意却不住地涌上。 王妃见身后侍从皆是男子,便亲自扶着汉王,汉王原不让人靠近,见是她,便一点也不挣扎,乖乖地任她搀扶。 那软软的小殿下又回来了。 登上车驾,关了车门,汉王忽然微微一笑,得意地望着王妃:“我方才学陛下,学得像不像?” 她眼角眉梢都是得意,伴着酒意,笑得甚是欢欣。 其实不像,那皇帝气势内敛,便是怒火滔天也多不动声色,殿下学其形,而未得其神,略霸气外泄了些。王妃心知肚明,但她纵容,与汉王柔声道:“像极了。” 汉王一双醉眼,顿时便星星点点地溢满光彩,嘴角亦翘得高高的。她迷蒙地望着王妃,王妃扶她到身边,欲哄她睡一觉,谁知汉王忽然伸出双臂,勾住她的脖颈,软软的身子歪到她身上,小脑袋也蹭了过来,趴到她耳边,依恋地在她颈旁蹭了蹭,声音软糯软糯的,带着浅浅的酒香:“你看,我没骗你罢?我说了,会保护你的。” 这是她那日在去往宗庙的路上与她说的。王妃自是记得,只她并未当真。然而今日看来,殿下虽胆小,待人却是一派热忱,她说会保护她,便是真的会保护她。她力量微弱,但也会竭尽全力。 王妃来到她身边前,也曾想过,这应当是个心怀坦荡的人,却从未料到,她会如此赤诚地待她。 “是,今日全赖殿下相护。” 汉王便轻笑,醉意弥漫,她笑意还未绽开,困倦便涌了上来。汉王低头揉了揉眼睛,困得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王妃抱了她到怀中,摸了摸她的后颈,又软又滑,汉王被摸得舒服了,不再对抗睡意,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乖乖地将自己团起来,窝在王妃怀中,便合眼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