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我是刘禅的小说叫什么 > 第194章(第1页)

第194章(第1页)

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各自紧握着刘备左右手的二爷与三爷,听到这‘桃园结义’几个字后,顿时便泣不成声起来。“二弟、三弟勿要多说,如今大汉虽已兴复,然却还远未到盛世之时。你我兄弟一体,自是要留下来替为兄看看这今后的盛世之景……”不待二爷、三爷把话说完,刘备却是一脸郑重的望向了二人。“大哥,小弟……小弟听大哥的就是!”看着刘备那郑重的眼神,张了张嘴,二爷与三爷最终也只能点头应承了下来。“子龙,你我虽无结义之举,然却有兄弟之情。当年若无子龙万军之中护持阿斗,则必无今日之大汉矣……云长、翼德年岁皆已不小,今后子龙可要为阿斗多担待些!”与二爷、三爷告别完后,刘备随即又招手将赵云叫到了跟前。不同于原历史上终生都踏入重号将军的行列,在这个时空当里,因为刘禅这扑愣蛾子的原因,在如今二爷跟三爷都已退休的情况下,赵云却是直接从卫将军位置上跃过了马超这个骠骑将军,接任了二爷的大将军之职。但不变的是,与原历史时空一样,在刘备这里,赵云的受信任程度依然是仅次于二爷跟三爷之外的第一人。“主公,云……云谨遵主公之令!”带着红红的眼圈,赵云却是并未以‘陛下’称之,而是以最初的‘主公’称呼拜了下去。“主公好啊,好久没听到这‘主公’二字了,哈哈哈哈!”听到同样已经两鬓斑白的赵云这声‘主公’,恍惚间,刘备却是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白马银枪的少年将军!……“为父漂零半生,然终归还是重新兴复了大汉。于国,为父已无半分遗憾。于家,有妻子儿孙相伴、尽享天年,为父更无憾事矣!为父去后,汝兄弟几人定要扶持相爱,万不可兄弟阋墙。阿斗忙于国事,封儿身为长兄,当替为父、替阿斗多多照顾好兄弟、姊妹……”交待完国事、叙完兄弟之情过后,刘备又是挨个叮嘱交待起了刘封、刘理、刘永和刘南荞几个兄弟姊妹来,就连孙尚香怀中的幼子刘正,也是同样没有落下。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与原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在国事上,毫无担忧的刘备只是简单的做了番交待而已。但在家事、私事上,刘备却是显然要‘啰嗦’得多!“父亲放心,儿子立誓,我大汉天家必不会再有兄弟阋墙之事!”“父亲,儿子定会好生照顾好弟弟妹妹……”听到老爹的叮嘱,刘禅、刘封赶紧一脸郑重的开口应承起来。“有吾儿此言,为父可安心去也!想吾漂零半生,虽屡败于曹孟德之手,然于子嗣之上,却是远胜他多矣,哈哈哈哈……”……“传朕诏命,自朕以降,文武百官为大行皇帝服丧三年,军民百姓但凭自愿,各地官府不得强求!”大汉建兴四年、汉宫章武十二年十月,‘季汉’开国之君、一代英雄刘备驾崩于长安桂宫!不同于愿历史上登基只三年,随后便在一场耗尽了大汉最后一丝元气的大败中郁郁而去的昭烈帝,这一次,因为刘禅这只扑愣蛾子的的影响,国事、家事皆无憾的刘备,却是带着轻松的笑意离去的。但不管怎么说,随着刘备的离世,随着‘煮酒论英雄’这两位主角的离世,那个群英荟萃的英雄时代却是正快速逝去,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大步迈来!第530章“启禀陛下,工部来报,秦岭直道修筑现已穿越秦岭出褒谷口。最多再只需月余,即可筑抵南郑矣只!”建兴七年冬十月,带着满脸的激动与兴奋,庞统这个掌管着六部的尚书令,却是举着一道奏章小跑进了宣室殿。时光如梭,三年时间转瞬间便一晃而过。就在国丧之期即将结束之时,以数万胡虏劳工、耗费了五年的秦岭直道,终于是传来了穿越秦岭的好消息。“哈哈哈哈,这秦岭直道终于是修通了!从此以后,关中至汉中,又多一坦途矣!”听到秦岭直道最为艰难的路段已经修通,一身素衣的刘禅也是一脸激动的站了起来。其实说起来,若是单纯比速度,比起同时开工,但早在一年前便已将直道修筑至许昌的长安至中原段直道来,长度只相当于对方一半左右的秦岭直道,这进度可是慢多了。但别忘了,长安至中原直道虽然也有要经过如崤函古道这些险地,但好歹有这些古道做基础不是。而秦岭直道,虽然也有部分路段是沿用了加宽加固的褒斜道古道,但在刘禅以秦直道为标准,同样采用了‘堑山堙谷’方式尽量取直的要求下,多数路段却是完全在重新开辟。因此,在这个没有大型机械、完全靠人力的时代,即便有火药帮着开山炸石,这工程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其修筑进度自然是比不上长安至中原段直道了。