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之刘辩传奇txt >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第1页)

眼见被喂了狗粮不算,还被引火上身,刘禅赶紧再次拿起年龄说起事来。“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潘濬求见,说是山越诸部、宗族首领已到南徐,还请陛下示下!”就在刘禅正奋力‘灭火’之时,随着黄皓这个新鲜出炉的绣衣卫指挥使带来的山越消息,却是刚好为其解了围。“哦?这此人来得倒是不慢嘛,哈哈哈哈!”听到黄皓的秉报,刘备顿时不由得眼前一亮,放声大笑了起来。第201章“小人洪明、费栈、毛甘……参见大汉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小人等归顺来迟,还请皇帝陛下恕罪!”章武元年腊月中旬,就在天子銮驾抵达南徐的第二天,大汉天子行在,费栈、毛甘、洪明、金奇、祖山等十余名丹阳、会稽、豫章郡的山越首领,此刻全都毕恭毕敬的拜伏在了大汉新天子刘备面前。山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湘水以东。平日躲藏于山林间,构建山寨、洞穴栖身,同时在山脚、山腰处种植粮食。且山越人能够冶炼兵器,并非寻常意义上没有开化的‘蛮人’。事实上,不同于先前被刘禅收伏归化的武陵蛮,山越虽也被划为了蛮人,但其实却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种族。准确的来说,山越更像是一个组织的泛称而已。其主体虽然是百越遗民,但其中为避兵祸、苛政的汉人也同样不在少数。从这一点来说,倒是与后世为祸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十分相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是藏身于江南崇山峻岭间,不纳官府赋税、不服官府管理的组织,都可以称之为‘山越’。“哈哈,不迟不迟!诸位首领年祭都未来得及过便赶来见朕,足见汝等归汉之心甚是诚恳呐……”挥手让众人起身后,看向这些几乎代表了整个山越部族的大小首领,即便是性子一向内敛的刘备,此刻也是不禁畅快的放声大笑起来,要知道,山越之民因为生长于山林之间,世代与野兽和险的环境做斗争,所以这民风可是向来彪悍得很。在原历史上,东吴孙氏之所以因缺乏进取力而饱受人诟病,从客观原因来分析的话,除了根深蒂因的江东世家外,这山越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为了平定山越,孙权可是从继位之初的乳臭未干,一直打到了晚年的白发苍苍的。只可惜,即便在如此严厉的打击下,东吴也仍是未定真正平定山越。由此可见,这山越不单是‘武德’充沛,其韧性更是‘出类拔萃’得很!但现在,就是这么一个为祸大汉已久的祸患,却是在自己刚刚登基不久便主动前来归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己这个皇帝乃天命所归,大汉仍是天下人心中的正朔呗!要知道,皇帝也是要‘功绩’的。能够在刚一登基之时,就有这么一份‘德服蛮夷’的功绩,能不令刘备感到欣喜吗?“汝等既已归附,日后皆为我大汉之臣,今后切不可再以‘小人’自称矣……汝等听封,朕封卿等皆为我大汉中郎将之职,各赐金百斤、绢百匹……日后若卿等立有功勋,朕自当一视同仁,论功行赏!”欣喜过后,对于这些主动请求归化、给自己带来了巨大功绩与声望的山越首领,心情大好之下,刘备的赏赐自然也是大方得很,官爵、钱财那是一样都没落下。“陛下宽仁,臣等感激不尽……”随着刘备这个大汉新天子的封赏完毕,一众山越首领也是欣喜激动的诚心拜谢起来。说起来,对一个部族或是宗族首领来说,这些物质上的赏赐并不算太重。但关键是刘备这个皇帝对山越的态度,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至于卿等部族、宗族百姓的具体安置事宜,朕已交予太子全权处理。