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陆逊此篇书信虽是阿谀奉承之言,然却引经据典、文采斐然。端的是让人看得浑身舒坦,如沐春风啊!哈哈哈哈……”在刘禅那无语的表情中,再次诵读完一遍后,庞统这才意犹未尽的将书信又装进了信封筒之中。“哈哈,我说军师,那是人陆逊写给二叔的,你舒坦个什么劲儿!”看着庞统那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啥而泛着红光的黑脸,完全感受不到对方快乐所在的刘禅,却是忍不住开口揶揄起他来。“公子可知,陆逊为何要将这送与云长的书信让公子转交,且不密封?”没有理会刘禅的揶揄,在将手中信筒放下后,庞统却是面带考校的向他望了过来。“不就一……呃,不就拾曹操抹书间韩遂牙慧,想要行离间之计吗?”被庞统这么一问,原本还没当回事儿的刘禅,此刻却是瞬间反应了过来。原来,就在之前,刚刚上任陆口的陆逊,在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准备了丰厚的礼物来江陵‘拜码头’。只不过,与原剧情不同的是,这一次,陆逊拜的却不是二爷,而是刘禅这个刘备集团的少主兼荆州之主。当然,二爷这个董督荆州军事的二把手,陆逊也没有忘记,留下了这封不知是故意还是忘了密封的祝贺信让刘禅转交。但是现在听庞统这么一问,很显然,这就是陆逊故意为之的。“哈哈,公子英明!只是不知公子看了此信,就不曾有些什么别的想法?”看到刘禅那一脸不屑的表情,虚假至极的拍了句马屁后,庞统却是再次向他望了过来。“陆逊不过枉做小人矣,本公子与二叔又非那韩遂马……孟起。既然知晓此乃挑拨离间之计,又岂会有什么想法?”开玩笑,二爷虽然心高气傲,但却是千古忠义的标杆人物。而自己虽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好歹也是有着‘预知’能力的穿越者,怎么可能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所以,面对庞统的询问,以为对方是担心自己中计的刘禅,想都没想便理所当然的摇起了头来。“呵呵,公子误会了,统并非此意。只是既然公子先前曾说‘演戏’,那何不借此机会……”见刘禅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庞统却是不禁摇了摇头,开口为其解释了起来。……“公子不可!圣人有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战场之上敌情瞬息万变,公子岂可以千金之躯冒此风险?且公子年未弱冠……”州牧府内,当听到刘禅要亲自领军北上支援二爷之后,治中从事潘濬顿时不由得一脸坚决的反对起来。为此,他甚至不惜将荆州文武刻意忘却的刘禅年龄之事都搬了出来。原来,借着之前陆逊那道挑拨的书信,庞统却是提出了一个顺势而为的计策,那就是让刘禅佯做忌惮二爷,亲自领军出征,从而以此来反诈陆逊和江东将领。其实说起来,对于熟知剧情和孙权性子的刘禅来说,庞统这个计策倒是显得有些多余了。但早就想着体验一把古代军旅生活,或者说是率领千军万马装十三的他,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当即便答应了下来。只不过,当他借着关平回来搬援兵的机会说出这事儿后,没想到却是遭到了潘濬等一众留守荆州文武的强烈反对。“潘治中多虑了,有二叔和诸位将军在,数万大军莫非还保护不了本公子?且父亲此刻尚亲冒矢石于沙场征战,身为人子又岂能落后?”面对潘濬等人的反对,刘禅却是轻轻松松的便找到了反驳之语。毕竟这是铁血铮铮的大汉,而不是后世皇帝都只能被圈养在京城的宋明时代。“至于年未弱冠,哈哈,潘治中莫非忘了,本公子尚于襁褓中时便已然‘征战’沙场之事了?”末了,借着潘濬拿自己年龄说事的由头,刘禅更是‘恬不知耻’的给自己弄了一个襁褓之年便‘征战沙场’的耀眼光环来。“呃,这……子方,你身为公子舅父,就不知道为公子的安危着想?”面对刘禅这先是拉二爷和全军将士背书,后又扯出了孝道问题和襁褓之年征战沙场的‘无赖’行径,被噎得哑口无言的潘濬,到最后只好把求助的目光看各了糜芳这个刘禅的便宜舅父身上。