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禅对甘宁不吝溢美之词的同时,位于濡须坞西北,巢湖入濡须水的居巢县,曹真这个在甘宁手里吃了大亏的魏军前军主帅,此刻却是正在向同样刚刚率主力中军赶到此处的曹丕请罪。之前的攻打濡须之战,如同之前张辽所担心的那样,由于最为关键的濡须中州争夺战中,常雕、诸葛虔与王双被骆统、严圭大败全歼,曹真也只能明智的选择了暂时退兵居巢,以等候曹丕主力中军的到来。“濡须坞向来易守难攻,加之文远病重……此战之败实非卿之过,子丹无须自责!”亲手扶起跪地请罪的曹真,在外人眼中向来心胸不广的曹丕,这一次却是十分大度的为其开脱了起来。其实说起来,曹丕虽然有其小心眼儿的一面,但那更多的却也只是针对自己的亲兄弟。对于曹真这个不会对其地位产生任何威胁的兄弟,曹丕那可是对其信任得很,比对曹植、曹彰等亲兄弟可是好太多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曹魏宗亲将领中,论本事,曹真可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所以,即便不论其它,单纯只是从打压亲兄弟和压制朝臣的实际利益需求出发,曹真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盟友。因此,对于曹真此次‘事出有因’的战败,曹丕自然不可能真的追究其责任。且比起此时还被软禁于南郑的曹仁在原历史上的濡须之败来,曹真此败的损失那可是要小多了。由于其撤退得十分果断,除了常雕、诸葛虔与王双这一路偏师全军覆没外,曹真本部与徐晃的疑兵,在损失上其实却是并不大。三万前军仍被其带回了两万三千多的兵力,并没有伤到筋骨。当然了,‘里子’虽然没有伤到,但‘面子’可是丢了个精光,毕竟他成全了甘宁第二次百骑劫营的威名嘛!“陛下,另外还有一事,因甘宁袭营之事,末将斩杀了一批临阵退缩之兵将,其中有些人乃是……”人心都是互相的,面对曹丕的信重,感恩的曹真也是毫不隐瞒,随即便将斩杀的临阵退缩将领中,有那些世家子弟的事情说了出来。“子丹无须担心,不过是些违反军法的纨绔而已,杀就杀了……”听到曹真的禀报,曹丕却是冷笑着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说起来,与原历史上完全依靠世家大族不同,在这个时空,因上前一次世家大族群起反对南征之事,再加上有着‘季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曹丕却是重新对世家大族生起了防范打压之心。只不过,因为不像刘禅一样早早做好了各种系统、充足的准备,所以曹丕却是只能走其老子曹操的老路子,打算先建立起自己的威望,然后凭威望强压世家大族。因此,对于曹真杀几个不遵军令的纨绔小事,他又哪会放在眼里。“启禀陛下,刚刚探马来报,伪汉太子刘禅,已经率江东驻军三万及羽林卫五千赶至濡须坞!”就在曹丕对曹真执行军法表示支持时,中军参谋刘晔却是带来了刘禅领兵进驻濡须坞的消息。“哦?刘禅小儿来了?传朕军令,命大军兵进濡须坞,朕倒要看看,这‘长坂弃儿’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先帝对其赞誉有加。”得知刘禅来了濡须坞,瞬间想起曹操在生前对其赞誉有加的曹丕,却是瞬间便被激起了比较之心。第221章章武四年四月上旬末,濡须坞外,刚刚退去没多久的魏军又重新打了回来。且不同于先前曹真那兵力略显单薄的前部大军,这一次,随着曹丕所亲率的五万主力水陆大军抵达,加上曹真先前的前部大军,除了留守橐皋与居巢的一万人外,濡须坞外汇集的魏军兵力却是达到了六万之众。而濡须坞这边的汉军,在除去重新分援羡溪的五千兵马后,加上江东部的一万水军,总共也达到了四万兵马。虽然在总的兵力上仍处于劣势,但却也不复之前的窘境。“哈哈哈哈,看来曹丕自己对他的水军也同样不放心啊。放着平稳舒适的龙舟不坐,居然走起了陆路来!”