卿等若有不明之处,之后可向太子咨询……”末了,就在一众山越首领拜谢封赏之时,当甩手掌柜已经成习惯了的刘备,却是随即便将这安置百姓的麻烦事又丢给了刘禅。“臣等谨尊陛下圣命!”……“请问太子殿下,今后我山越诸部之民,是否……是否亦如武陵蛮一般……”看着眼前年龄虽然不大,但却气势十足的刘禅,费栈等一众刚刚受封的山越首领,却是不禁有些忐忑了。说起来,山越之所以主动请求归顺,除了眼见大汉又要再次崛起强大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还是有武陵蛮这个先例。只不过武陵蛮是武陵蛮,山越是山越,两者并不等同。所以这事关部族利益的事情,自然是要彻底弄清楚的。“呵呵,诸位既然提到了武陵蛮,那亦当知晓我大汉如今只有武陵汉人,而不再有什么武陵蛮。”看着眼前这些山越各部首领,刘禅不禁意有所指的开口笑了起来。说起来,虽然同样是归化,但比起先前纯粹是因为感恩刘备父子而归化的武陵蛮来说,山越人更多的还是因为‘大势’跟‘利益’二字而已。比起武陵蛮来说,在这‘觉悟’上山越人可是差了许多。因此,这该有的敲打,那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呃,这……”闻声而知音,虽然被称为蛮人,但这些山越各部首领可不傻。更何况既然已经选择了归附大汉,那自然也很清楚刘禅这话的意思。“太子殿下,只要朝廷今后能公平对待山越诸部之民,日后大汉自然也不会再有山越……”虽然选择主动归化大汉最主要还是因为利益原因,但山越人其实也还是不缺诚意的。因此,在略一沉吟后,费栈等人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哈哈,卿等放心,只要山越是真心归顺朝廷,朝廷也必会以诚相待。孤会命豫章、丹阳、会稽诸郡县为山越之民准备好居住、耕种之地,一如武陵之民般一视同仁!”见这费栈等人还算识趣懂事,满意的点了点头的同时,刘禅也是许下了一如武陵蛮一般的安置条件。“臣等代族人多谢殿下厚恩,日后定当尽忠报效为朝廷!”从刘禅这里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一众山越首领也是终于彻底放下了心来。“呵呵,报效朝廷非是嘴上说说而已。山越人之悍勇远近闻名,孤有意效法无当飞军,以山越人为主再建一无前飞军,不知卿等以为如何?”就在费栈等人还在为刘禅的答复诚心拜谢之时,刘禅却是一脸微笑的提出了征召山越人从军的事来。“臣等愿为朝廷效力!”听到刘禅要征召山越人从军,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费栈等人回答得没有丝毫犹豫。至此,继武陵蛮后,在原历史上困扰了整东吴时期的山越人也归化了。从此以后,整个长江以南算是彻底扫除了最后一个隐患,只等国力有所恢复后,即可正式北伐中原。至于原历史上反叛蜀汉的南中蛮,除非孟获脑子被驴踢了,否则他是绝对不可能在大汉日益强盛的时候反叛的。毕竟孟获的反叛,并非因为被汉人官府的压榨,而是纯粹出于其个人的野心。只不过,刘备刘禅父子想要安心积蓄国力以图北伐中原,身居中原的曹丕又怎么可能坐视对手日益强大?这不,就是在刘备父子忙着‘收编’安置山越诸部、宗族之时,洛阳城内,伪帝曹丕却是正在与一众文武商量着南征之事呢!第202章“诸位爱卿,如今刘备老贼已一统江南并陇右以西之地,他日必将犯我中原。朕欲亲统大军先行伐之,不知众卿以为如何?”洛阳北宫建始殿内,称帝已经一年多的曹丕,在彻底坐稳了皇位之后,此刻也是准备着手建立属于皇帝的‘武功’了。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深知眼下曹刘双方实力已经不相上下,但明显刘备一方增长势头更猛的曹丕,为免陷于被动,自然是准备想要抢这个先手,以图打断对方的发展。“启禀陛下,中原之地,土阔民稀,而欲用兵,未见其利。今日之计,莫若先养兵屯田十年,足兵足食,然后用之,则可破贼也!”然而,就在曹丕话音刚落之际,侍中辛毗却是站了出来,提出了与之截然相反的先发展积蓄实力的方略。“此迂儒之论也!