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荆州那边的棋子安插之事做得如何了?”魏王宫内,‘审理’完此次百官救火案后,怒气总算是宣泄得差不多的曹操,却是随即又召来了贾诩,询问起了许久未曾过问的‘棋子’之事。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通过从耿纪等人所使用的甲胄、还有救走他们的重骑兵,明确知道了此事背后有荆州出手后,以曹操的性子,怎么可能不报复而吃哑巴亏?“大王,棋子已经调教完毕,只待时机一到便可落子……”“嗯?这棋子文和至今仍未下出?”听到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这棋子还没有下出去,曹操顿时不由得眉头一皱。要知道,从他当初下令安插棋子到刘禅身边到现在,可是已经过了一年多将近两年了。“大王,此事事关重大,一来棋子需要调教,二来也一直没有寻到适合的时机……不过现今倒是有一良机,然下臣不敢擅自作主,还请大王示下。”见曹操面带不悦,贾诩先是向其解释了这棋子调教的重要性,随后又赶紧为这‘落子’的事做了汇报。“嗯,文和此言倒也颇有道理,只是不知这良机是?”虽然曹操有多疑狡诈的一面,但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所以在听到贾诩的解释后,原来不悦的神情也是很快便收了起来,“大王,下臣刷刚刚收到密报,金袆、韦晃家眷此刻还隐匿于许都并未离开……”见曹操脸色由阴转睛,贾诩赶紧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文和之意是要让孤放过金袆、韦晃之家眷,借他们之手将棋子送到荆州?”听到贾诩所说的时机,刚刚才面色转睛的曹操,此刻却是再次皱起了眉头。“大王,逆贼耿纪家眷已经伏诛,王长史泉下有知,亦无憾矣!”看着曹操再次皱起的眉头,贾诩却是话锋一转,提起了王必和耿纪被杀的家眷来。第90章“公子,刚刚接到消息,子龙一行人已过新野,想必用不了几日即可返回江陵矣!”就在贾诩以耿纪家眷已经伏诛为由,劝说曹操放过韦晃、金袆家眷,以便借其手将‘棋子’安插到刘禅身边时,江陵城内,庞统也是带着一道刚刚译好的密报兴匆匆送了过来。“好啊,云叔这一走就是几个月,现在总算是要回来了!”听到赵云已过新野,刘禅一直有些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哈哈,子龙昔日携带公子单枪匹马尚能于万军之中七进七出,如今还有相助之人,公子何必担心……”看到刘禅在听到赵云已过新野即将归来后终于放心的表情时,庞统也是不禁有些羡慕起了赵云和刘禅的关系来。只不过,羡慕归羡慕,这种关系旁人却是复制不来的。谁叫刘禅就是赵云从长坂乱军中救出来的呢。再加上赵云本身的品德与性格也是堪称完美,就算不考虑自己这具肉身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有着后世灵魂的刘禅也同样会对其信任有加。“那不一样,昔日长坂坡之战时,云叔虽要面对万千敌军,但其所面对的情况却是要单纯得多。而这次不但要深入敌巢抢人,而且还要一路护送耿纪他们横穿曹操治下……”没有计较庞统那略带些酸味儿的笑声,刘禅却是不禁摇头感慨起来。原来,先前在许都率领神秘重骑闯城接应救助耿纪的蒙面首领,便是赵云这个天网的右都护和无当飞军的统领。至于其它那些重骑成员,则是赵云这几年训练出来的天网‘暗卫’中的一部分。说起来,虽然天网的统领是刘禅自己,但真正的主事之人却是庞统与赵云两人。只不过,与老爹刘备手中的军议司左右都护在各方面都互相制衡不同,分任天网左右都护的庞统与赵云,虽然在职权上也有着许多交叠的地方,但双方更多的却是各有偏重。庞统主要负责的是天网的架构与情报打探、筛选与处理,而赵云则是更偏重于天网中的武力保障部分,充分发挥了二人各自的长处。因此,当知道这一次要深入虎穴从许都抢人后,早就在武陵郡深山里憋坏了的赵云哪会放过这个机会。在将军中之事交予沙摩诃这个副将之后,当即便领着部分暗卫潜入了曹操治下。“公子,如今子龙已过新野,自是不必担心。反倒是耿纪、韦晃等人,不知公子可曾想过如何安置之事?”就在刘禅还在为赵云这一次深入敌巢的行动感慨之时,顺着他的话,庞统却是转而提醒起他对耿纪一行人的安置事谊来。毕竟几人都是护汉的忠臣,人救出来了也不可能就这么不管不是。