“承明兄,吾倒是以为,让少主跟着去战场见识见识也好!”让潘濬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求助,糜芳这个当舅父的竟然‘叛变’了。“子方你……”“承明兄,如今乃是乱世,处处皆为战场,哪怕如‘江陵’也不例外……”看着还欲开口的潘濬,糜芳却是意味深长的着重强调了‘江陵’二字。“呃,子方所言甚是,那便依公子所言……”听到糜芳隐晦的提醒,潘濬这才想了起来,在刘禅的‘大战’计划中,糜芳可是要携江陵‘投降’的。所以,现在借着刘禅要‘亲征’的机会名正言顺的将其送出江陵,倒也是最为稳妥安全的办法了。因此不用说,继糜芳‘叛变’之后,紧接着潘濬也是跟着‘叛变’了。而没了潘濬这个大佬领头,其它的荆州文武此时又还能说什么?“哈哈,既然诸位都没意见,那此事便就此定下了。明日本公子就率大军一万,北上支援二汉,早日克敌,复我荆州之土!”第108章“祝公子马到功成,一战全功!”江陵城北,得知刘禅这个大汉最年轻的州牧要亲自领军出征,除了潘濬、糜芳等一众荆州留守文武外,整个江陵城的百姓也是全都自发赶了过来,盛情相送。“诸位父老乡亲,就等着本公子凯旋而归的消息吧,哈哈哈哈!”肩负着一众荆州百姓的盛情,刚学会骑马没多久的刘禅双腿只微微一磕,随即便在同样刚刚成年不久的赤骝驮载下,化作一团赤红的烈焰平稳轻快的飙射而出。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初,就关平亲自回江陵请求援兵的第三天,身为荆州之主、大汉最年轻的州牧刘禅,在只给江陵、公安各自留下了两千余人的兵力后,领着荆州‘最后’的一批机动兵力一万余人匆匆离城而去,准备前去‘驰援’正与于禁对峙的二爷。……“今日天色已晚,将士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行军也辛苦了……传令全军,今夜就于麦城宿营!”江陵以北五十余里的地方,日头才刚刚偏西,前不久在江陵城外还一副意见风发模样的刘禅,此刻却是打着体恤士卒的名头,下达了于麦城宿营的命令。“少主,如今日头方斜,气温也已逐渐转凉,不如再趁夜……”听到刘禅这于麦城扎营的命令,巴得赶紧返回樊城参战的关平,此刻却是还想趁着夜色将临时再赶一段路。“兄长勿急,仗还有得打,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今日就先于麦城宿营一晚再说……”摇了摇头,在关平这个大舅哥那迫切不已的眼神中,刘禅却已是率先纵马朝着麦城奔了过去。麦城,位于沮漳二水之间,传为春秋时楚昭王所筑。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伐楚之时,为攻破此城,曾做过于其左右筑驴、磨两城这种‘封建迷信’之事,故有‘东驴西磨,麦城自破’的谚语。但令麦城真正名声鹊起的却不是楚昭王,也不是筑驴、磨二城的伍子胥,而是原历史上兵败于此的二爷。只不过,如今二爷还是那个二爷,但荆州在刘禅的经营下,却早已不是原来那个荆州了。所以,麦城也就注定了只能继续默默无闻的平凡下去,不会再有机会贡献出‘关公走麦城’的谚语了。……“军师以为,大军就驻扎于麦城如何?”被刘禅‘霸占’的麦城县衙内,打着驰援二爷名头亲征出兵的刘禅,此刻却是做出了驻兵麦城的决定。“麦城距离江陵只五十余里,以我荆州军之能,急行军不过半日便能赶回,倒是驻军的好地方……”对于刘禅的这个决定,一旁做亲卫打扮的庞统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毕竟此次出兵,虽然名义上是驰援樊城的二爷,但真正的目的却是急欲咬钩入网的江东水鱼。“只是此地距江陵太近,不知公子可曾想过,这大军该如何隐藏行踪?万一届时为江东细作所察觉……”末了,在肯定了刘禅的提议后,庞统却是又带着考校的意味望向他望了过来。“哈哈,此事易耳!当初董卓在洛阳能够夜出昼入,咱依样画葫芦,来个昼出夜入即可!”