正所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今刘备已经占据地利,且早已放出北犯之言,早晚必来犯境,朕何暇等待十年?”见辛毗不明时势,居然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十年生聚、休养’的进言,曹丕顿时不由得大怒。要知道,刘备的政治纲领便是兴复大汉,还于旧都,他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积蓄实力?“陛下,刘备虽占据诸多州郡,然其所占之地多为新得。加之其打压盘剥世家大族太甚,眼下却是根基未固,实未有北侵之力也。另据臣所获之确切消息,亦能证实此点!”眼见曹丕发怒,掌管间军司的太尉贾诩也是站了出来,为其剖析起了眼下刘备并无北伐实力的事实,想以此来打消曹丕的出兵心思。“文和此言可是当真?刘备老贼眼下真无北犯之力?”听到贾诩的分析,收敛了怒容的曹丕顿时不由得眼前一亮。“呃,回禀陛下,此消息乃间军司安插于伪汉太子刘禅身边的‘棋子’所发出,当无虚假。”看着曹丕那眼双眼放光的表情,心中顿生担忧的贾诩,却是不禁有些后悔说出此事了。只不过,担忧归担忧,但最终他还是只能点头确认了自己所禀报的消息。“文和此消息真乃及时雨也!刘备老贼眼下既无北侵之力,那朕就更应先出兵伐之了,哈哈哈哈……”果然,就在贾诩还在为自己的‘失言’担忧之时,曹丕却是更坚定了自己的出兵决心。“陛下,刘备雄才,昔日太祖武皇帝皆曾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相赞。如今其更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能臣治国,关、张、赵、马、黄等猛将统军。以臣观之,虽以陛下天威临之,亦未见万全之势也。故臣以为,眼下暂时只可持守、积聚国力,以待天时……”眼见自己的担心成真,贾诩赶紧再次开口阻拦,想要补救。“文和不必再言,朕意已决!卿等眼下所思,当以破敌之策为先,其余皆不必多说!”然而,还没等贾诩把话说完,被他坚定了抢先出兵决心的曹丕支却是直接挥手打断了他的进谏。……“臣等敢问陛下,不知陛下打算从何处进兵讨贼?”随着曹丕定下了出兵的决策,一众文武不管愿不愿意,也都只能将心思放到了寻求破敌之策上来,至少表面上是。“陇右、南阳乃关中与中原之门户,不可久失于敌。然事有轻重缓急,洛阳乃我大魏国都,不可久处敌军兵锋威胁之下。朕打算出兵南阳,先复我中原门户,不知众卿以为如何?”见一众文武还算识趣,没有再反对出兵,曹丕也是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战略意图,‘收复’南阳之地,复掌中原门户。“陛下英明!南阳之地事关我大魏国都之安危,理应夺回。然眼下关羽自襄樊之战后,正值兵锋、气势正盛之时,急切之间,却是恐难速胜也。届时刘备若从陇右、江东出兵呼应,吾必将首尾难顾……”得知曹丕的战略意图后,殿内不少文武当即便‘委婉’的给他泼起了凉水来。说起来,虽然曹丕这个皇帝已经定下了征讨的基调无法更改,但你不不让我进谏阻止出兵,那我具体分析出兵的困难总行了吧?所以,基于确实存在的客观困难,曹丕这个‘收复’南阳的计划才刚刚说出口,却是眼瞬间便被众人给‘剖析’得一无是处了。“那依众卿之意,莫非是要朕先复陇右?”见自己出兵南阳的意图就这么被人给否决了,曹丕也是不由得面色一冷。“陛下,如今萧关、街亭等关隘皆为刘备所据,关中西出之路已被堵死,出兵陇右,只能是劳师糜饷,更为不易也!”如同没有看到曹丕那冰冷的脸色般,先前剖析出兵南阳太过困难的那帮人,却是再次摇起了头来。“混帐!这也不可、那也不易,莫非朕就只能坐等刘备老贼来犯?”猛的一掌拍在面前的案桌上,愤怒至极的曹丕霍的一下便从宝座上站了起来,伸手便想要拔剑。“陛下,眼下收复陇右、南阳确实时机未到。陛下不若做出出兵陇右、南阳之假像,而后迅速夺取江东,以图荆扬两州……”眼见曹丕都被气得想拔剑了,身为其心腹的司马懿赶紧站了出来打圆场,提出了先夺取江东的建议。“呵呵,莫非出兵江东之地,伪汉便不会击我关中与中原之地了?”听的司马懿这出兵江东的提议,曹屁顿时忍不住一脸嘲讽的冷笑。