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也就趁刘禅喝了壶凉茶的功夫,刘禅带过来的封赏名单,一众三省正副丞相们就已经商讨完毕,很快便给出了答复。只不过,军功封赏方面虽然一致通过了,但对于老爹夹带在里面的册封庶长孙刘林为郡王之事,法正这个掌管着门下省的侍中却是提出了质疑的声音。没办法,寇封毕竟只是养子,即便赐还了刘姓,但养子与血脉亲子总归还是不一样的。“呵呵,孤之大哥虽非父皇骨血,然拜入父皇膝下二十多年,早与亲子无异。且大哥身上亦同样流有汉室血脉,今父皇又赐还其刘姓,自然便是皇室之人。孤那侄儿封为郡王,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眼见法正这位门下省侍中有疑问,刘禅也是赶紧以父子亲情和寇封身上的汉室血脉为由辩解了起来。没办法,在大汉现在的三省六部制度下,门下省可是掌管着审查诏令、签署章奏的封驳之权的。若是不能通过门下省的审核,这封王的圣旨即便是发出去了,那也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呃,多谢殿下提醒,臣倒是忘了大公子亦有汉室血脉之事了……”不过好在法正倒也不是那种迂腐死板之人,在听到刘禅给出的解释之后,倒也很是通情达理的予以了通过。开玩笑,当初老爹登基前与他商量三省六部官员人先时,刘禅之所以将法正安排到这门下省,看中的就是其‘通情达理’的变通性格。不然将一个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安排到这个位置,那不是自已给自已找不痛快吗?至此,恢复寇封刘姓、册封其子刘林为临湘郡王的诏书,连同其它将士的军功封赏诏书一道,顺利的通过了三省的审核。……“对了,如今绣衣卫因有其它任务在身,这监察天下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孤打算将这军议司跟解烦营重新整编改组,与绣衣卫互为弥补……”眼见军功封赏之事得已经顺利解决,刘禅也是将话题转移到了自已此行的正事上面。“殿下终于是肯接手了!臣与孝直如今兼管着军议司跟解烦营,已实在是分身乏术,应付不睱了……”“孔明说得不错,再这么下去,臣恐天年不假矣,哈哈!”听到刘禅要接收改组军议司跟解烦营,诸葛亮与法正二人顿时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一脸轻松解脱之意的二人,却是没有丝毫不舍。要知道,随着由天网改组而来的绣衣卫权力越来越大,同为‘间谍特务’机构的军议司跟解烦营,现在已经是变得越来越烫手了。因此,现在听到刘禅要接收,能够及时的将其脱手的诸葛亮与法正二人自然是求之不得了。“法侍中乃我我大汉擎天之柱,岂能出此不吉之言……不过孤虽准备接手重组军议司跟解烦营,但却还要再劳烦中书令与法侍中一段时间才行啊!”看着因为交出了军议司跟解烦营这个烫手山芋而一脸轻松的二人,哈哈一笑的刘禅却是招手将守在门外的陈到召了进来。“叔至?殿下这是打算……”看着陈到这个虎贲中朗将走进来,堂内一众三省丞相们却是顿时有些惊讶了起来。没办法,陈到统领的虎贲卫可是负责皇宫宿卫的省殿卫军。若是让虎贲卫接手了军议司跟解烦营,岂不是说以后皇宫宿卫中最为核心的这一块儿将完全归于皇家的‘家奴’系统?要知道,绣衣卫虽然是由黄皓这个内宦在统领,但绣衣卫可没有参与到皇宫宿卫中去。至于会不会是省殿卫军系统反过来‘收编’了军议司跟解烦营,参照已经完全成为皇家家奴系统的绣衣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孤打算将军议司、解烦营跟白毦兵改编的虎贲卫重新整合改编为武德司。负责掌管宫禁宿卫跟中外刺探监察之事。同时,也与绣衣卫互为监督……”果然,如众人所想,‘武德司’这个新成立的皇家家奴系统,竟是真的吞并取代吞并了原本的省殿护卫军系统。“殿下,省殿宿卫事关重大,若是完全归于武德司,怕是有些不妥吧?”