看了看濡须水上那自巢湖而下的庞大华丽龙舟船队,再看看濡须坞北面那从陆路而来的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刘禅顿时不由得一脸戏谑的开口笑道。“太子殿下,曹丕的水军本事稀松平常得很,这龙舟不过是为殿下而送的大婚贺礼。待末将为殿下取来,日后倒是可作为殿下水上行宫之用!”听到刘禅说起曹丕的龙舟,一旁的甘宁当即便拍着胸膛要去为刘禅夺船。“殿下,此龙舟虽看似威风,然船体却是过高。若是行之于大江之上,风浪稍大便有倾覆之危,却是中看不中用矣!”听到甘宁要去夺这龙舟,随刘禅而来,充当着此战‘军师’角色的中书省右侍郎陆逊,却是对这龙舟有些不屑的摇了摇头。说起来,此次刘禅迎战曹丕,倒是没带老搭档庞统,而是选择了陆逊这个‘东吴大都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除了有加强朝中江东系官员实力的用意,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陆逊本身的优势。毕竟身为江东本地人,对于江东的地理熟悉程度,自然是要比庞统等人更强。而且此次所动用的江东驻军,不管是陆上兵马还是水军,其中原本的江东将领都不少。有着陆逊这个‘熟人’从中调和,也能更充分的发挥其能力不是。“刘公子,我家陛下有请公子出坞一叙,不知公子敢否?”就在陆逊对曹丕的龙舟发表着不屑评价之时,坞堡之外一骑飞驰而来的战马上,却是传来了许褚替曹丕邀请刘禅的声音。“呵呵,原来是虎侯啊。回去告诉曹子桓,孤连曹公都不惧半分,又何惧于他?”冲坞外替曹丕来‘下贴’的老熟人许褚点了点头,刘禅并没有什么犹豫,当即便应了下来。……“汝便是刘阿斗?看来先帝所赞倒也不虚,倒也算是青年才俊。只可惜,却是不明天时矣!”濡须坞外两军阵前,看着眼前只带了黄忠、寇封与陆逊三人出坞而来的刘禅,同样只带了许禇与曹真外加一名文士出阵而来的曹丕,却是上来便来了一通先扬后抑的先发制人。“哈哈,孤还以为英雄如曹公之子能说出何等高见,原来亦只是这等陈词烂调,倒是让孤有些失望了!”听到这‘老套’之极、毫无新意的开场白,刘禅顿时不禁一脸揶揄的望向了对面一身衮冕龙袍的曹丕。“刘公子差矣!词调虽陈,然道理却真。自古以来,便是以北征南,以中原伐四方,刘公子何曾见过四方反克中原之事?如今我大魏乃华夏正朔,公子父子却想割据江南分裂华夏,岂非逆天而行?”面对刘禅那一脸揶揄的表情,曹丕却是不急不徐的搬出了‘自古以来’这个论据。“哈哈哈哈,曹子桓何时能代表华夏正朔了?家父登基前乃太上皇所亲封之汉中王,堂堂汉室宗亲,汝篡夺我汉家基业,家父继承汉嗣乃是理所应当,这正统何时又轮到你家了?”“至于分裂华夏,呵呵,孤与父皇之志乃是再兴大汉,岂会蜷缩于江南之地?至于反克中原,呵呵,没有先例,孤就自己开这先例便是,何须遵循他人老路?”瞥了曹丕一眼,先是义正严辞的驳斥了对方的正朔之说,刘禅随后却是自信无比的说出了要自开先例的话来。于玩笑,如今的‘季汉’在他这些年的经营下所拥有的条件,可不比后世的洪帝大帝差,甚至还要更好。在这处情况下若是还不能收复中原,那他可真是枉为穿越者了。“公子志气固然可嘉,然汉室气运已终,人力岂能胜天?强行逆天,却是只会徒增生灵涂炭之厄也,汉中王向来以仁德著称,公子又于心何忍?”听到刘禅这番豪言,还没等曹丕开口呢,其身后的那名文士,却是抢先开口了。不仅如此,对方却是比曹丕更进一步,根本不予承认刘备的皇帝身份,只以汉中王相称。“不知这位是?”对到对方这又是‘汉中王’又是‘汉室气运已终’的言语,刘禅顿时不由得眉头一皱,怒上心头。“哈哈,此乃刘晔刘子扬,说起来倒是与刘公子算得上本家……”看到刘禅那皱眉不已的表情,原本还在为刘禅的‘野心’而暗自皱眉的曹丕,这会儿也是不禁带着戏谑与得意的表情,跟他介绍起了刘晔这个正宗的汉室宗亲身份来。‘哈哈哈哈,你们父子不是自命汉室正统吗?如今朕的臣子都是比你更为正统的汉室宗亲,朕看你还有何话可说!’