听到庞统这带着考校意味的询问,刘禅却是轻而易举的便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少主,如今日已西沉,将士们也早已经养足了精神,是时候出发了!”麦城以北二十余里的一处密林中,眼看天际间那最后一缕赤红如血的残阳也已逝去,心急回樊城的关平,此刻却是再也等不及了,当即便找到正靠着一颗大树呼呼大睡的刘禅便摇了起来。没办法,一大早大张旗鼓从麦城出发后,大军只不过慢吞吞走了二十余里,刘禅便再次以天气太过酷热为由下令全军休息,说是要等傍晚天凉后再走。但现在却是天都黑了也没等来起程的命令,他不着急才怪了。“哈哈,没想到这一觉竟是睡到了这个时候!”被关平摇醒的刘禅一边伸着懒腰,一边抬头望向了天际间那已经缓缓升起的半轮明月。“呵呵,天色尚早,公子如今正值嗜睡之龄,再多睡一阵亦无防!”在关平那心急不已的表情中,之前同样于树下假寐的庞统,此刻却是睁着眼睛说起了天色尚早的瞎话。“我说军师,这眼看就要月上中天,哪里就早了?”看着月光下庞统那一脸‘谄媚’的笑容,关平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哈哈,兄长勿急,此地距麦城不过二十余里,赶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麦……麦城?我说妹夫,是为兄听错了还是你睡糊涂了?樊城在北面,我们回麦城做甚……”听到刘禅说要去麦城,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关平便一脸疑惑的向他望了过来,连之前的‘少主’称呼都换成了‘妹夫’。“哈哈,兄长没听错,小弟也没睡糊涂,咱们就是回麦城!”看着关平那一脸疑惑的表情,刘禅却是再次大笑着肯定了自己刚才所说。“那咱们不驰援父亲了?”得到刘禅的确认后,关平却是不禁有些懵逼了。“兄长也太小看二叔了吧,以二叔手中的兵力,对付于禁区区三万新老参办的兵卒,哪需要咱们相援?”在关平那一脸懵逼的表情中,刘禅却是一脸戏谑的向他望了过来。“呃,那……这……”听到刘禅这么一说,本就对二爷此次非要让他回来要援兵不解的关平,此刻却是更加疑惑了。“传令,命所有将士人衔枚、马缚口,半个时辰后即刻回转麦城,不得声张!”就在关平还在一脸懵逼疑惑之时,刘禅却是已经下达了悄悄回转麦城的命令。至此,在吕蒙陆逊的密切‘配合’下,刘禅针对江东水鱼的大网已经全面张好,就等着对方正式入网了!“公子,眼下江陵这边已经万事俱备,也是时候让宛城那边发动起来,配合云长收网了!”就在刘禅刚刚下达完回军麦城的命令后,庞统却是在关平那仍一脸懵逼疑惑的表情中,再次开口,提醒起了让二爷收网的事来。第109章“兄弟,眼下咱们该如何是好?若是天亮前仍无公子的命令传来,那可就晚了……”就在庞统提议刘禅让宛城发动以配合二爷收网之时,数百之里外的南阳郡治所宛城,作为宛城守将,同时也是宛城天网首领的侯音、卫开二人此刻也正是在为此事头疼为难呢。原来,就在刚才,二人却是接到了太守东里衮让其二人明日出兵陆浑、郏县一带剿匪的命令。说起来,因为孙狼等天网暗卫的推波助澜,陆浑、郏县一带的盗匪可是比原历史上厉害多了。特别是在曹仁被迫收回剿匪大军后,如今从洛阳、许都一带发往汉中的军粮,已经多次受遭到了他们的劫掠与焚毁,搞得正在汉中与刘备对峙鏖战的曹操都不得不开始在关中就地征粮了。但多年战乱下来,关中地区本就贫瘠,又能征到多少军粮?所以为保汉中军粮,曹操却是不得不让本就兵力不足的宛城也出兵帮忙剿匪以护粮道了。而侯音、卫开二人作为宛城的守将,这‘剿匪’的任务自然是责无旁贷。原本两人还想以保护宛城的安全为由留下一人驻守的,但奈何因为眼下于禁已率大军进驻了樊城的原因,这个建议也被东里衮给否定了。因此,眼下二人对于是按照刘禅先前的吩咐死等起事的命令,还是违反命令‘擅自’起事犹豫了起来。“侯兄,公子先前交待我等不可擅自起事,必是担心曹兵来援时我等不敌之故……然此时已非时机合适与否的问题,若是我等仍然死等公子命令不知变通,届时我等已不在城中,又如何能够执行公子的命令?”一阵头疼后,卫开却是把心一横,也顾不得刘禅先前特意交待的‘若无命令,不许擅自起事’的命令了。“兄弟你的意思是?”“我等可以明日一大早需出城剿匪之名,今夜聚兵提前发动,一举拿下宛城后再火速报与公子知晓!”