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骄阳伴我肖战白百何结局亲吻 > 第74章(第1页)

第74章(第1页)

  董玉秀笑道:“这是我参考了一些国外的时装自己设计的,你要是不嫌弃,回头我让人给洛川他们邮寄几套过去。”  骆江璟惊喜道:“你自己设计的?那可真厉害,比我从香江那边带回来的都要时髦呢。你既然说了,我可当真啦,还要麻烦你多给我一套一样的,我家里还有个小朋友,洛川每回都不肯自己穿新衣服,总要两个人一样呢。”  董玉秀笑着答应下来:“好。”  骆江璟一直目送车子离开,才返回疗养院。  而此时,小院里多了几位医护人员,正在给仰躺在床榻上的白老爷子输液,一旁的医生还在让白老伸出手臂,给他做着血压检查。老人见骆江璟回来,问她道:“人走了?”  骆江璟点头,目光带着担忧,她还未开口就被老人摆摆手打断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不碍事,就是见了长淮的家人,心情有些太过激动……唉。”  骆江璟站在一旁,看他检查,轻声劝道:“已经过去好些年了,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爸,这次查出的事真的不告诉她吗?我看她还在找。”  白老闭眼良久,哑声道:“算了,既然在找,就还抱着一丝希望,就不要告诉她了吧。”  七年前,白长淮出任务,由西南入藏。  那场事故之后,白家也找了许多年,一直想要把他接回来安葬,但始终都没有找到。也是今年夏天才查到一点消息,当年藏区那段工程有一小段是铁路和公路交错而过,那次工程爆炸,引起山石滚路,非常惨烈,铁路隧道里的人营救几日,勉强还找到一些,而与之交错路段同时进行工程的,还有隶属公路交通二总队的一支武警人员。  白家查访多日,带了一丝希望想要找到白长淮,只盼望他或许因最初营救被送去了另外的地方。  但得到的消息令人绝望。  那辆隶属二总队的武警工程车上,无一人生还。  车辆被巨石砸毁,而车上的人甚至都拼凑不起一具完整的尸体……  白老爷子会来琴岛市疗养,也是因为这件事受到打击。  老人身体本就有些病痛,苦寻多年,只得到这么一个消息,实在心里难过。  也因为如此,他才在犹豫良久之后,并未告诉董玉秀这件事——他实在说不出口,也不忍打破她的希望。  骆江璟站在一旁,并未多劝。  她也有自己在乎的爱人,换到自己身上,或许她也会宁可选择“不知情”。  或许,因为这一点渺茫的希望,可以支撑一个人走过很多难捱的时光。  *  车上。  董玉秀柔声问道:“子慕,你和爷爷都聊什么了?”  白子慕犹豫一下,还是先跟她道歉,“妈妈对不起,我不该看照片的……”  他们家里也有一本相册,有年中秋,他很想爸爸,翻出来看了下,妈妈看完哭了很久,第二天就住院了,眼睛更不好了。  他觉得看了照片,像是做了不好的事。  董玉秀抱着他,亲了亲他发顶,安抚道:“没事的,妈妈不会再生病,子慕不怕。”  白子慕跟她很亲,所以不愿撒谎欺骗对方,董玉秀问,他就都说了,还拿出了白老送给他的那张照片。  车子里光线暗,董玉秀拿照片的手微微发抖,戴着眼镜凑近了也无法端详清楚,含着泪笑道:“哎,妈妈这双眼睛不中用,看不清啦……子慕,你帮妈妈多看一些,也帮妈妈一块记住爸爸的样子。等以后见到他的时候,要是妈妈看不到,你帮妈妈认出他来,好不好?”  “好。”第122章彩珠发圈  董玉秀没有拿走那张照片,只是让白子慕自己收着。  她坐在车上一路沉默,没再说什么。  等回到了酒店,休息了片刻,才略微褪去了脸上的疲惫。  金穗下午来找,还带来了骆江璟那边送来的一些东西。  “玉秀姐,这这骆总让人送来的一份工装制服相关合同,还有几本面料手册,以及一些沪市货商的联系方式。”金穗把东西拿给董玉秀,这些里面,合同并不是最值钱的,反而是那份和面料手册装订在一起的货商联系方式最为贵重,相当于骆江璟送了她们沪市几家源头供货厂子的渠道。  董玉秀的制衣厂做了几年,在北方小有名气,她接下来确实想打通南方部分市场,骆江璟送来的这份大礼,实在是周到又及时。  东昌制衣厂的牛仔布料主要从琴岛市购入,这里靠海,做外贸的也多,布料实惠价格也相对便宜,董玉秀这次让金穗来,除了采购平时所需要的牛仔布料,同时也是想打探一下最新的女装行情,现在有了沪市的渠道,倒是可以直接去沪市看一看。  董玉秀略想了一下,就对金穗道:“琴岛市这几家的布料价格谈下来没有?”  金穗摇头道:“没有,对方价格咬得很紧,一直没有松口。”  董玉秀道:“那就先不要谈了,把人手叫回来,另外告诉司机,明天一早就动身送我们去一趟沪市……”她说的时候把面料手册放回去,这册子上贴了许多小片的布料样品,十分沉重,压在桌上把金穗带来的另外一册样品书打翻,落在了地上,有零碎的小物品滚了出来。  白子慕弯腰去捡,掉出来的是一些玻璃彩球,还有几枚镶嵌了碎钻的小蝴蝶,阳光照射下来,在他手心闪闪发光,看着很漂亮。  金穗过来把那一册辅料样品书捡起来,瞧见白子慕一直看那些,就抽了其中一张纸板给他,笑道:“这是咱们制衣厂新定制的一批扣子,好看吗?喜欢的话这些都留给你玩儿。”  白子慕接过来,那一纸板都是各式各样的小蝴蝶,镶嵌了各种水钻,像是小宝石一样。他伸手摸了一下,又抬头问道:“穗子姐姐,这个小蝴蝶多少钱一个?”  金穗想了想,道:“8分钱左右吧,怎么了?”  “这个彩色的玻璃珠也是吗?”  “这个要便宜,彩珠是玻璃做的,不到一半的价格呢!”  白子慕拿着它,看了看,在背面找到一处很隐蔽的小孔,因为是要缝制在衣服上的,因此做了开孔。而另外的玻璃珠则要方便许多,开孔要大一点,完全可以放入最细的一根皮绳——就像是王小妹戴着的发圈那种。  唯一的区别是,王小妹戴的发圈是塑料彩珠,而这个的材质是玻璃的,看起来要更高级。  白子慕看了一会,又去跟董玉秀要那本辅料册子,里面放的大部分都是格式纽扣和蕾丝蝴蝶结等样品,因为制衣厂用量大,因此这种样品册子每年都会收到很多。  董玉秀见他一直在看着些,问道:“子慕想要这个吗?我记得车上还有一些,等会一起拿给你。”  白子慕点点头。  董玉秀每年来琴岛市都会收到许多这样的样品,今年也不例外,她让金穗把这些样品从车上一股脑搬来给白子慕做玩具,她自己则在一旁和金穗商议明天一早去沪市的事情。两边都各忙各的,白子慕从小就很乖,即便在制衣厂也从来不会影响她们工作,有时候还会主动帮忙。  董玉秀把工作的事商议的差不多,已经快要接近傍晚,房间里亮了灯,她戴着茶色眼镜在跟金穗做最后的交代。金穗一面认真听一面写下来,这么多年,她一直是董玉秀的左右手,大部分书面工作都是由她来完成的。  董玉秀道:“就先这些吧,另外你晚上带司机去取些现金带着,不需要太多,如果在沪市布料采购量大,就和以前一样付定金,后续直接走公账汇款。”  金穗道:“好,我身上还有3万,明天一起带上。”  董玉秀点点头,站起身去接了一杯水喝,顺便给白子慕也倒了一杯,水壶不是惯用的,她摸索了一下才倒好。  金穗习惯了,在董玉秀做事的时候并不抬头去看她,过多的爱护反而会变成同情,这六年里董玉秀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相反的,她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更优秀。