看到在得知刘晔身份后眉头皱得更深的刘禅,曹丕顿时不由得在心中得意的大笑起来。“你便是刘晔?”果然,不出曹丕所料,在得知眼前这文士便是刘晔后,刘禅顿时便如同吞了一颗老鼠屎般恶心。没办法,比起自家老爹那在世人眼中有些‘注水’成份的汉室宗亲身份来说,这刘晔可是正儿八经毫无质疑的汉室宗亲。其出身乃是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论起与刘协这个‘太上皇’的血缘关系来,可是比刘禅这源自中山靖王的血脉近多了。但就是这么一个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却是毫无心理负担的替曹家篡位着汉家社稷,心安理得的做起了曹魏的臣子,怎能不让刘禅感到恶心与鄙夷?第222章“呵呵,陛下所言不错,臣与刘公子血脉虽然隔得远了些,但确乃本家血脉矣!”没有在意刘禅那明显带着鄙夷之意的表情,这刘晔却是反而附和起了曹丕,甘之若饴的充当起了对方打击刘禅的利器来。“本家?呵呵,连祖宗、家国都能弃如敝履之徒,孤可高攀不起这样的本家!”原本还想捏着鼻子认下这个‘本家’,顺便给曹丕上点儿眼药啥的刘禅,在见到对方那毫无汉室宗亲气节的谄媚表情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冷笑着嘲讽起了对方来。“公子此言差矣!自古以来,世间安有永世长存之王朝?我汉家得享国祚四百年,正如人之一生,如今乃是寿终正寝……晔此举亦是顺应天命,以免天下百姓涂炭矣!”面对刘禅这已经相当于撕破脸皮赤裸嘲讽,刘晔却是表现出了相当好的‘涵养’,转而跟刘禅论起了‘天命’来。说起来,也不知道这刘晔是怎么想的。如果说先前其投靠曹魏,还可以用因为看不到大汉兴复希望,从而做出的无奈选择来解释,但现在,特喵的大汉都已经明显占据上风了,他却还死心踏地的为曹魏做臣子,却是实在让人看不懂了。“哼,如今我大汉有如那浴火之凤凰正涅槃重生,汝这谄谀之徒何敢妄言天命?汝又可知,何为天命?孤告诉你,民心即天心,民心在我大汉,我大汉之天命便永不会绝!”既然已经撕破了面皮,刘禅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不礼节的了,抬手便戟指向刘晔怒骂起来。说起来,刘禅之所以敢于说出民心即天心的论调,可不是他妄自尊大,空套后世名言。如今的‘季汉’,在他大力打压肢解世家大族、以普通百姓和新兴的小地主为国之基石的国策下,除了那些世家大族外,民间百姓对于大汉的认同感可不是桓、灵之时可比。而且这种认同可不单是荆益交扬等季汉治下的百姓,就连曹魏治下的那些饱受世家大族欺压的普通百姓,对于大汉的认同感也是同样与日俱增。这一点,从这几年来荆扬两州不断接受的大量曹魏逃民便是明证。没办法,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宣教司的大力宣传下,眼看着同为汉人,刘备父子治下的百姓人人轻摇薄赋,吃得饱、穿得暖,自己却要挨饿受冻,担负沉重的徭役,谁的心理能够平衡?“尔身为汉室宗亲,身负光武皇帝之血脉,不思兴复大汉、重振祖宗基业也就罢了,何期反助逆贼,出卖自家祖宗之基业?尔之行径,却是比之逆贼更为可恶与卑劣……”自古以来什么人最可恨?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的背叛!所以对于刘晔这个‘汉奸’,即便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上了许多,但刘禅却是骂得心安理得,毫无愧疚之心。“且就算如你所言,大汉真到了油尽灯枯之境地,亦轮不到你来妄言天命。旁人皆可借天命之论改投新朝,唯独你刘晔刘子扬,唯独所有刘氏子孙没这个资格。你能说出此等背祖忘宗之言语,简直枉为光武皇帝之后。吾若是你,死后当以发覆面,免为九泉之下列祖列宗及大汉诸帝所见!”继数年前的‘刘阿斗怒斥王仲宣’后,刘禅却是再一次上演了一出‘大汉太子怒斥刘子扬’的戏码。