“陛下,江东之地远离伪汉之老巢,加之其又是新得之地……只要我大军于荆北、关中做出佯攻之态,等刘备反应过来之时,江东已为我所得矣!有了江东之地,届时我军则可溯江而上,从东、北两面夹击之……”并未在意曹丕的嘲讽之色,司马懿随即便为其剖析起了先夺江东的好好处来。“嗯,仲达之议倒也有理!”毕竟是自己的心腹,对于司马懿的分析,曹丕最终还是听了进去的。“只是江东有长江天险,非船莫渡。陛下若要亲征,必先广造战船、操练水军,而后从蔡、颍而入淮,取寿春至广陵,而后渡江口径取南徐,方为上策矣!”眼见曹丕逐渐改变了态度,司马懿也是随即开始分析起夺取江东的困难,或者说解决这些困难的办法,操练水军、准备战船。说起来,同为世家大族代表的司马懿,所提出的这个夺取江东以为‘基地’的提议,与其它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仍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事实上,如同原历史上世族力量太强的东吴一样,因为曹丕为了称帝而同世家大族妥协,造成国中世族势力俞发强大的原因,眼下的曹魏却是早已大不如曹操时的进取力。再加上眼下‘季汉’的实力又远超原历史上的‘蜀汉’,并不比曹魏差,万一打输了让对方反推了,那自己不是要跟着遭殃?因此,这些世家大族自然是不愿去做这赔本儿的买卖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才是头等大事。至于国家统一什么的,他们来说不过可有可无的添头而已。因此,相比于让他们支持曹丕出兵‘讨贼’,他们却是更愿意‘保家卫国’!而先前出身西凉寒族的贾诩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这才提出了只可持守,积聚国力以待‘天时’的建议,为的便是充分利用世家大族的力量。毕竟‘季汉’的国策可是打压世家大族,哪怕只是为了自家,在‘保家卫国’上,这些世家大族也会尽全力的。只可惜曹丕这个曹魏的开国皇帝‘功业心’实在太强,却是根本听不进去。所以‘无奈’之下,这些世家大族也只能用这个法子来拖延几年时间了。“既如此,那这督造战般之事,便交由仲达负责!”而到了此时,其实曹丕对此也是反应了过来。但反应过来了又能如何,还不是得照样无奈按着世家大族给出的‘路’走。只不过,几年时间对看似不长,但这期间的变化,有时候却是不可以常理来计算的。第203章“诸卿,眼看这一年又快过完了,不知今年情况如何?”章武三年腊月初,南郑行宫议政爵堂内,原历史上早已去世了大半年的大汉天子刘备,此刻却是期待无比的望向了一众三省六部的主副官员。说起来,随着这几年各项新政的逐渐落实,在‘季汉’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逐渐加强的情况下,对一个政权来说最为重要的财政收入,这几年也是逐年在稳步增加。因此,对于这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刘备也是越来越期待了。“启禀陛下,此乃今年之田租、税赋统计,请陛下过目!”在刘备那期待的眼神中,作为掌管国家钱袋子的户部尚书糜芳,则是第一个站了出来,奉上了今年的财政收入账本。“哈哈,看子方的样子,想必今年的赋税必不会比去年差了,子方就直接宣读便是,也让众卿高兴高兴!”看着糜芳脸上那根本隐藏不住的笑容,刘备又哪会不知道今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年。“嘿嘿,托殿下所制新政之福,今年的财税倒是有些增加。其中算赋增加了四亿钱左右,共计十四亿四千万钱……”听到老板兼妹夫的刘备让自己直接宣读,糜芳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显摆的机会。在‘谦虚’了一下之后,随即便打开了账薄。“田租一项,因太子殿下恢复了三十税一的旧制,却是降低了五百万石左右,总计只有一千万石出头;不过盐铁一项增长倒是最多,有五亿钱左右,共计十五亿钱;另皇家商行今年之收入也增加了一亿钱左右,共计营利有五亿三千四百万钱;各项总计折算下来,共得钱四十亿七千四百万钱!”