金穗移开视线,看到一旁小桌上,白子慕正坐在那边的皮质小凳上在摆弄什么,她走近了才发现,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条款式新颖的手链——黑色的细皮筋穿过几枚颜色各异的玻璃珠,两端被两颗雪花形小扣子系住,套在手腕上,像是抓了一道彩虹。  金穗笑道:“子慕,你在学贺大师做首饰吗?”  白子慕摇头:“不是,这是发圈。”  金穗惊讶道:“发圈?”  白子慕把那个发圈交给她,金穗自己戴在手腕上一下,晃了晃笑道:“我要是只有十来岁,肯定买上好几个,这个可太漂亮了!”她虽然这么说,但也戴在头上试了试,缠绕几圈之后玻璃珠声音清脆,她忍不住起身去照了镜子,摸了摸头发。“别说,这个还真挺好看,我以前怎么没想过扣子可以这么用?这比我在百货大楼买的那个还漂亮。”  白子慕对色彩敏锐,不过几个简单的颜色搭配起来,就显得又清新又时尚,非常适合夏天的氛围。  小桌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发圈,都是刚才白子慕亲手制作出来,他找的发圈绳也非常简单,直接拆了样品册上捆绑的带子用,刚好是弹性非常好的细皮筋。除了彩色玻璃珠的,还有其他格式搭配起来的发圈,有些金穗能看出是扣子,有些她已经完全认不出是扣子了——有些偏大、质感粗糙的塑料扣子,被白子慕覆上了一层丝绒布或皮质布料,包裹之后焕然一新,看起来像是高档货。  还有那些带水钻小蝴蝶的,几只拼凑在一处,扣在暗红色绒布的丝带上,成了点睛之笔。  金穗忍不住拿了一个,戴着试了下,果然很漂亮。  白子慕踮脚去看,指导她:“头发要扎高一点,可以只扎一半,其余的散着披下来会更漂亮。”他想了想,补充道,“像电视上的人。”  金穗把红发带绑了一个蝴蝶结,其余的头发披散下来垂着,看着青春靓丽。  她都有些舍不得摘下来。  董玉秀听到他们说话,转身过来问道:“怎么了?”  金穗把手腕上的玻璃珠发圈摘下来,递到她手边笑道:“玉秀姐,快来看,子慕用扣子做了个发圈,好漂亮!”  董玉秀把水杯放在桌上,先让白子慕喝水,这才把手里的那串玻璃珠托在手心里看,白子慕把桌上那些也拿给她,等她看完,问道:“妈妈,可以给我更多扣子吗?”  董玉秀问道:“你想做发圈来卖?”  白子慕点点头,道:“嗯。”  董玉秀在心里计算了一下,道:“也不是不行,生意虽然小,但还是有得赚,琴岛市的辅料市场不算很大,扣子基本上都在这里了,你如果要看更多的话,明天就要跟我一块去沪市。”  白子慕略犹豫一下,点头道:“好,我跟你去。”  董玉秀见他答应跟自己走还挺意外,抬手捏了小孩鼻尖,逗他道:“不回去找你哥哥了?”  白子慕认真道:“我回来的时候,会给哥哥带礼物。”  董玉秀本就挺想孩子的,见他这么说,就点头答应下来,第二天一同带着去了沪市。  *  另一边,雷家村。  雷东川一连几天都心不在焉,连去鱼塘的时候都没那么积极了。  尤其是到了晚上八点,一定会守在电话机旁边等一通电话。  白子慕睡觉早,一般这个时候会回到酒店,给他大一个电话聊上一小会,也不知道这几天是去做什么了,每天都很困的样子,回来只来得及跟他说上两句诸如“今天下雨了,忘记带伞”、“吃了饭,炸猪排很脆,吃两条就饱了”……这样的话。  雷东川听得更心急。  他那天回来之后,孙小九就递了那个本子过去,上面是白子慕留的一行小字,他看了还不信,回来问了爷爷之后才失望的发现弟弟真的跑了。  虽然白子慕每天都按时给他打电话,但雷东川还是非常不适应。  两个人从小就一起生活,雷东川甚至都想不起白子慕没来之前的时候,自己是怎么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玩儿的。  