只不过,不同于几年前还得‘借鉴’诸葛大神的台词,这一次刘禅却是骂得更为有理有据,更为酣畅淋漓!“竖子无礼,安敢如此辱我……”面对刘禅的怒骂,即便是刘晔这等早已毫无羞耻之心的汉家叛徒,此刻也终于保持不住先前的那份‘涵养’,顶着一张如同猪肝之色的老脸,抬手便指向刘禅想要反击。“大胆,敢对太子殿下无礼,老夫(老子)劈了你!”然而,就在刘晔刚一抬手指之时,原本护卫于刘禅身后的黄忠与寇封二人,当即便异口同声的一声怒喝抽刀上前指向了刘晔,典型的‘只准太子骂人,不准刘晔还嘴’!“哼,敢在吾皇面前亮刃,汝等欺吾大魏无将乎!”就在黄忠、寇封两人抽刀出鞘之际,几乎同一时间,许褚与曹真两人也是同时拔剑而出,挡在了曹丕面前,与黄忠、寇封二人对峙。刹那间,整个会晤现场顿时杀意激荡,氛围空前的紧张!没办法,不管是黄忠寇封,还是许褚曹真,哪个不是枪林箭雨中历经生死闯过来的?说起来,不知是巧合还是巧合,这一次曹丕与刘禅的会晤,两边的人员配置还真就鬼使是几乎一模一样。刘禅与曹丕这两个曹刘双方的‘二代目’自不必说,黄忠对许褚,一个乃是五虎上将之一的‘今世养叔’,一个则是名满天下的虎痴;而寇封与曹真两人,又分别都是刘备与曹操的养子;就连刘晔和陆逊,也都是同样计谋超群之士。“哈哈哈哈,先前听闻王仲宣被刘公子骂得口喷鲜血,朕还以为那是夸大之词。如今看来,刘公子果真是口舌如刀也!”就在双方一个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的紧张时刻,随着一阵有些勉强的干笑声响起,只见额间隐现冷汗的曹丕,此刻却是伸手拨开了挡在身前的许褚与曹真,望向了一直站在黄忠、寇封两人中间,神情平静、并未移动分毫的刘禅!“呵呵,有道是平身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若是胸怀磊落之人,又岂会伤于孤区区言语之间?”见曹丕主动出来打圆场了,刘禅也是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黄忠与寇封收刀入鞘。“好一个‘平身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刘阿斗果不愧为先帝所赞之人。既然你我都无法说服对方,那这天下是魏昌还是汉兴,你我二人便各凭本事了!”随着黄忠寇封在刘禅的示意下收起兵器,满足了自己好奇心的曹丕,这会儿也是为这场会晤做起了‘总结’。“哈哈哈哈,曹子桓这会儿总算是有了几分曹公之气魄矣,孤等着与汝一决雌雄!”第223章“诸位都说说,此战该如何个打法为好?”濡须坞内,刚刚结束了‘双王会’归来的刘禅,立马便召集了众将议事,商议具体的战事细节。“太子殿下,如今既然敌我双方主力皆汇聚于此,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摆开阵式,堂堂阵阵决战即可……”听到刘禅的询问,在场之中年龄最大老黄忠,却是第一个提出了阵战这种最为让人热血沸腾的堂堂之战。“虽然我军兵力输于贼军,然我军在兵甲上却是占优。加之我军还有四千陌刀军,末将以为,黄老将军之议可行!”对于黄忠这摆开阵式决战的建议,正当壮年的寇封自然也是对这个提议此表示了赞同。“太子殿下,末将等也以为黄老将军之议可行!”继寇封之后,包括张苞、关兴在内的其余将领,也全都纷纷赞同起黄忠的阵战之议来。没办法,正是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对于阵战这种最为直接、激情的战斗方式,雄性激素爆棚的年轻人有几个不向往的?“太子殿下,濡须坞易守难攻,末将倒是以为,不可白白舍己之长,出坞与其阵战。”然而,就在众人都对这以阵战决胜负之议表示赞同之时,在场诸将中年龄最小的姜维,却是站了起来对此表示了反对。说起来,原本这种高级军事会议,像姜维、张苞与关兴这种校尉级别的将领,是根本就没资格参加的。只不过,谁叫羽林卫特殊呢。作为刘禅极为重视,准备大力培养的‘军官团’,他自然是不会放过各种培养他们的机会。“哦?