看到原本的猜想果然被证实,一众三省丞相们全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呵呵,诸位放心。日后虎贲卫虽然不再归属兵部管辖,但皇宫宿卫却依然是由改组后的虎贲卫负责。军议司跟解烦营这一块儿只是负责监察中外天下、以及和绣衣卫互为监督,并不负责禁中宿卫之事……”“另外,诸位可别忘了羽林卫也是同样属于省殿护卫军。还有,负责宫城安全的卫尉军也依然还是属于兵部管辖。”看着皱眉不已的众人,知道他们担心之处的刘禅,随即便将武德司内部的具体责任划分说了出来。也就是说,经过这次整编重组后,除了虎贲卫的领导权从兵部转到了武德司外,其余地方却是并没有什么变动。只不过虽然表面上的变化不大,但经此一改,皇宫宿卫中最为关键的内廷宿卫力量,却是由原来的一家独大变成了武德司与兵部两家共管、互为监督,从而大大提高了皇宫内廷的安全性。“殿下英明!”从刘禅对武德司职责划分的介绍中了解到经此一变后,皇宫内廷的安全性反而更高后,众人也是就此放下了心来。至此,继绣衣卫这个大汉‘东厂’后,随着武德司这个‘锦衣卫’的成立,大汉的厂卫系统总算是凑齐,从此踏入了良性竞争、监督的正轨。……“诸位卿家,如今曹丕新败,至少数年之内将再无犯境之力。我等也该借此时机,努力承平内政,做好全力北伐的准备了。”就在一众帝国丞相们还在为武德司的事情放下心中的担忧之时,没想到刘禅这位刚刚才出征归来的太子爷却是再次话锋一转,打着准备北伐的由头,再一次把目光放到了‘承平’内政之事上来。“呃,启禀殿下,如今各州郡学堂与科举制都已步入正轨;荫佃客制度也落实良好,加之林邑稻的推广,只要再有个两三年时间,全面北伐之钱粮已不足虑,不知殿下所说的内政之事是指……”对于刘禅这突然又提出来要‘承平’的内政,即便是诸葛亮这个最为擅长内政的大神此刻也是不禁有些懵逼了起来。毕竟以‘季汉’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来看,现阶段只需要保持住现在的局面即可,又哪里需要再去做什么调整或者说承平。“呵呵,孤所说者,虽与民政相关,然却并非民政之事……”看了看众人有些懵逼的表情,轻笑着摇了摇头,刘禅也不再卖关子,随即便开口说起了这需要‘承平’的内政之事来。第277章“孤以为,为将者,当专心于统军。为官者,当致力于发展民生。如此一来,各司其职,方能全力以赴!”三省官署共同议事的门下省大堂上,面对一众听得或皱眉、或恍然的帝国丞相们,刘禅也是为自已想要‘承平’的内政之事做起了介绍,军政分离!“殿下,军政分离自然是好事。只是眼看北伐已是不远,这个时候若是实行军政分离之政,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得知刘禅所要‘承平’的内政乃是军政分离,整个三省的十余位丞相,除了尚书令庞统和御史大夫张昭两人表示了支持外,其余人却是全都持保留态度。倒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这军政分离的好处,实在是眼看北伐在即,大战之时正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统筹管理之时。若是这个时候实行军政分离,岂不是自已拆自已的台?“呵呵,卿等所忧之事,孤当然清楚。然孤所说的军政分离,也并非从上到下一刀切,而是暂时只在郡县两级施行……”虽然上一世刘禅并不是政客官员,但饭要一口口吃的道理还是明白的。毕竟怎么说也当了差不多十年的少主、世子和太子不是?“如今我大汉之战线主要乃是自陇右经南阳、江淮一线,南方诸州郡,除南中、交州等部分南蛮之地外,已无战事威胁。各郡县如今重中之中乃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让郡县之都尉、县尉专职管理兵事,也是为了让太守、令长更好的专注于民政之事……”“至于陇右、南阳、江淮等前线之地,暂时自然维持现状,仍由车骑将军、大将军和镇东将军他们统领军政,以便将来北伐之时能够更好的统筹全局……”对于众人的担忧,刘禅也是胸有成竹的给出了看似十分合理正当的解释理由。