就好像,白子慕走了之后,家里景观池中养的虾都不香了,他也不怎么想做饭,做出来连个捧场的都没有,简直没劲儿透了。  雷长寿哄他道:“没事,过两天就回来了,爷爷理解你的心情。”  雷东川坐在门廊那发呆,嘀咕道:“爷爷才不懂。”  雷长寿乐了:“我怎么不懂啊,我在家成天一个人,你奶奶去城里照顾你们的时候,我每天都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盼着她回来呢。”老头坐在那起初还在安慰孙子,后面就开始忍不住美滋滋道,“不过我快熬出头了,你奶奶说了,等你和子慕念初二,她就回来。”  雷东川起身,拍拍屁股要走。  雷长寿问他:“干吗去?”  雷东川闷声道:“去鱼塘。”  今天白子慕回来的早,电话打来的也早些,听着一天压根没吃几口东西,唯一说得上来的就是两球冰激凌。  冰激凌能填饱肚子?  他还是得好好养好那一池鱼,等弟弟回来,别的不说,响油鳝糊拌饭管饱。第123章棉服商机  董玉秀在沪市跑了几家纺织厂。  白子慕大部分时间陪在她身边,有些时候太困了,会在车里睡一会,但也只是在头两天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她们的作息,后面就慢慢同步,甚至还帮着董玉秀和金穗算清了一笔关键账目。  白子慕在数学上极有天赋,几家工厂说出数目之后,不过眨眼功夫,就能算出优劣。  董玉秀看不清,他就是董玉秀的帮手,是她的眼睛,是搀扶她的那双手臂。  在去了琴岛市见过白老之后,或者说在收到那张父亲的照片之后,白子慕有了明显的变化。  他在脱离最后的一丝稚气,虽然五官依旧精致漂亮,但是在看向来人的时候,微微抬高一点的下巴已经带有白家人特有的矜持和傲气。  董玉秀敏锐地觉察到儿子的变化,她给了白子慕最大的自由,只要他想,就让他继续跟随,她手里的这些迟早都是要交付给儿子的,虽然心疼,但也对小朋友的成长而感到欣慰。  接连几日未能休息好,让白子慕的下眼睑浮现出一小片略显病态的青色,衬得皮肤冷白。  金穗在酒店房间门口站着,在同他说话的时候下意识放低了声音:“子慕,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要不然你就在酒店休息,等我们忙完回来给你带小蛋糕好不好?”她平时忙碌惯了,在外面出差的时候总是起早贪黑,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也是常事,但是看到小孩眼下的小片青黑,有些不忍心起来。  “妈妈呢?”  “你妈妈在忙,她早上5点就出去了,现在应该在看最后一家工厂,你起来之后可以先等一会……”  白子慕系好鞋带,起身道:“我也要去,先去看看妈妈。”  他可以帮忙,这一点已经在前几天得到了验证,因此白子慕说的时候没有迟疑。  金穗见他这么说,就答应了一声,伸出手去想跟他牵手。  白子慕只抬头看看她,并未伸出手:“我长大了,不是小朋友。”  金穗把手收回来,心里有些遗憾。  她忍不住怀念起前几年的时候,白子慕那会儿还小,走路又特别小心,走在制衣厂里高高的台阶上都会向左右伸手让牵着,当时她能牵着这么一个漂亮小朋友,心里不知道有多自豪。  可惜,已经是过去的事儿了。  白子慕乘车赶到的时候,董玉秀已经签单成功,她采购到了最后需要的面料,正坐在市中心一处咖啡馆里点了一杯咖啡和一份甜点,略坐休息。  她看到白子慕,招手让他过来,给了他一份甜甜圈。  白子慕略有些犹豫,董玉秀就笑道:“大人也会吃点心的呀。”  她说着自己也拿起一个甜甜圈,吃了一口,白子慕看到她吃,这才低头把手里的甜点吃掉。  