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我为王官方下载 >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第1页)

看着手中的表章,原本对老爹比原剧情中更早称王并未感到意外的刘禅,此刻却是不由得心中一顿。随后在又一次确认了这道表章的内容后,转而更是一脸疑惑与不解的向糜竺望了过来。“舅父,父亲这是何意,莫非真不愿进王位?”原来,与原剧情不同的是,这道表章并不是老爹称王之后再发往许都走过场的表章。而是一道老爹被群臣‘相逼’,从而‘被迫’上表请封的奏疏。也就是说,此刻的老爹还并没有如同原剧情中那样已经在汉中称王。“并非主公不愿进位称王,只是主公有言,若无陛下册封诏书,自立称王形同叛汉,届时与袁术、曹操等汉贼又有何异?”在刘禅那一脸疑惑与不解的表情中,糜竺却是摇了摇头,说出了刘备上这道自请封王表章的用意,为的便是一个名正言顺!“就为这?天子不过曹操手中傀儡,事后再上道表章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摇了摇头,对于老爹这有别于原剧情的多此一举,刘禅却是说出了众人劝进时三爷想说却没说完的话来。没办法,毕竟是来自后世的灵魂,在他的认知中,胜者为王败者寇。别说汉末三国这段乱世历史了,自古以来谁不是以实力为尊,谁会真正去在乎那些什么名正言顺的法理、法统性了?更何况,自古以来自立为王的人多了。且在原历史中,自立为王的老爹不也照样得到了后世历史的承认吗?只要实力足够,又何必去在乎刘协这个空头天子的册封?没看到在‘异姓不得封王’的大汉,曹操这个异姓不就进位王爵了?说到底不就是因为实力达到了那个地步的原因吗?因此,对于自家老爹现在要求个什么名正言顺的法理法统正当性,刘禅心中却是根本就没有在意。“公子,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曹操称王之后,就连荀彧这等原本的心腹之人也都……如今天子尚在位,主公身为汉室宗亲,若是带头自立,必将更加有损大汉之威信。届时想要兴复大汉,恐将更难矣!”然而,刘禅还是小看了法理、法统性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在这个还没经过司马家的践踏,连誓言都还仍具有公信力的时候,名正言顺的法理、法统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就连一向不拘泥于礼节的庞统,这一次也是对自家大老板这在他看来只不过是‘形式主义’的举动表示了赞同。事实上也正如庞统所说,若是连刘备这个现在大汉宗亲、大汉复兴的唯一指望都不把这法理、法统性当回事儿,那又如何让人相信其兴复大汉的口号旗帜?更何况,刘禅不知道的是,在原历史上,继位的法理依据性可是老爹刘备心中永远的痛。为此,老爹刘备不但继位前后大费周章为自己寻找历史典故来作为支撑,在生活中亦更是如同曹操称王后一样,时刻保持着警觉。所以说,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取得刘协的册封诏书,时刻高举汉室宗亲、兴复大汉旗帜的刘备又岂会选择自立这条路?但现在,因为刘禅之前从许都求出耿纪、韦晃等人的卓越表现,却是让刘备看到了合法取得皇帝册封的希望,自然也就不会再选择原剧情中的自立之法了。“远的且不说,若是主公能够得到天子的册封诏书,单是公子彻底收取安定江东之地,亦必将省力不少……”到最后,为了引起刘禅对此事的重视,庞统更是举出了眼前收以江东之事做为例子。“庞军师所言甚为有理。若是能够取得天子的册封诏书,今后主公与公子兴复大汉,收复大汉疆土之时,必将阻力大减矣!”继庞统后之后,作为老爹使者的糜竺也是点了点头,再次强调起了取得天子册封诏书的重要性来。