“殿下之言虽然有理,然自光武帝建武六年罢郡国都尉以来,太守执掌一郡军政大权已近两百年。如今贸然更改剥夺,万一引发地方动荡,影响了北伐之事,却是有些得不偿失啊!”听到刘禅给出的解释理由,一众持保留态度的帝国丞相们却仍是不禁有些担忧。没办法,谁叫这原本好端端的军政分离政策,却是因为光武帝的数次‘罢兵’,从而导致了地方军政大权尽数落入了州郡长官手中呢。正所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这权力之道也是如此,给出去的权力想要再收回来,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权力还一给便给了近两百年,早已深入了人心。所以对于这些执掌军政大权于一身近两百年的州郡长官来说,现在要剥夺他们合法得来的权力,有多少人又会甘心?而且如今眼下大汉最为迫切的,乃是北伐中原、光复社稷之事。因此在众人看来,这些并不算太过急迫的事情,自然可以待北伐成功后再行处理解决。“地方动荡?呵呵,是脓疮总得挤,晚挤不如早挤!即便因此而产生一些动荡,大不了北伐之事再延迟几年而已!”然而,出乎从人意料的是,对于此时剥夺地方郡县长官军权可能引发的动荡,刘禅却是根本就未曾放在眼里。“且正如诸卿所言,北伐乃事关我大汉再次复兴之大事,孤可不想如同当初曹孟德一样前方征战,后方起火,将一场北伐之战打成迁徙日久的持久战。孤要的是一鼓作气、势如破竹的收复故土。所以这后方一切可能存在之隐患,孤都要提前将其消弥于无形之中……”摇了摇头,没有半分动摇之意,刘禅却仍是坚持要将这军政分离之内政‘承平’下去。“不是孤狂妄,有我大汉如今遍布各州郡之功民,有宣教司与绣衣卫、武德司之配合,卿等所担忧之动荡,即便是有,最多也不过是在其本郡县闹腾上几天而已,翻不起大浪。”末了,为众人解释完自已非要‘承平’这军政分离之内政的必要性后,刘禅更是祭出了功民制、宣教司以及绣衣卫、武德司这软硬两组带刺大棒来。“殿下眼光长远、思虑周详,臣等受教了!”面对刘禅这位铁了心要‘承平’军政分离内政的强势监国太子爷,即便心中有所担忧,最终一众三省丞相们还是全票通过了。“呵呵,我大汉虽说是复兴,然诸卿皆为开国之臣。既是开国之臣,那自然便要拿出开国之臣的气势来。不可事事瞻前顾后,惧怕出错……”眼见这军政分离之事已是彻底定下,放下心来的刘禅也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望向了诸葛大神为首的这些帝国的三省丞相们。“臣等谨遵殿下教诲!”得,面对刘禅这原本只是随意的善意提醒,众人又是如同排练好了一般的‘官方’回应。“行了行了,孤也就是随意一说而已,卿等不必如此郑重其事。”摆了摆手,交待完了所有事情的刘禅,随即便准备起身离开了。至于具体如何个军政分离法,他可没那个必要事事详细交待。毕竟这事在光武之前那可是有成例可依的。“请问殿下,不知殿下以为,这军政分离之事,是直接全面铺开还是先择一地施行,而后铺开……”就在刘禅刚刚起身之际,作为其老搭档,负责具体政务实施的尚书令庞统,此刻却是随即又向他望了过来。“呵呵,军师你别忘了,现在你可是尚书令。孤只负责提要求、看结果。至于事情具体如何布置实施,那便是军师跟诸位丞相的事情了。孤可没有事必躬亲、干涉臣子做事的习惯!”摇了摇头,大胆放权的刘禅,随即便头也不回的大笑着踏步离开了。“孤新婚之假尚未过完,若是有事也别来烦孤,卿等自已找父皇商议便是,哈哈哈哈!”就在刘禅刚刚踏出这门下省的议事大堂之际,一道有些不着调的大笑声,随即又传入了堂内一众帝国大佬的耳中。“咱这太子殿下可真是……”面对刘禅这‘不负责任’的惫懒行为,众人也是不由得一阵无奈苦笑。