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黑暗中,有好多人喊往锦安县跑,我就闷头往这边跑,那些妖兵没追上我于是,我就活了下来。”
说到这里,松羽突然擦了擦眼泪,愤怒道:“可到了锦安县才发现,锦安县的县令,根本就不作为!”
“粥厂简陋也无风墙,我们六日前来到这里,那时还有两万多人。才短短几日,就冻死了近千人。”
“而且锦安县的士绅豪强,一个个也都是缩头乌龟,我就没听说过这么怂的县这么多灾民,竟然才有两家出来赈灾!每日的灾粥,还那么少!”
最后,他缓和了语气道:“也就是明远大义,一个小小的私塾,竟也能出粮赈灾!”
松羽突然话音一转:“对了,不知先生私塾老师几何,名诲、样貌和特征怎样?我先记一下,待会儿拜访时也有个准备。”
苏问心想了一下,如果说这次的赈灾捐粮,都是自己一人捐赠。是不是有装逼的嫌疑?
这时,苏止戈插了一嘴道:“仲飞,如果你问私塾的老师,那么只有我老师一人,如果问童生,那么加上我,一共两位!”
松羽闻言笑了笑:“小哥说笑了,你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童生!”
说完,他又转头看着苏问心,问道:“明远,这次赈灾,你自掏腰包吗?可有世家资助?”
“无。”
“那你打算赈灾几日?”
“民散,粥去!”
苏问心话语声坚定无比。
松羽眼神一变,突然深吸一口气,加快步伐。
他走至道路前方,深深一拜:“明远大义,请受我一拜!”
“这一拜,即为我自己,也为城外那,近两万的小池百姓而拜!”
苏问心赶紧上前,扶起来他:“仲飞不必如此!文人之风骨,自当竭尽所能!”
松羽起身,这次却露出苦笑:
“什么文人风骨,分明是明远大善!”
说完,他看着苏问心叹气道:“要是世间文人都像明远这般,这世道也不会这么糟糕了。”
苏问心一愣。
“为什么这么说?”
“明远有所不知,当初小池兽潮来临时,小池文宫的人,明明事先知道了妖潮即将来袭,但面对满城无知百姓,他们连提醒都不带提醒的,跑的一个比一个快!”
“而到了锦安县,出粮赈灾时,也不见得有你们地方的文宫来牵头募捐”
“他们有何风骨之说?”
苏问心闻言也愣住了,确实啊,文宫的人,会怕张李两家吗?
显然不会。
说到底,也只是县级的顶级豪绅。
他们只是不想管罢了,毕竟灾难没有发生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