“话虽如此,只是如今天子为曹操所掌握,舅父准备如何取从天子手中取得这册封诏书?”虽然心中对此仍是并没太在意,但看在庞统与糜竺都是对此重视不已,刘禅自然也不会在种‘小事’上较真儿。“舅父只是奉主公令将这表章送到你这里而已,至于如何从天子手中取得册封诏书,这就是阿斗你的事了,哈哈哈哈!”然而,就在他还在为糜竺如何从被曹操掌握的天子手中取得册封诏书而好奇之时,没想到这个任务却是转眼间落到了自己身上。“父亲不是让舅父为使赍赴许都的么?”第136章“啊?舅父不是戏言吧,难道此事都不用避嫌的吗?”听到这从天子手中取得册封诏书的任务居然落到了自己头上,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诧异。要知道,他可不是什么‘外人’,就算只是为了避嫌,也没有当儿子的去给老子上表请封王诏书的啊。“哈哈,阿斗误会了。并非是让你亲去许都或是上表……当初你能从许都万军中救出耿少府等人,如今不过是区区一封册封诏书而已,又岂非手到擒来之事?”看到刘禅那一脸诧异的表情,有些‘幸灾乐祸’的同时,麻竺这才说出了这件事情为何会落到他身上的原因,感情还是因为当初从许都抢走耿纪等人给惹下的‘麻烦’。“呃,这……”“呵呵,公子放心,此事其实倒也并非什么难事!”就在刘禅还在犹豫要不要为如此‘小事’而大费周章之时,一旁的庞统却是一脸自信打起了保票来。没办法,在荆州强大的财力支持下,这几年天网的发展那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像许都这种地方那更是其重点照顾的对像。因此,想要从皇宫中带一道册封诏书出来而已,倒也确实算不得什么太难的事情。至于刘协这个天子会不会同意封王,呵呵,如同老板刘备一样,这也同样根本就不在庞统的考虑范围之内。“既如此,那便……呃,军师、舅父,这天子所发出的诏书,按理来说宫中应该留有副本存档吧?”听到庞的保证,原本正准备答应的刘禅,话到嘴边之时,却是突然不由得心中一动,一个可以说是异想天开的想法却是猛的浮了出来。“呃,确实如公子所说,天子所颁诏书,宫中皆会留有存档。但若是极为机密之密诏,恐怕陛下亦不会留存副本存档吧?”听到刘禅这有些突兀的询问,即便如庞统,一时之间也是未能弄明白刘禅的意思,就更别说另一边的糜竺了。“既如此,那即便我们从天子手中取得册封诏书,又如何取信于天下?昔日魏其侯之事……”在庞统和糜竺一脸的疑惑不解中,原本对这事并不怎么上心的刘禅,此刻却是一反常态出起了‘幺蛾子’。搬出了汉武帝时,魏其侯窦婴那没有宫中存档的‘遗诏’之事来。“呃,公子,这天子密诏定是不会留有副本存档。就如当年主公与车骑将军所受‘衣带诏’一般,真正忠于大汉之人又有谁会去质疑其真假?”以为刘禅只是担心到时候这册封诏书的说服力,稍一愣神后,庞统随即以‘衣带诏’为例,肯定了密诏不会留存副本存档之事。“军师、舅父,衣带诏乃是除贼密诏,自然无须备下副本存档。然封王诏书非是密诏,乃是要堂堂正正颁布天下,自然是要留有副本才行……既然父亲要取得天子首肯册封,那此事又岂能做得遮遮掩掩?”摇了摇头,一反最初态度的刘禅,此刻的脸色却是不禁渐渐郑重了起来。“公子所言确实有理,只是此事若要堂堂正正,双如何瞒得过曹操?以曹刘两家之关系,公子总不能奢望曹操支持主公进位称王吧?”听到刘禅竟然还想要把这封王诏书弄得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即便是庞统,此刻也是不由得一阵无语,根本就没把他这话当真。“阿斗,此乃大事,不可玩笑!”不止庞统,面对脸色逐渐变得凝重的刘禅,糜竺这个安汉将军那也同样是为他这‘戏言’摇头不已。“哈哈,正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世间之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便是让曹操支持父亲称王又有何不可?”