“如何安置,那不知军师有何高见?”听到庞统的询问,心里早已有了主意的刘禅却是并未直接回答,反而是转头向他这个提出问题的人望了过去。“公子,耿纪等人虽对大汉忠心不二,然却空有扶天之心,并无扶天之才。因此,统以为不如将其送往成都,由主公斟酌安排便是……”听到刘禅的询问,庞统也不藏着揶着,随即便说出了自己对耿纪等人的看法与建议。没办法,除了对大汉的忠心之外,就耿纪等人那点儿本事,又哪会被庞统这个向来自负的‘凤雏’看在眼里。更何况,这些人本身官职就不低,而刘禅虽然是刘备集团的少主,但本身官职现在也不过是个州牧而已。所以若是将他们留在荆州,却是反而不好安排。因此,在庞统看来,安置这些人最好的办法那便是将他们送往成都,高高供起。“军师,正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耿纪等人虽然才能不足,然毕竟是抗曹义士,忠心可嘉。眼下父亲又已亲往汉中督战,若是现在将其送往成都,却是难免有让人觉得我等有轻视之嫌。如此一来,之前的一番忙活不是白费了吗?”面对庞统所说将耿纪等人送往成都的提议,刘禅却是不禁微笑着摇了摇头,说出了与庞统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即便他没有出众的能力,也要把他当成典范树立起来,以为世人榜样。而耿纪等人虽然说不上在道德品质上有多高尚,但起码在抗曹保汉这件事上却是一面难得的旗帜。所以,本着一张厕纸都有其用途的原则,刘禅又怎么可能这么浪费,将其送往成都养老?“呃,‘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公子此言精辟!那不知公子具体打算……”听到刘禅这句简洁的用人原则总结,原本以为他救耿纪等人只是纯粹为了给曹操添堵的庞统,此刻也是不不由得眼前一亮,随后却是有些疑惑的向刘禅望了过来。“呵呵,不知军师可曾记得当初那篇让曹操头风顿愈的檄文之事?”在庞统那有些疑惑的眼神中,刘禅却是有些风马牛不及的提起了建安五年袁曹相争时,陈琳代袁绍写的那道讨伐曹操的檄文来。“呃,伐曹檄文?公子,陈琳只有一个,并非人人能学。耿纪、韦晃等虽为文人,然文采方面比起陈琳来,怕是颇有不如吧?”虽然刘禅的话题转变得有些突兀,但早已习惯了他说话方式的庞统,只是是稍一愣神,便大概弄明白了他的意思。只不过,如同之前对耿纪等人能力的否定一样,对于这几人的文采,庞统也仍是极不看好的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哈哈,军师有所误会,檄文之事小子只是打一个比方而已,并非是真打算让耿纪等人学陈琳写檄文跟曹操打口水仗。”面对庞统的质疑,刘禅却是有些不屑的摇了摇头。“在小子看来,檄文不过是耍耍嘴皮子而已。传檄而定的事情,自古以来成功的又能有几例?且那些靠檄文‘定’下的事情,军师以为又真的只是因为区区几道檄文的原因么?”末了,在庞统那一脸好奇的眼神中,刘禅却是随即又一脸不屑、前后矛盾的贬低起了他自己刚刚提出来的檄文之事来。“呃,听公子如此一说,倒是真让统有些糊涂了,还请公子指教!”原本认为已经弄明白刘禅想法的庞统,在面对刘禅这前后矛盾的言词时,即便他是与诸葛大神相提并论的风雏,此刻也仍是不免有些懵逼了起来,搞不清楚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91章“哈哈,这檄文虽有凝聚士气与攻心之效,但那只不过是临时作来给士人官员所看。所以在小子看来,却是还不够,远远不够!”看着连堂堂‘龙凤组合’中的凤雏都被自己‘忽悠’得有些糊涂了,心中暗自有些小得意的刘禅,此刻也是不禁一脸豪气的开口笑了起来。“哦?如此说来,公子可是又有了新的想法?那不知公子想要……”看着刘禅所展现出来的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豪迈气势,庞统却是仿佛再一次回到了当初刘禅刚刚从江东回来时,在他的‘择主’考校下为大汉‘开方治病’时的情景来。“小子先前曾听鲁子敬说过一句话,叫‘国之兴亡,在肉食者’。此话虽然有理,然格局却是小了些。小子却更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为在理……而我堂堂大汉,便是这天下!本公子要让所有大汉子民都清楚,能够身为大汉子民是何等的荣耀;本公子要让所有大汉子民都明白,为了这份荣耀,我大汉必须再次复兴!”