看着还有些犹豫不定的侯音,已经说服了自己的卫开,此刻却是一脸坚毅的下定了违反刘禅命令‘擅自’起事的决心。“兄弟说得不错,若是到时候你我皆不在城中,那还如何起事?此事就这么办了,若是公子到时候怪罪,咱兄弟一起承担便是!”想到若不违反刘禅命令,天一亮就得领军出发,到最后侯音也是下定了决心。……“诛杀曹贼,兴复大汉!诛杀曹贼,兴复大汉……”三更时分,正是人睡眠正酣之时,然而原本应该寂静如水的南阳郡治所宛城,此时伴随着点点如同繁星的火光在城内各处越来越多的有序冒起,声势震天的‘杀贼兴汉’声也是随之响起,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宛城。不同于当日耿纪、韦晃等人在许都起事时混乱无章,这一次,整个宛城内,虽然杀声震天,但却毫无乱像。无数条由火把组成的火龙,却是秩序井然的各自游走穿梭于座座里坊之间,擒拿斩杀着那些死忠于曹魏的官员士人,整个过程显得那叫一个轻松。没办法,身为大汉五都之一、光武皇帝的龙兴之地,南阳的‘群众基础’实在是太好了。加之曹操在南阳的徭役赋税太过沉重,又有着刘禅这个熟悉剧情的穿越者提前数年安排,如今的宛城实际上早就被侯音、卫开为首的天网暗中掌控了关键之处。因此,这场起义与其说是起义,倒不如说是游行或是‘肃反’更为贴切。……“大胆侯音卫开,尔等不思回报魏王大恩竟敢造反,难道就不怕将来遭灭族之祸吗!”太守府院墙之上,看着率兵将太守府团团包围的侯音卫开,一脸阴沉的东里衮顿时忍不住高声呵斥起二人来。与原历史上逃出城十余里后才被抓回来不同,这一次别说逃出城了,就连太守府东里衮都未能逃出去。“呵呵,造反?东里衮,亏你也是我大汉官员,莫非忘了高皇帝当年刑白马所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如今曹操以外姓僭位称王建国,到底是何人造反?”面对东里衮的呵斥,一声不屑的冷笑之后,卫开却是随即以曹操僭位称王的造反事实反过来呵斥起他来。“你……”听到卫开这实事求是的反驳与斥责,一时之间东里衮却是根本找不出半点儿反驳的话来。“东里衮,南阳乃是我大汉光武皇帝龙兴之地,我南阳百姓官民生是大汉之民,死乃大汉之魂……如今就看你是愿做大汉之民还是……”看着哑口无言的东里衮,随着卫开大手一挥,无数把弓弩顿时便瞄向了院墙之上。……“宛城从此又为大汉之城,我等亦能真正做大汉之民矣!”一大早,看着城头上那重新飘扬的刘字大旗,不少宛城百姓官吏顿时忍不住高声欢呼感慨起来。说起来,宛城百姓能有如此高的‘觉悟’,除了因为南阳乃光武帝龙兴之地这个先天因素外,耿纪韦晃等人的功劳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宣教司刚刚草创不久,但有着一颗为大汉发光发热的忠心,再加之刘禅所给出的那些点子和天网的暗中支持,几个月下来,江陵附近孙、曹两家所控制的荆州之地上,身为大汉子民的自豪感却是在百姓心中再度与日俱增起来。可以说,这一次侯音、卫开二人发起的起义,那可是几乎真正得到了所有宛城官吏和百姓的支持,乃是真正的人心所向!当然,这也与侯音、卫开二人按照之前刘禅所做的指示,向宛城百姓开仓放粮和宣布减免赋税口算有着很大的原因。“侯兄,眼下宛城已经反正,何不趁着民心可用,再将附近城池一同拿下,以为犄角?”看着城中那些欢呼不已的百姓,在向刘禅发出已经提前夺取宛城的密报后,卫开却是随即又将眼光放了宛城周围的几座城池之上。第110章“启禀君侯,于禁忽将大营移至樊城以北十里处,却是不知有何图谋!”这天,荆州军大营帅帐内,原本正拿着本《春秋》悠闲品读的二爷,却是忽然接到了于禁将大营移走的消息。“移营?走,待吾前去看看!”听到斥候的禀报,心中疑惑的二爷也是不禁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快步走出了大帐。……“汝可知此地是何地名?”樊城以北一处高坡上,看着数里之外那处曹军正忙着扎营的山谷,二爷不禁转头看向了身后的向导。“回君侯,此处山谷名为罾口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