很快,在糜芳那带着自得的表情中,章武三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便传入了刘禅和三省六部一众官员耳中。“嘶!四十亿钱?这已经和光武年间之财税相差无几了!”“呵呵,看来我大汉北伐中原,光复汉家江山之日不远矣……”听着糜芳口中报出的那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字,包括刘备这个皇帝在内,殿内众臣不少人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说起来,虽然眼下‘季汉’的财政收入,比起汉武帝时的三百二十亿左右来说,只不过相当于其八分之一,但比起‘东汉’光武帝时期的财政收入来说,却是已经不相上下了。要知道,光武帝时期,整个国家一年的各项财政收入,加起来也不过才四十多亿钱而已。但眼下的‘季汉’,却是只凭着半壁江山便做到了与其不相上下的财政收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季汉’的百姓负担可没‘东汉’重。比如三至十四岁的口算钱、百姓每年的劳役钱刘备父子可是都给免了的。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世家大族的‘吸血’。因为‘东汉’本就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之上,所以立国以后,不但国家的税收被其截流了大半,就连在‘西汉’时国家专营的盐铁生意,也是几乎完全被世家大族给瓜分了。因此,‘东汉’自立国以来,中央朝廷在财政上便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但与‘东汉’不同,‘季汉’早在立国之前,刘禅便一直在着力于打压肢解世家大族,盐铁生意更是早已被重新收归了国有。加之如今实行的‘荫佃制’,又从世家大族手中解放出了数量庞大的隐户,在掌握了大量自耕农的基础上,国家的财政收入自然便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章武元年之时,‘季汉’与曹魏朝廷所掌控的人口数量还不相上下,都是四百余万。但三年过后的此时,‘季汉’朝廷所掌控的人口却是已经达到了一千两百多万,足足达到了曹魏的三倍。可以说,如今的‘季汉’与曹魏,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上,却是早已经拉开了巨大的鸿沟。因此,在得知章武三年的财政收入已经和光武帝时期不相上下后,一众处于朝廷决策层的大佬们自然也就想到要‘建功立业’了。“卿等先勿激动,这只是今年的‘毛收入’,今年的各项支出还没减去呢,说不定到最后,还得和去年一样倒贴也说不定呢,哈哈!”不同于众人的激动,对于这个看似庞大的数字,刘禅这个太子爷却是显得要淡定了许多。毕竟四十亿看似数字庞大,但别忘了,那四十亿的单位是‘钱’,而不是缗、两。若是折合成的缗、两来算,也不过就是四百万缗或是四百万两而已,却是并不算多。因此,就在殿内众人激动不已之时,刘禅却是不禁给众人泼起了冷水降起温来。“呃,这……殿下提醒得是,倒是臣等有些忘形了!”冷不丁的听到刘禅泼来的冷水,原本正激动的众人也是瞬间反应了过来,朝廷的收入虽然赶上了光武年间,但在开支方面也是同样庞大啊。且不说用于民生的各项基建,单是朝廷那近三十万的战兵,每年单是军饷开支就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更何况除了这些战兵外,各地还有着近三十万的郡国兵呢。虽然郡国兵在军饷上比战兵少了一半,但别忘了,军饷只是军费开支中的小头而已。“启禀陛下,章武三年兵部所报销各项军费开支,共计十四亿八千万钱,较之章武三年增加了四亿钱;另工部所报销之水利、土木兴修共计六亿钱;各州郡官学、国子监报销四亿钱;官吏俸禄支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