但不管怎么样,现在这条直道好歹是终于修通了不是?所以,在接到这个好消息后,刘禅自然也就顾不得那点儿进度上的小瑕疵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其接过奏章几眼扫过之后,原本的激动不已的表情上,却是瞬间多出了几分无奈。“原本朕还打算将这秦岭直道修通后,再尽快修通金牛道联通成都的。如今看来,这个进度怕是又要大大延后了!”“陛下,秦岭险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看到刘禅那带着几分无奈的表情,庞统也是不禁有些苦笑了起来。原来,此时摆在刘禅御案上的那道奏章上,却是清楚无比的禀明了如今秦岭直道的施工队里,只剩下了两万出头的胡虏劳工。要知道,当初鉴于秦岭直道修筑的艰难,刘禅可是特意为其比中原段直道多拨了一万劳工,整整达到了六万多人的。如今才五年时间不到,却是直接消耗了三分之二。就这消耗速度,塞外的胡虏生长速度怕是有些跟不上啊!“传朕诏令,命皇家军事学院和各地边军做好准备,等候朕之军令!”就在庞统摇头苦笑之时,刘禅已是冲旁边伺立的黄皓望了过去。“陛下这是准备……”听到刘禅的命令,庞统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呵呵,国丧之期已近结束,塞外的胡虏业已养肥,也该让将士们活动活动,出去打打猎了!”看到庞统那不确定的眼神,刘禅也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原来,因为这三年的国丧,大汉边军却是暂停了例行的出塞打草谷的行动。因此,这几年大汉的胡虏劳工,其实却是处于‘吃老本’的状态,消耗一个就少一个。“陛下,如今我大汉急缺劳工。与其小打小闹,不如干脆出动大军……”在得到刘禅的确定之后,庞统却是有些‘贪心不足’的朝他望了过来!“呵呵,军师勿急。常言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饭还是要一口口吃的。并且如今京军与各地大军还要驻守各地以防万一,还是先让羽军事学院跟边军蚕食着吧!”看着一脸期冀的庞统,重新用回了二人在荆州合作时所用的‘军师’称呼,刘禅却是不禁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建议。“以防万一?陛下,如今我大汉复国已过十余年,民心更是早已归附,陛下是否有些过于忧虑了?”听到刘禅给出的需要大军震慑各地的理由后,庞统却是不禁满是疑惑的朝他望了过来。要知道,且不说先前的的永除田租及召唤天雷之事,单是‘季汉’立国以来的打压世家大族、大力扶植小地主阶级的事情,就已经让朝廷牢牢掌握住民心了。但如今在这种万民归心之时,刘禅却是说出了要以以防万一的话来,即便是庞统这‘凤雏’,此刻也是不由得一脸懵逼。“呵呵,军师可还记得朕大修直道所为何事?”看向一脸懵逼的庞统,刘禅却是伸手指向悬于大殿一侧的那幅巨大的全国直道线路图来。“当然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以防日后再现地方割据坐大之局面……”听到刘禅的询问,根本就不用考虑,庞统随即便张口说出了刘禅大修直道最为根本、核心的原因!“呵呵,军师所言不错,朕大修直道,便是为了加强朝廷对各处州郡的控制!”面对庞统这赤裸直白的回答,微微一笑间,刘禅也是随之点了点头。“只不过,朕以为,单是以道路联通尚且不够,远远不够!”不等庞统开口,刘禅却是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哦?那不知陛下之意是……”听到刘禅这么一说,庞统顿时不由得满脸好奇的望了过来。“朕承诺过父皇,要好生治理我大汉,要让我大汉威名从此远播八荒四海……”望向一脸好奇的庞统,刘禅却是忽然提起了几年前老爹临终前自已所答应过的事来。“然攘外必先安内,在此之前,朕要让我大汉内政承平、铁板一块,再无前汉轻易崩塌之可能!”虽说奇谋妙计不可或缺,但刘禅还是更喜欢‘打笨仗’,更相信大巧不工,以力压人!所以,在让大汉威名远播八荒四野之前,先‘种好田’打好基础、做好力量的积累准备,自然便成了刘禅的必然选择。“所以,朕要重新划分我大汉州郡!”末了,在庞统那好奇、疑惑的眼神中,刘禅这才缓缓说出了自已的打算。……“重新划分州郡?”听到刘禅所说只是为了重新划分州郡边界而已,庞统顿时不由得一愣。“不错,正是重新划分我大汉各州郡之边界!”望向庞统那一脸不解与疑惑的表情,刘禅却是一脸肯定的点了点头。“那这与大军震慑又有何关系?