在庞统那有些失神的表情中,刘禅却是随即又给出了一个浅显易懂,且更为宏伟、更为让人热血沸腾的目标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大汉便是这天下……公子之志真威武也!”面对刘禅这极具蛊惑人心的煽动,即便是庞统这样的一流顶级智者,此时也同样是忍不住满脸的激动之色。“公子壮志天下无人能及,然这与留下耿纪等人又有何关联?”毕竟是一流的智者,只片刻时间,激动过后恢复了冷静的庞统,却是对于刘禅定下的这个宏伟目标,与耿纪等人有何关联更加的不解了。毕竟在他看来,如此宏伟、庞大的目标任务,自然是要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胜任。而耿纪几人虽说忠心不差,但实际上却不过是资质平平之辈,其才能又岂能胜任得了如此重任?“呵呵,军师莫非忘了,小子方才可是说过,要让所有大汉子民都明白我大汉的荣耀以及大汉复兴的必要。大汉的子民可不单是那些士人与官僚,大汉也不单是士人与官僚的大汉,更是所有汉人的大汉……”“耿纪几人的能力虽然并不出众,然其忠于大汉之心却是毋庸置疑,有了这份忠于大汉之心便已足够。且本公子打算让他们做的事情,只是针对普通百姓的宣传而已,要的只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并非什么高难度之事……”虽然对于‘国家兴亡,在于肉食者’的说法刘禅也十分认同,但国家毕竟是国家,比起大汉这个‘天下’来,其格局却还是显得有些不足的。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却是更让他向往。因此,与这个时代大多数当权者不同的是,刘禅却是并未将这‘民心’放在那些士人官僚身上,而是将这‘民心’的争取放在了占绝大多数的‘匹夫’身上。“针对百姓的宣传?不知公子所说的‘宣传’是指……”听到刘禅嘴里又蹦出来的新词,庞统却是有些不确定的望了过来。“宣传者,宣扬、传颂也!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大汉自然也需要广为宣传,特别是昔日那些光辉事迹。当年强秦一统六国后,为何只二世便亡国?小子以为,除了秦法的苛刻之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始皇帝没能做好这宣传之事,没能让天下所有百姓认清大秦,没能让天下百姓对大秦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了更为直观形象的跟庞统解释这‘宣传’的重要性,刘禅却是心中一动,‘借鉴’起了后世那些键盘侠们对于大秦灭亡的原因分析之一来说事儿。“军师以为,我大汉先前之所以能够在被王莽篡位后再次复兴,真的只是因为光武皇帝的雄才大略吗?在小子看来,光武皇帝的雄才大略虽然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一点却是因为彼时绝大多数的百姓皆心怀大汉的原因……”既然举了大秦这个反面例子,那‘东汉’复兴这个正面例子,那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但如今,虽然百姓仍知自己是汉人,但对于这个身份却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时间太久之下,却是早已忘却了这‘汉人’称呼的本源,也早已忘了属于我汉人的荣耀……”“而今我们要做的,便是重新唤起他们心中身为汉人的那份骄傲,唤起他们对大汉的重新认同……所以只要做好了这宣传之事,届时天下百姓皆心怀大汉,又何愁大汉不能真正的复兴?”到最后,在引用了大秦与‘东汉’这正反两个例子后,刘禅随即又对这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来了一个总结。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想要再次兴复大汉,并让其长久雄视屹立于这世间,除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等‘硬实力’作为保保障外,作为‘软实力’的宣传工作或者说是民心争取工作,那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在争取民心这方面,有着后世华夏重新崛起的例子作参考,他就是想不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不管这走‘群众路线’的路子在这个时代有用没用,本着‘有枣没枣先捅一杆子’的原则,刘禅怎么着也是要试一试的。