然而,在庞统与糜竺两人的无语跟无奈中,刘禅却是哈哈一笑,出乎他们意料的肯定了庞统方才所说,竟是真的说出了要让曹操支持自己老爹称王这种异想天开的话来。说起来,虽然这个想法只是临时蹦出来的,但稍一思索之后,在刘禅看来却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成功。更何况,即便是失败了,在他看来那也照样没多大的损失。大不了就是让老爹自立为王罢了,反正原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但若是一旦成功,届时自己老爹这个‘汉中王’的号召力,可不是以皇帝密诏作为法理依据进爵王位所能比拟的,就更不要说自立的王位了!所以面对这种成了是赚,败了也不赔的事,何不玩儿把大的?“呃,公子的想法固然不错,然这……”见刘禅不似玩笑,稍一愣神之后,庞统也是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想知道,不同于孙家一方,曹刘两家那可是命中注定的死敌。而且还是那种属于打了死扣根本就没法解开,除非一方彻底倒下,否则根本就没有化解可能的死敌关系。但现在,刘禅竟然想要让曹操来支持刘备这个自己的平生死敌称王,说他是异想天开那都算是客气了。要知道,以两家的敌对关系,别说支持刘备称王了,哪怕只是想要取得皇帝诏书这个消息为其所知,那都不会有半分成功的可能。因此,即便是庞统这位智计百出的凤雏,那也只能是对此表示无能为力了。“阿斗,既然你有此想法,那不知道你有何妙策说服曹操支持主公进位称王?”虽然并不相信刘禅真能有办法让曹操支持刘备称王,但眼见其自信无比的样子,糜竺也只好抱着万一的心态向其询问起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来。“妙策啊?这个。暂时好像还没有!”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听到他的询问后,一脸自信的刘禅竟然毫不脸红的说出了没有办法的‘无耻’之言,直把他噎得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吐出。“不过军师号称凤雏,乃是当世顶级智者,定会有妙策的是吧?哈哈哈哈……”不仅‘无耻’,末了刘禅更是耍起了‘无赖’,直接把这事儿甩给了庞统这个大军师。“哈哈,公子见谅,如此世间难解之题,统亦无策矣!不过公子既无‘妙策’,想必‘办法’还是有的吧?”与糜竺不同,辅佐刘禅好几年的庞统,对于这个年轻少主的性子那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见到刘禅只是说出没有‘妙策’而不是没有‘办法’之时,他便已经知道其肯定早已有了应对之策。第137章“军师真不愧凤雏之名也!如军师所言,小子‘妙策’虽然没有,但笨办法倒确实有一条!”在庞统、糜竺两人好奇不已的目光中,刘禅倒也没有否认自己已经有了或许可以说动曹操的法子。“哦?还请公子不吝赐教!”见刘禅真有办法解决这个自己都想不出妥善对策的难题,庞统也是放下了自己的傲气,十分少见的冲刘禅拱手行了一礼。“哈哈,军师无须如此。小子说了,不过就是一个笨办法而已,还请军师、舅父帮忙参详一二!”冲庞统回了一礼,刘禅也不端着,随即便将自己的想法对策说了出来。“小子以为,曹刘间虽然敌对,然双方却并非私仇,乃是为了各自不同之理想目标而产生的竞争。不知军师、舅父以为然否?”看着一脸郑重的庞统和糜芳,刘禅首先将曹刘间的相争由‘争霸’定义为了‘竞争’。“公子所方不虚。曹操虽为汉贼,然若论治国理政之才,称其一声‘英主’倒也并不为过。”“庞军师所言有理,否则曹操昔日也不会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语来,此正所谓惺惺相惜也!”