如今民心在汉……”得到刘禅肯定的回复,庞统却是更加的疑惑了。没办法,在他看来,即便是朝廷重新划分州郡,那也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而已,哪里用得着动用大军来震慑?更何况,如今大汉才刚刚由乱转治。几十年的军阀混战下来,百姓早已厌倦了内战,即便是有人心存不轨,借此生事,那也得有人跟随啊!“呵呵,军师所言不错,民心在汉。朕当然也相信我大汉百姓都心向朝廷,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带着些许的轻笑,刘禅不禁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说起来,在刘禅的计划中,加强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修建联通全国州郡之直道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真正的杀招,却是后面的州郡边界重划!要知道,自古以来,华夏的行政区划便是本着‘山咱形便’的原则,多以天然地形为界,如山川河流等等。然而,以‘山咱形便’为原则划分出来的行政区,虽然能够让朝廷便于管理、能够促进经济与农业的发展,更是发展出了诸多特色的地域文化,但其缺点也是同样十分明显的。这种完全以山川地形为界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只要地方长官有一定权力,就很容易出现凭借天险割据、与朝廷对抗的局面。如以秦岭、陇山、黄土高原等山川地形划分出来的‘四塞之地’关中,以秦岭、大巴山等山脉划分出的益州,以及长江黄河为界划分出来的江北江南、河北河南等等,这些可都刚刚才过去不久的最好例子。因此,在得到秦岭直道已经全部穿越秦岭,不日即可修到南郑后,刘禅却是当即便准备将汉中从益州切割出来,归入司隶校尉部,也即是司州,从而将进入益州的大门、咽喉牢牢掌握在手。同理,像荆州的南阳、扬州的合肥这等战略要地,在刘禅的计划中,也是要被分割划分到豫州、徐州这些州郡之中的。总之,新的州郡划分原则,将不再是以自然山川地形为界,而是要遵循‘犬牙交错、相互制衡’的原则来划分。如此一来,再加上如今正在大力修建的全国直道,今后地方再想如同以往一样倚仗地利优势与朝廷对抗、割据,不说根本不可能,至少其难度也将会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只不过,这种把自已的蛋蛋交到别人手中的事情,哪怕如今大汉的地方官吏没有那个心思,但谁又能够甘心?因此,这才有了刘禅只让羽林卫及边军出去,主力部队驻守警戒的做法。只不过,让刘禅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他这重新划分州郡边界的事还没开始呢,有人却是已经坐不住了。第531章“主公,朝廷的直道如今都已经修筑到冀州了,下一步肯定就轮到幽州了。一旦朝廷将直道修筑进幽州,我辽东又岂能拒之,届时将军您又何以自处?”“主公,有道是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如今国丧未除,我等何不趁朝廷不备先夺幽州,然后外结鲜卑、高句丽等起事自保……”就在刘禅因为秦岭直道的修通,从而准备重新划分全国州郡边界之时,数千里之外的辽东郡襄平城,辽东太守公孙渊手下亲信文武王建、卑衍、杨祚等人,此刻却是正拿已经修筑到冀州的直道为由,劝其‘起事自保’起来!说起来,自章武八年公孙渊投降归顺之后,因为忙于消化刚刚新复的中原与河北地,再加上公孙渊也确实表现十分恭顺,以为在大汉已经重新一统的情况下,公孙渊绝不敢像原历史上那样造反的刘禅,却是并未急于对辽东的人事进行大的变动,只是派出了一批新刚刚通过了科举的官场新丁往辽东充当县令、县丞等职。因此,如今的辽东地面,其实与原历史上或者说公孙渊投降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实权仍是掌握在公孙家族手中。“先发制人?不妥不妥!且不说朝廷驻于涿郡的无前飞军,单是渔阳、上谷等地边军就不是相与之辈。至于外结鲜卑、高句丽,那些胡虏早被汉军打怕了,哪敢随我等起事!”听到一众亲信的劝说,身为辽东土皇帝的公孙渊虽然心动不已,但想到那些彪悍到把胡虏完全当成牛羊在掳掠的汉军,公孙渊却是随即又满是遗憾的摇了摇头。没办法,‘功业’的诱惑虽然很大,但相比于自已的小命儿来,很显然还是命更重要。“主公,朝廷兵马强则强矣,然其兵力却是其短处。整个幽州即便加上各地边军,也不会超过五万人。