反正他现在的一切都是‘捡’来的,即便失败了,大不了再穿越一次呗。“公子之高瞻远瞩,统佩服之至!”被刘禅这要理论有理论,要例子有例子的一番剖析‘洗脑’轰炸后,本就对于刘禅打压士族之事持支持态度的庞统,这下对于他将耿人留下来的事情自然是不会再有不同的意见。至此,就在耿纪一行人尚未到达荆州之际,刘禅却是早早的做好了‘压榨’其剩余价值,从而让他们继续为大汉发光发热的具体安排,只等其送货上门了。第92章“公子,我等虽才具不足,但也愿为大汉继续尽忠。公子若有能用得上我等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江陵城州牧府内,刚刚抵达荆州没几天的耿纪等人,却是委婉的向刘禅表达了继续为大汉发光发热的意愿。建安二十三年二月底,在赵云和天网暗卫的护送下,原著中此时早已被曹操杀害的耿纪、韦晃等五位大汉节臣,这一次因为刘禅的出手干预,却是逃脱了原本的结局,平安来到了荆州。“耿少府过谦了,诸位乃我大汉之脊梁,何言才具不足?”赶紧起身扶起行礼的几人,刘禅上下嘴皮一碰,便将一个‘大汉脊梁’的高帽子戴到了几人头上。“其实说起来,小子倒也有一件事关我大汉万世基业的大事想要托付给诸位。只是见诸位一路奔波,这才……”在给几人戴上了‘大汉脊梁’的高帽子后,事实上早在几人抵达荆州前便已经做好了安排的刘禅,此时却是露出了有些为难与愧疚的表情来。“公子,我等身为汉臣,理当为大汉鞠躬尽瘁。区区劳顿又算得了什么,还请公子尽管吩咐便是!”听到事关大汉‘万世’基业,几人顿时不由得一阵激动。特别是耿纪与金袆,那更是激动得胡须直颤。“呵呵,既然诸位如此盛情,那小子也就不客气了。是这样,小子想要设立一宣教司,专司向天下百姓宣传、教化我大汉之荣耀……”眼见这铺垫之事做得差不多了,刘禅也就不再端着,随即便将自己的打算跟几人说了出来。“宣教司?向百姓宣传颂扬我大汉之荣耀?”听完刘禅这事关大汉基业的所谓‘大事’后,耿纪几人却是不禁有些疑惑与懵逼起来。“诸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我大汉便是这天下……若是全天下之百姓人皆清楚大汉的荣耀,人人心中皆以生在大汉为荣,我大汉兴复之日还会远么?”看着几人一脸懵逼的样子,刘禅随即便拿出了当初连庞统都被煽动得热血沸腾的‘蛊惑’之语,又给耿纪几人洗起了脑来。“让大汉百姓人人都以生在在为荣……公子英明啊。若真能如此,那我大汉兴复之日必将不远矣!”果然,如同当初的庞统一样,在彻底弄清楚这宣教司的职能之后,耿纪等人也是顿时忍不住热血沸腾了起来。“只是公子,我等虽有报效朝廷之心,然对于这宣传之事,却是毫无经验。若是因此而误了大汉复兴,我等百死莫赎啊……”激动归激动,但是等冷静下来过后,原本准备大展身手的耿纪几人,此时却是忍不住一脸尴尬与羞愧的向刘禅望了过来。没办法,这宣教之事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并无先例可循。所以本就不是什么大材的耿纪几人,虽有满腔热血,一时之间又哪里能有半点儿头绪?“呵呵,小子还以为是何事呢!不就是经验吗,谁人能够生来就有,做多了不就有了?诸位皆是心怀大汉的忠烈之臣,心中有大汉,自然不会出差错……”看向一脸尴尬与羞愧的几人,刘禅却是满不在乎的给几人打起了气来。“不过说起来,小子这里倒是正好有几个想法,几位也帮忙参详一下,看是否可行。”打气归打气,对于耿纪几人能力心知肚明的刘禅,倒也没有真的打算对此事就完全放任不管了,完全任由几人自己去揣摩。“公子过谦了,还请公子指点!”看着眼前带着一脸自信笑容的刘禅,不知不觉间,耿纪几人却是忘记了对方只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的事情,渐渐的把自己代入了刘禅属下的角色身份。“其实此事说起来倒也不算多复杂,甚至简单得很。所谓宣教,便如同哺育一般。无外乎就是以我大汉历代以来的光辉事迹为乳,化为‘精神食粮’哺育我大汉百姓,使其将‘大汉’的概念深深的刻印到他们的骨子里!”