董玉秀坐在那里一边等他,一边抬头去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  白天阳光充足,她看得能略微清楚一些,大都市的姑娘们穿戴时髦,印花裙和超短裙随处可见,有些还穿着牛仔短裤,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印有“DC”的标志——东昌制衣厂在前几年最兴盛的时候,就开创了自有品牌,几次商议之后,商标选择了最简单的两个字母,是也东昌的缩写。  董玉秀眼光长远,她用了六年多的时间专心致志去做牛仔裤,已经从海外产品的简单模仿,变为拥有独特设计的品牌,她自己手边招揽了几名设计师,组建了团队,光是牛仔裤这一条生产线,就足够她稳稳吃十年。  这次来沪市选购女装面料,也是因为有“牛仔裤”的支持,她和其他制衣厂转型不同,没有丝毫慌乱,按自己计划一点点扩展服装版图。  等白子慕吃完了点心,董玉秀就带他去了辅料市场。  沪市辅料市场不算大,但是品类繁多,刚好又有一个展销会,摆出来的都是当季最新的样品。  不只白子慕,连金穗都被吸引,她如今专门在外跑采购兼谈判,但一直都在北方几省活动,也是第一次遇到沪市的展销会,不管是款式还是价格,都让她十分心动。  白子慕跟在董玉秀身边,扶着她胳膊慢慢走。  董玉秀问他:“子慕,身上的钱还够不够?”  白子慕点头道:“够的。”  他的钱是之前在琴岛市的时候骆江璟给的红包,董玉秀全都让他自己支配,有一千元,另外董玉秀这两天给他开了“工资”,再加上提前预支的零用钱,一共凑了两千块做成本。  展销会馆里,因为饰品都统一在一个大厅,因此不只是扣子,一些金属、塑料、玻璃等等材质的饰品也都在这里,或是做皮包上的装饰,或是做凉鞋上的配件,一应俱全。  在到处忙得热火朝天的摊位对比下,一处角落里的摊位显得过于清闲。  一名青年坐在那里,在几番招揽生意不成之后,有些颓丧地坐了回去,他身边堆放了许多白色的透明袋子,里面满满一袋袋雪白的棉绒。  白子慕经过摊位,看到那些白白的棉绒,停下脚步摸了一下样品。  董玉秀低声问道:“怎么了?”  白子慕道:“妈妈,这个好软,可以填在我的熊猫里。”  他的几个熊猫玩偶已经摆放了好几年,原先填充在里面的棉花几次水洗之后,已经结团变板,整只熊猫看起来都“瘦”了。  董玉秀停下来也摸了一下样品,很软的材质,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  青年连忙起身,又一次开始宣传自家产品:“欢迎来看啊,同志你看这是我们厂自行研发的新产品,羽绒棉!你看这一袋,它和羽绒多像,又轻又细腻,一整团拿在手里特别保温!”他抓了一大团羽绒棉在手里团了团,又松开,“瞧,一点都不变形,蓬松度非常好的!”  董玉秀站在那里问道:“这是什么材质?”  青年听到她问立刻来了劲头,自豪道:“化学合成材料,超细人造纤维!”  “这能填充玩具吗?”  “当然了,保证无毒无害,质地良好!除了填充玩具,用它填充被子、羽绒服都行,又暖和又轻便!”  90年代和现在不同,当时最受欢迎的时髦面料都是人造合成的,像是尼龙聚氨酯一类面料,更是被时尚杂志吹捧为高科技布料。虽然“高科技布料”不如天然织物舒适,但用它制作而成的衣服不臃肿、易清洗,大部分还非常轻薄,很受年轻人欢迎,谁要是穿上一件这样面料的衣服,那可真是前卫人士了。  青年也在吹捧他手里的货物:“您看,这里有长丝和短丝两种,短丝柔软,长丝白净细腻,和羽绒相似度最高了。而且它比羽绒服还要好的一点就是,它不会钻毛啊!”  金穗微微拧眉:“用好一些材料的羽绒服,也不会钻毛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