面对刘禅将曹刘间的相争定义为‘竞争’关系的说法,抛开汉魏之争,不管是庞统还是糜竺也都是十分认可的。“既是竞争,那便有沟通的桥梁,甚至如同秦赵间在面对匈奴时的合作。因此,小子以为只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让曹操支持、或是不反对父亲进爵王位,就自然有可能……”……“刘公子今日如此盛情邀孤相见,不知是为了归还孤的南阳还是打算率众归降啊,哈哈哈哈!”仍是宛城北门之外,曹军营地与宛城的中间地带,看着在二爷的亲自护卫下早已备下席案等候在此的刘禅,同样也是如同上一次阵前会晤一般只带了许褚前来的曹操,马还未下,这自信嚣张的笑声倒是先到了。“哈哈,曹公此生想要看到本公子投降怕是无望了。倒是本公子十分有信心他日于未央宫接见子恒兄来降!”不过是打嘴炮而已,乎怕乎?面对曹操的调侃揶揄,刘禅哪会在这上面输气势,当即就把他的接班人给‘预定’了。“刘公子倒是自信得很呐!孤之子恒虽不如公子聪慧,但公子想要于未央宫接受其朝拜,怕也是难如登天矣!”来到刘禅早已摆好的席案前,曹操也不客气与疑心,直接端起案上的酒盏便一口饮了下去。“本公子若是连这点自信皆无,又如何敢与曹公谈交易?”看着一盏烈酒下去后还在眯着眼睛回味的曹操,刘禅却是微微一笑,开口便是直奔主题。“哦?没想到刘玄德之子竟然要与孤这个‘汉贼’做交易,这倒是令孤始料不及啊,哈哈哈哈!”见刘禅这个自己最大的敌手之子竟然要和自己谈什么交易,先是一愣之后,曹操顿时忍不住得意的放声大笑起。“即便是汉贼,曹公好歹也还沾了一个汉字,做做交易又有何不可?更何况,本公子与曹公做交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是?”既然曹操自己都把自己叫‘汉贼’了,刘禅当然也不会跟他客气了。“呃,说得也是!既如此,刘公子不妨有话直说。”见自己不过是自嘲的说了句‘汉贼’,没想到对方竟然直接就蹬鼻子上脸了,曹操也是不由得一阵无语,只能赶紧转移了话题。“家父如今已据有荆益交三州并扬州大部,其官职爵位与实力已是严重不匹,因此群臣想要家父进位王爵。然家父以为,若无陛下册封而自立,是为叛汉,因此不愿从之。所以,本公子想让曹公代为上表陛下,表奏家父进位王爵!”见曹操把话题转移到了正题上,刘禅也不啰嗦,再次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汝说甚?让孤表奏刘玄德进位王爵?哈哈哈哈,刘阿斗,汝当孤乃你家之臣乎?”当听到让自己表奏刘备为王的话从刘禅口里蹦出来之时,曹操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开玩笑,让自己去给刘备这个敌人请封王爵,这他娘的自己得要喝多少假酒才能干出这等没脑子的事来?“呵呵,只要曹公还未篡位称帝,即便身为魏王,那也依然还是我刘家之臣。让曹公替家父上表请封,那也是合情合理!”瞧着眼前怒极而笑的曹操,刘禅却是云淡风轻的一笑,反而是抓住对方话里的漏洞,偷换概念把‘你家’换成了‘刘家’。“刘阿斗,少跟孤打马虎。孤说的是‘你家’,而非刘家!且以孤今时之地位,汝以为有何等条件事物能令孤犯失心疯,替刘玄德一织席贩履之徒请封王爵之位?”面对刘禅这完全出乎了他意料的‘交易’,怒极之下的曹操甚至都已经懒得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情绪了,只是一脸戏谑嘲讽的向刘禅望了过来。“呵呵,曹公勿急。本公子的条件确实不多,不过就是能令亩产达到十石,最少也有七八石的优良稻种而已。另外,若是曹公还不满意,像书籍的制作之法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看着一脸戏谑嘲讽表情的曹操,刘禅也是‘诚意十足’的将荆州最为核心的机密之二都给拿了出来做交换。