看向面前如同后世幼儿园乖宝宝一般,聚精会神听自己‘授课’的耿纪几人,化身‘园丁’的刘禅,上来便对这‘宣教’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总纲式概括。“而诸位要做的,便是找到并挑选出一些比较合适的方法手段,例如报……檄文、童谣、诗歌、说唱,甚至小说家的手段等等,将这何为大汉的概念植入他们心中。让他们以生在大汉为荣,以长在大汉为耀!”在列出了这‘宣教’的总纲之后,这‘宣教’的具体手段方法自然也是给出了例子。“至于这宣教的具体内容嘛,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高祖斩蛇起义之传奇、孝武帝征伐四方之霸气、宣帝故剑情深之长情、光武帝天降陨石之天命所归;又比如长平侯、冠军侯等人攻打匈奴,耿将军‘十三勇士归玉门’的事迹等等,这些通通皆可作为宣教司宣传的内容……”看着满脸激动之色、双眼放光,就差拿小本本记下来的耿纪、韦晃等人,说到兴起的刘禅,随即又是连具体的宣教内容都给列了一大串出来。“当然了,小子这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除了这些,只要是能够树立我大汉光辉形象、能够让老百姓心向大汉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宣教的内容。就比如昔日孝武帝化匈为汉,匈奴王子及其后人累世扶汉的忠臣事迹……”说到最后,感觉还有些不尽兴的刘禅,在看到金袆后,甚至将其老祖宗匈奴王子金日磾归汉的事迹都给搬了出来做例子。“公子谬赞了,在下虽有效法祖宗扶汉之心,却无祖宗扶汉之能,倒是让祖宗蒙羞了!”听到刘禅拿自己家族的事来举例子,金袆却是不由得一脸羞愧起来。“金先生过谦了,凡事岂可以成败论英雄?诸位身居贼巢之时尚能不顾自身安危保扶大汉,虽败犹荣!且如今诸位有用之躯尚在,重整旗鼓再战便是,又岂能就此拱手认输……”看到耿纪、韦晃和吉家兄弟此时的反应都与金袆一样,犹在为此次的许都起事耿耿于怀,刘禅当即不由得面色一正,随即便一脸郑重的给自己这刚刚成立的‘宣教司’成员打起气来。“多谢公子指点,吾等日后定当知耻而后勇,助公子扫除曹贼,再兴我惶惶天汉!”听到刘禅的打气之语,几人在相互对视了一眼后,随即也是一脸郑重的当着许下了‘助公子扫除曹贼,再兴惶惶天汉’的诺言。至此,日后对大汉乃至周边国家地区都影响深远的大汉宣教司,就这么在刘禅的支持下,被耿纪、韦晃、金袆、吉邈、吉穆五名资质才能并不出众的人组建运行了起来。第93章“夏侯司马,您看我们这车队都已经出去一半了,这要是剩一半出不去,这么多粮食布帛在城外实在是放心不下啊,麻烦您就给小的行个方便如何……”建安二十三年三月中旬,当日赵云率领天网暗卫突袭救走耿纪等人的许都南门处,看着眼前已经关了一半的城门,一名执事打扮的商贾赶紧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塞向了眼前的城门司马。“糜兰,你们糜氏商行也是经常进出许都的老熟人了,怎么如此不懂规矩?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辰了,若是误了关门的时辰谁担当得起……”迅速将对方递来的沉甸甸钱袋塞进怀里后,这名城门司马却是一脸佯怒的报怨起这名糜氏商行的执事来。“夏侯司马,小的也是没办法啊!前几日丞相又追加了一批酒精,要得又急……”在这名城门司马的质问声中,这名叫糜兰的商行执事赶紧一边拱手解释,一边熟练的揭开了身旁马车上的油布,主动接受检查。“算了算了,天都要黑了,这一车车检查下去城门还关不关,赶紧出城!”或许是因为那沉甸甸的钱袋,亦或是因为对方确实是老熟人了,总之,在瞥了一眼身旁这辆已经打开了油布的运货马车后,这名城门司马随即却是摆了摆手,阻止了在糜兰吩咐下正作势欲解开油布接受检查的其它车辆。“多谢夏侯司马,等回来时小的定给司马带上最好的美酒……”一边冲着这位收了钱的城门司马拱手道谢,糜兰赶紧招呼一众伙计将车辆往城外赶。“不要停留,连夜赶路,丞相还等着咱的酒精呢!”出城之后,在糜兰的大声吆喝下,近百辆满载粮食布帛的马车随即便趁着天际间最后的余辉,朝着荆州方向匆匆而去。“即刻传信邺城,棋子已经送出!另外,将那妇人也一并送回邺城好生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