然我辽东有兵马十余万,百姓数十万,只要我等趁其不备袭取幽州、歼灭无前飞军,届时声势大振之下,那些鲜卑胡虏自会响应!”看着公孙渊那虽然嘴上在拒绝,但眼神却是火热无比的表情,杨祚却是信心十足的再次开口劝了起来。“主公,杨将军所言极是。汉军屡屡出塞掳掠各部,早已激起民愤,只要我等拿下幽州,属下拿人头担保,鲜卑诸部必将响应!”就在杨祚话音刚落之时,本来就是鲜卑人的卑洐,此刻也是拍着胸脯向公孙渊保证了起来。“话虽如此,只是……只是辽东毕竟只是偏居一隅,若是反叛则是以一隅敌一国……”听完杨祚、卑洐的一通分析,特别是卑洐的保证后,本就心有反意的公孙渊,这下却是更为心动了。只不过,心动归心动,如今的大汉毕竟已经全国一统。加之这些年来汉军那几乎从无败绩的强悍战力,公孙渊就是再狂妄自大,却也知道以辽东之地那是根本不敌大汉全国的。所以,虽然心动、渴望,但这决心却终归还是不敢轻易下定。“主公,我等非是反叛,只为自保而已……正因我辽东只偏居一隅,这幽州才非要拿下,以便有更大的腾挪辗转空间。届时若汉军大举来攻,那也至少数月之后。我等即便不敌,民只需守住卢龙道跟滨海道拖住汉军,待寒冬再临之时,伺机与汉军媾和、永镇辽东!”正当公孙渊于心中不断权衡之时,卫边却是传来麾下第一谋臣王建的声音。“哈哈哈哈,不错不错,本太守只是为了替朝廷永镇辽东而已。届时朝廷若兴兵问罪,我等只须将战事拖到冬季……”本就只差最后一根‘稻草’的公孙渊,在听完王建这一冠冕堂皇、一厢情愿的分析后,顿时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没办法,终归还是土皇帝当惯了的他,现在头上突然有个真皇帝管着,那还真是有些不甘。况且公孙家在辽东怎么说也是经营了三代几十年的,虽然没那个以一隅敌国的自信,但若说与汉军相持个几月,那还是有信心的。……“哈哈哈哈,诸卿果不愧上知天文、下明地理之大材也!若是曹公能看到汉中、南阳如今都归队了司隶、豫州,不知他又该如何想法……”建兴七年腊月初,未央宫宣室殿,看着诸葛大大等人呈上的这幅犬牙交错的最新版大汉州郡地图,刘禅顿时不由得满意大笑起来。作为一国天子,刘禅自然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在将‘犬牙交错、互相制衡’这个新的州郡划分原则告诉庞统、诸葛大大等人后,只用了月余时间,一幅全新的大汉州郡划分图便摆到了他的案头。在这份最新的州郡划分地图中,不单是像汉中、南阳等益州、荆州的门户要地归入了司隶、豫州,其余各州之间也是同样如此,各自的战略要地,都被重新划分到了相邻的州郡之中,完全达到了刘禅的预期效果。“陛下谬赞了!以臣等之见,曹公若能生于此时,那他也只能安分做我大汉之征西将军矣,哈哈!”听到刘禅的称赞,诸葛大大等人也是不由得畅快大笑起来。“嗯,既如此,那便待正旦大朝会后颁布实施罢!”笑过之后,再次满意的拍了拍铺于御案之上的地图,刘禅随即也是定下了这新的州郡划分时间来。“启禀陛下,绣衣卫、武德司辽东紧急军情密报!”正当刘禅满意无比的定下了新的州郡划分时间之际,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黄皓、陈到这两个特务头子,此刻却是神情凝重的各自举着一封密报快步而来。‘辽东?莫非那公孙渊还敢造反不成?’看到二人并未将译出的密报内容直接报出来,刘禅顿时不由得心中一愣。……“不知死活的大胆狂徒!来人,速召大将军来此见朕!”看着绣衣卫跟武德司传回的密报中,数天前公孙渊还是如同原历史上一样反了,怒不可遏的刘禅顿时不由得面色一寒。特喵的,如今大汉都早已重新一统了,公孙渊这家伙居然还敢扯旗造反,尤其还是在自已老爹的国丧刚刚结束之时,这不是啪啪打他的脸吗?“呵呵,陛下息怒。区区公孙渊之流不过一螳臂挡车之跳梁小丑而已……朝廷倒是可借此机会将辽东上下好生洗涤一遍!”看着一脸暴怒的刘禅,法正却是一脸笑意的站了出来劝慰起来。“孝直所言不错,这辽东也是该清理一遍了……”继法正之后,诸葛大大、庞统和陆逊等一众三省六部首脑,此刻也是纷纷附和赞同起了清洗辽东的事来。由此可见,对于辽东这块大汉唯一的‘半自制’之地,一众朝廷大佬们却是早就看不过眼了。“区区一公孙渊,朕还不放在眼里。朕只是可怜我幽州、辽东百姓,这才刚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却是又被这狂徒所连累!”虽说公孙渊造反的事情有些出乎刘禅的意料,但真正让他暴怒的,其实倒并不是被打脸的事情。要知道,为了修养生息、恢复大汉的人口,他可是连对外用兵之事都给生生压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