说起来,若是抛开刘禅给出的这两项条件中的‘算计’之处不说,能够拿出林邑稻来和印刷术来作为交换条件,刘禅也确实算是诚意满满了。“哈哈哈哈,亩产十石的稻谷?刘阿斗,汝欺孤不识稼穑乎?”只是听到刘禅所开出的第一个交换条件,曹操顿时就不淡定了。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虽然有极少的膏腴之地亩产也能够达到十石以甚至以上,但绝大多数的土地,不管是种植粟还是麦稻,亩产基本上也不过就是两三石而已甚至更低。但现在刘禅跟他说有亩产十石的稻种,本质上就是靠着种田发家崛起的曹操能淡定才怪了。第138章“呵呵,曹公虽是出身官宦人家,然却是以屯田起家崛起。对于这稼穑之道,自然不会陌生!”看着根本不相信的曹操那一脸鄙夷、不屑的神情,刘禅也不急,甚至还‘贴心’的将他‘宦官人家’出身换成了‘官宦人家’,以此为接下来的真正谈判打下一个良好的氛围。“哼,既知孤熟知稼穑之道,又何以用这亩产十石之语诓孤?”听到刘禅那‘官宦人家’几个字,虽然仍是根本不信这世上有亩产十石的作物,但曹操的表情态度总算是缓和了不少。“曹公可知我荆州如今为何不缺粮草?”没有在意曹操的怀疑,刘禅却是反而向曹操‘炫耀’起了自己粮草充足的事情来。“哼,汝荆州之粮草不过是从孤这里赚取而得。若是孤禁止以粮食交易,汝荆州之粮能支撑多久?”见刘禅居然在自己面炫耀起粮草来,心中一阵无语的曹操顿时不由得一声冷哼,当即便要以禁止用粮食作交易来威胁他。“哈哈,曹公误会了,本公子说的不缺粮草可不单指荆州府库。”见曹操居然又用禁止以粮食作交易来威胁自己,刘禅却是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想必曹操公麾下间军司、进奏曹这两年大意了,没注意荆州耕种之事吧?否则曹公又岂会不知,如今我荆州百姓早已无饥馑之苦,家家皆有至少一年存粮之事?”为了钓起曹操的胃口,刘禅更是自豪无比的爆出了荆州百姓家家皆有余粮的底细来。“以曹公之英明,如今可还以为这些粮食皆是交易所得?”末了,刘禅不禁一脸戏谑的向脸色已经渐渐郑重起来的曹操望了过去。“如此说来,刘公子方才所言亩产十石之稻谷皆为真事了?”见刘禅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即便曹操再多疑,此刻也是不由自主的开始相信了。连带着对刘禅的称呼,也从‘汝’又变回了先前的‘公子’。“那是自然,不然我荆州百姓何来家家皆有余粮?”看着已经开始上钩的曹操,刘禅也是郑重无比的给了他一个肯定无比的答案。“且此事根本无法隐藏,曹公若是不信,只需着人稍微一查便知。相信以曹公麾下间军司与进奏曹的能力,想要证实此事不难办到吧?”末了,刘禅更是坦诚无比的开口让曹操可以自己去证实。其实说起来,亩产十石听起来很多,但事实上,汉代的一石不过相当于唐宋的半石左右,后世的三十千克不到。也就是说,刘禅所说的亩产十石,若是放到唐宋之后,也不过五石左右,大约合后世六百斤。这对于见惯了后世那亩产动辄千多斤产量起步的刘禅来说,却是根本不算什么。但别忘记了,这是汉末,与他所熟悉的那个‘现代’差着近两千年呢。因此,在得到刘禅这郑重无比的肯定后,曹操也是忍不住激动得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亩产十石之稻谷,若是能够推广开来,从此以后天下百姓岂不是将再无饥馑之苦?”摇了摇头,激动不已的曹操此刻却是没有半分奸雄的模样,就连他那比刘禅高不了多少的身材,此刻也似乎是变得高大了不少。“那不知曹公以为,如此利国利民且覆及千秋的大功,区区一个王爵之位能酬否?”就在曹操还在为这亩产十石的稻种感慨激动之时,此时的刘禅却是一脸微笑的再次提起了先前的交易之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