伯约有何想法不妨直说!”看着满场除了没有开口的陆逊外,就只有姜维一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刘禅也是带着鼓励的眼神向其望了过去。“太子殿下,末将以为,既然曹丕将大军主力全部汇聚于此,我等何不倚仗地利将其拖在此地,而后分兵夺下橐皋与居巢,从而断其归路……”看着刘禅那鼓励的眼神,姜维也不怯场,随即便开口为众人介绍起自己的计划来。“只要我等拿下橐皋与居巢,届时贼军必定军心不稳。到时候我等再给他来个前后夹击,曹丕能否再回洛阳尚在两可之间!”不愧是未来的‘帝国双壁’之一,且不说其计划的可行性,单是这份大气魄就没几个人能够比拟。“伯约此计虽好,然如今曹丕就屯兵于坞外水陆两地,我等又该如何瞒过对方出兵袭取橐皋居巢?”听完姜维这断敌归路,而后鲸吞敌军的计划,之前一直没开口的陆逊,此也是不禁带着考校的目光向他望了过去。“呵呵,此事要想瞒过曹丕倒也不算难事,就看甘将军的本事了。只要甘将军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曹丕水军,届时水路为我所控,别说橐皋、居巢了,就是拿下合肥亦非难事!”听到陆逊的考校,姜维却是满脸自信的转头望向了甘宁。“好小子,胃口可真够大的,不过咱喜欢!小子你放心,就曹丕那半吊子水军,本将还没放在眼里!”很显然,在听到姜维这鲸吞魏军的计划后,甘宁干脆利落的‘叛变’了。事实上,虽然甘宁水战陆战都擅长,但很显然此战他的主战场还是在水上。先前黄忠提议的阵战,却是与他关系不大。所以这‘叛变’的事情,自然也是做得毫无心理负担。“殿下,臣以为伯约此计倒是可行!只要先行切断曹丕退路,即便不能生擒曹丕,亦能将其重创矣!”继甘宁之后,陆逊也同样对姜维这个断敌退路,鲸吞敌军的大计划表示了赞同。“好一个姜伯约,若是此计能够成功,我等岂不是有机会生擒曹丕?届时曹魏群龙无首之下……哈哈哈哈!”“伯约,若能擒住曹丕,你与士载的比试可就没有悬念了,哈哈……”随着陆逊的附和,在听完姜维的介绍后,就连黄忠这个阵战之议的提出者,此刻了是改弦更张的对这个鲸吞计划表示了赞同。而同为羽林卫校尉的张苞、关兴等人自然也是放下了激情阵战的想法,转而支持起姜维这个‘自己人’来。“嗯,伯约说得不错,既有地利,岂能不用?便依伯约之法,以濡须坞拖住曹丕,分兵断其退路而后夹击之!”见姜维这分兵鲸吞之计得到了众人致的赞同,刘禅也是同样做出了决定!“不过此计划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水军能否完全控制水路,不知兴霸将军可有速歼敌军之把握?”末了,在做出依姜维之计行的决定后,刘禅随即又转头看向了甘宁。“殿下放心,曹丕水军此刻虽然占据上游,然为卸载士卒,此刻却是大多集结于一处。且敌军水寨尚未完成,此时正是袭其水寨的大好时机,哈哈!”听到刘禅的询问,甘宁当即便自信无比的拍着胸脯保证起来“既如此,那此事宜早不宜迟,待今日天黑之后……”看到甘宁那胸有成竹的样子,刘禅也是果断之人,当即便下达了于当晚夜袭魏军水寨的命令。……“呵呵,看殿下神色,想必已是和诸位将军商量出了万全的破敌之策?”看着结束了军机商议后脸上隐含喜意的刘禅,与黄皓这个‘狗腿子’一同迎上来的近侍隐番,也是随意的开口笑道。说起来,如同作为军官团培养的羽林卫一样,对于隐番这个‘季汉’第一位‘茂才’科状元,刘禅那也是同样十分重视的。所以,这次迎战曹丕,刘禅也是将其带在了身边,让他作为陆逊的副手,协助其处理大军后勤事务以锻炼其能力。要知道,这个时候做的‘后勤管理’,跟后世那些发发福利,搞搞团建什么的办公室后勤可不是同一个概念。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后勤管理’,那可是最为复杂庞大,最为考验一个人能力的事情。能够出色做好这些工作的,那绝对都是妥妥的丞相级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