只不过,这些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季汉’大佬们却是不知道,就在他们为刘备、刘禅父子的大胆放权而无奈甚至有些苦恼之时,作为‘季汉’对手的曹魏那边,君臣各方为了这权力争夺可是正暗流涌动呢!第278章“启禀陛下,太尉府刚刚来报,太尉已于昨夜病逝府中……”洛阳曹魏皇宫,自亲征大败而归后便一直纵情声色于后宫的曹丕,这天正与几名宠妃于御花园内饮酒玩乐之时,却是接到了贾诩病逝的消息。“什么?文和前几日尚能宴饮如常,为何这么突然便去了?”接到贾诩病逝的消息,身处‘花丛’、一幅被酒色掏空、甚至有些形销骨立模样的曹丕,此刻也是不由得为之一愣。要知道,虽然贾诩为人向来低调,但在如今世家大族之人充斥的魏国朝堂,出身寒门的他可是其制衡这些世家大族的一枚重要棋子。如今贾诩一死,这种平衡却是很可能就此打破了。“唉,孤悔不听文和之言,以致有此大败……传朕诏命,赐文和谥号曰‘肃’,配享太庙;并增食邑三……五百户,着令其子贾穆袭寿乡侯之爵……”稍微一愣之后,向来为人心胸不广的曹丕,对于贾诩这个在当初夺嫡之争中帮了自已不少忙的功臣,倒也还算大方。在其原本八百户的食邑上,却是又给其增加了五百户。只是曹丕的大方,似乎也仅止于此了。在为贾诩赐下谥号与增加了五百户食邑后,却是随即又转身投入到了先前的玩乐之中,继续与一众宠妃饮酒嘻戏了起来。只不过没人注意到的是,看似声色犬马、深迷于美色中的曹丕,不经意间,却是偶尔有阵阵带着嘲讽、期待之色的复杂精光从其眼中冒了出来。……“启禀陛下,御史中丞与辛侍中等一众大臣求见,说是有重要事情禀报!”就在贾诩病逝不过数天之后,这天正照例与一众妃嫔在御花园饮酒游园的曹丕,却是接到了洛阳令求见的禀报。“没看到朕正忙……呃,算了,让他们进来吧!”原本想要‘照例’让人打发了这众臣的曹丕,话到嘴边之时,却是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呵呵,终于是憋不住了么?朕倒要看看你们手段如何!’看着转身离去传令的小黄门,在将一众妃嫔暂时打发回避后的曹丕,此刻却是不由得心中一阵冷笑。“启禀陛下,骠骑将军之门客于长社带头抗拒朝廷征集调用,破坏许昌防御之事,影响实在太过恶劣,还望陛下严惩!”时间不长,当一众受到接见的臣子刚一见完礼,身为御史中丞的鲍勋便站了出来,把曹洪这个元老宗族功臣给告了御状。“陛下,许昌乃是直面贼军北犯之重镇,事关重大,万不可大意啊……”还没等曹丕开口呢,继鲍勋之后,一同而来的侍中辛毗等一批出自世家大族之臣也是纷纷开口,表达了对许昌的密切关注。‘哼,这便是尔等手段吗?只敢借朕之私怨出手,也不过尔尔!’看着眼前众臣绝口不提曹洪,但却句句暗指对方的表演,酒案后靠坐于凭几上的曹丕顿时不由得在心中一阵鄙夷。“嗯,曹洪身为朝廷重臣,不思报国也就罢了,反而纵容门客带头抗拒国法,确实应该严惩。来人,传朕诏命,即刻夺去曹洪官位、爵号及封邑,将其打入死牢,待查明罪状后按罪议处!”鄙夷归鄙夷,但曹丕可没想过对于曹洪这个族叔网开一面。向来给人睚眦必报印象的他,却是借着众人的指控,顺水推舟的便将本就与其有私怨的曹洪直接下了大狱,准备直接来个‘物理超度’,却是连个辩解的机会都没给人一个。“呃,陛下……陛下英明!”眼见到曹丕这么‘爽快’的便将曹洪给拿下了,原来还准备来一番‘直谏’的世家大臣,心中一喜的同时也是不禁有了些胆寒之意。要知道,虽然曹丕和曹洪的私怨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曹丕现在可是皇帝。即便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至少也要保一保曹洪的吧?而且这曹洪虽然与曹丕有些私怨,但怎么说对方也是救过曹操命的曹家宗族大将啊?更何况,因为曹丕先前南征的大败,按理来说现在可正是要大力团结宗族力量的时候啊。但现在,曹丕却是一反常态,眼都不眨一下的便直接对曹洪下了死手,这能不让他们胆寒吗?“呵呵,卿等可还有事?若是无事,朕……”就在一众前来告状的世族大臣还在为曹丕处理曹洪的果决而欣喜、胆寒之时,酒案后倚着凭几的曹丕,在瞥了一眼这些神情复杂的臣子后,却是慵懒无比的再次开口了。“陛下,听闻征南将军夏侯尚,宠妾虐妻,实在有失体统,还望陛下严加申斥……”眼见曹丕准备赶人了,一众世族大臣也是顾不得心中的那点儿胆寒了,赶紧把注意力放回了‘正事’上面。身为洛阳令的杨沛,随即便又将夏侯尚以宠妾虐妻的罪名给告了。“不过是些家宅小事而已,竟然劳动了卿等国之重臣告到朕这里来了。看来咱大魏如今已是四海升平、天下太平到无事可奏了啊,哈哈哈哈……”这一次,曹丕可没有像先前处置曹洪这个族叔时那么爽快,反而是一脸嘲讽的冲着众人大笑了起来。“陛下,正所谓……”面对曹丕这毫不加掩饰的嘲讽,为首的辛毗也是不由得老脸一红,赶紧想要开口辩解。“罢了,既然汝等都将状告到朕这里来了,朕若是不加以惩处,那岂不是有负‘卿’等一片赤诚忠心,也亏待了德阳乡主?来人,传朕诏命,即刻将那贱婢赐死!另外,再召伯仁立马回京,朕要亲自教训这混帐,竟敢负我曹家之女……”然而,出乎辛毗和众人意料的是,还没等他辩解的话说出口,曹丕却是再一次果决无比的做出了决定,竟是直接下令赐死夏侯尚的宠妾,再次来了个物理超度,而且还是即刻执行的那种。至此,不管是曹洪还是夏侯尚或者说他的宠妾,虽然过程有些不同,但最后的结果似乎都走上了原历史上的老路。“陛下,臣等……”眼见曹丕再次果决出手,辛毗等人这下是彻底懵逼了。要知道,不同于和曹丕有私怨的曹洪,这夏侯尚那可曹丕亲自培养出来的心腹干将啊。就算是比起最受其信重的曹真来,那也是相差无几的存在。现在曹丕却是直接粗暴的对其侍妾来了个物理超度,实在是太过出乎他们的意料了。虽然一个侍妾的命在这些人眼里算不得什么,但说起来,不管是状告曹洪还是夏侯尚,他们只是想施以打压,最多也就是夺其兵权而已,可没想过直接一步到位就把这‘物理超度’的事情做出来。毕竟步子跨得太大,那可是要扯着蛋的!“卿等今日告得也差不多了吧?朕可是有些累了,有事还是改日再说吧!”再次打断了一脸懵逼的辛毗等人,曹丕却是忽然有些不耐烦的开始挥手赶人了。“臣等告退,陛下保重龙体!”怎么说曹丕也算是开国皇帝,可不是刘协那样的傀儡。所以辛毗等人也不敢试探得太过明显,只能带着满心的疑惑告退。“来人,即刻传中书监刘放、孙资来见朕!”就在辛毗等一众世族大臣刚刚离开之后,急忙端起一杯蜜水大口灌了一气之后,曹丕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下令传召了掌管着‘中书监’的刘放与孙资来。“另外,汝即刻前往永寿宫,替朕转告母后……记着,若是汝敢泄漏消息,朕灭你九族!”这还不算,在下达了传诏中书监刘、孙两人的命令后,曹丕随即又叫过了一名心腹小黄门,让其匆匆赶往了卞太后处。第279章“陛下,我可是你的叔父啊!莫非你真的是在为当年我没借钱与你而耿耿于怀吗?”洛阳廷尉府大牢一处看守望严密的单人牢房内,老泪纵横的原曹魏骠骑将军、都阳侯曹洪,此刻却是不禁满肚子的委屈捶打着牢房那厚重的墙壁。说起来,世人只知道他贪婪吝啬,连曹丕为王子时向其借钱都吃了闭门羹,但谁又知道他心中的无奈?要知道,自古以来领兵大将私自结交‘皇子’那可都是犯大忌的。且当时曹操并未确立继承人,正是曹丕几兄弟争位正激烈之时。他一个手握重兵的领兵大将,即便是宗室,又哪敢冒这个大不讳参与进去,那不是自寻死路吗?所以当曹丕找到他借钱之时,为了避免被牵连进他们兄弟间的储位之争,他才故意做出了吝啬钱财的举动,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以家无余财的理由拒绝了曹丕。不然,即便就再是二傻子,也不可能连这点儿人情事故也不懂不是?“呵呵,借钱之事若不是叔父提起,朕却是早就忘了,难得叔父倒还记得此事。”正当曹洪还在为当年没有借钱给曹丕,从而遭到了现在的报复而委屈不已之时,忽然之间,伴随着厚重的牢门被打工,只见昏暗的监牢外,却是传来了曹丕那熟悉的轻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