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十贯娘子在线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没办法,小工程收拾不出这几个人,再说了,人家也饿了啊。  皇爷是个好东家,人家先实在的管了饭。  陈大胜他们是扶着肚子进来的,才将那灶下给他们上了一大盆羊肉,半盆的米饭,还有各色面点随便他们吃。  他们哪里见过这种奢侈,就一脑袋扎进去吃到现在。  这几个进屋就虔诚跪拜东家。  东家真是好人啊,太好了啊!  等到他们抬起头,就听到管四儿打了个饱嗝。  这孩子没有打过饱嗝,打完就捂着嘴惊讶的扭脸看他老大。他老大也没吃饱过,又哪里知道饱嗝是什么东西。  皇爷看他们这幅样子,心里就又得意又满意的笑着问:“陈大胜!你们吃饱了……”  皇爷话音未落,身边就有人惊呼起来:“陈大胜?”  常连芳那小表情就跟真的一般,他喊了一嗓子,立刻走过去隔着陈大胜那张肮脏的脸左右端详,最后声音颤抖的就问:“你是?臭头哥?”  陈大胜眨巴下眼睛,掐着自己的大腿,憋着各种情绪看着常连芳喃喃的说:“小,小花儿?弟弟?”  郑阿蛮坐在矮塌上就打滚笑,因为小花儿这个称呼,常连芳跟人打了无数架。  所有人都以为,常连芳会立刻大怒,甚至皇爷都猛的站了起来,生怕常连芳挥拳,那边出刀……  结果,人家常连芳还哭起来了:“臭头哥!呜呜,二哥哥!是你呀!!”  陈臭头点头:“啊,是我呀!”  他不太会演戏,声音平板僵直,只有常连芳卖力演。  “可是,你不是,不是……孟大哥说你一切都好么?你如何成了这个样子?你,你,你你竟然是长刀营的?我,我爹骗我,从前我让他打听,他说你一切都好,就没说你,你怎么进了长刀营了啊?  前几天我还见到了阿奶,哦,对对,臭头哥,嫂子托我阿爹给你带的信你可收到,你可知道阿奶给你娶了媳妇儿了……”  常连芳很是激动的撇清自己家在此次老刀事件当中的清白,然而皇爷却在上面打断到:“花,花儿!你这孩子,你们认识?”  常连芳没有来得及计较这个称呼,却满脸是泪的扭过来,很是激动的指着陈大胜道:“皇爷,您还记得当初臣给你说的那个新兵营的那事儿么?”  他说完,一拽衣裳露出一个疤,指着那处道:“臣跟您说,那时候,还有一个跟臣一样哭着上战场的,就是这个臭头,哦,大胜哥,那时候他还叫臭头呢。要不是大胜哥那时舍命相救,拽着臣扭头就跑,也就没有臣了。”  郑阿蛮不笑了,有些不好意思的坐起,微窘着问:“就是他啊,他救了你?我们都忘了,对不住啊,你咋不早说呢,早知道……”  早知道,早知道也没用。谭二的刀,谁也拿不走,那时候的皇爷都不成。  常连芳点头:“啊,救了我呢,那会子都小,我俩哭的眼泪鼻涕的,一边嚎一边跑,我那会一直流血,吓的脚都软了,要不是后来全子哥过来背我,我俩就死在那儿了。”  这里没人说话了,脑袋里都是这样的想法。瞧瞧!同年的,一个是天之骄子,一个就成了杀人的刀。  他们眼睛里莫名就看到一副场景,很多年前,两个瘦弱的少年,手拉手哭着逃离战场的样儿。  可现在,一个活的如此精彩,而另外一个就成了忘记自己还是个人的刀具。  (好了,我改了!)第29章  有关于陈大胜与常连芳的事情,皇爷跟熟悉常连芳的人听说了无数次。  只那时常连芳一口一个臭头哥,原来这就是臭头啊。  说起陈大胜这个名字,皇爷便想起一事来,就笑着问陈大胜:“你这名,朕听的怪耳熟,你早先可在谭士林老将军手下呆过?”  陈大胜一听便呆了,这么小的事情皇爷也知道么?他好半天才点点头,有些困惑的问:“是,小的是在谭老将军手下呆过月半,皇爷竟连这个也知道么?”  他说完,除了他们七个,周围的人便都一起笑了起来。  那谭士林论其辈分是谭士元的叔叔,是谭守义的庶弟,要说治军打仗的本事,他在谭家算作中等。可此人做人倒是比一般谭家人强的,也没那么大的架子,对任何人都有着相当的随和,整天笑眯眯还大大咧咧的。  然,此人还有个怪癖却是人尽皆知,当做笑话看的,就是战事紧张的时便找人做法。他身边常有和尚道士,做法摆阵只是第一步,完了还要给周围见到的人起吉利名字,战前一般就是大胜大勇之类,若打赢便做再胜再勇,若输了便做要胜要勇。  只要在他身边呆过的人都会有这个待遇,后来还是御使告了状说父母给的名字怎可随意改之,老将军因这还挨过板子申斥。  那之后,他依旧起名,却不强迫别人必须叫了,旁人听完也就是这一仗叫做这名,回头也就忘记了。  皇爷摸着下巴的胡子有些得意的说:“那个老家伙!这毛病怎么说都不改,倒是你,怎么不叫从前的名字了?你看,你一改名,我们小花儿都找不到他臭头哥了。”  周围一阵哄堂大笑,陈大胜却是一愣,喃喃的说:“小的,小的爹说总比臭头好听,就叫这吧……”  又是一阵哄笑,笑完,常连芳才稳住情绪走到皇爷身边又坐下,却是满面的丧气没有掩饰的呆滞了。  这一整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他看到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黑暗,一会装成路过的,蹲帐篷外去挑唆皇子,又要快马赶上送灵的队伍,要在所有人面前晃上一圈让人看看脸,又要带着亲兵四处找酒制造不在场证据……李敬圭用脚踢他,他又用力踢回去,也不想理人,就傻坐着神游。  郑阿蛮对李敬圭撇嘴,两人一起坐到了一边也不搭理他了。  下面的小动作没瞒过皇爷的眼睛,皇爷倒是理解这小家伙的心思,便微微欠身,用大巴掌盖在他脑袋上说:“汝父心思,朕知,你今年也大了,说不得一两年便也做父亲,到那时,我们的心你便清楚了。”  老伯爷希望儿子在敞亮的地方,生成一颗笔直向上栋梁之材,他不必看到什么黑暗,也不必与灰色的东西去做舍命抗争,他不必去学习什么人间的拐弯道理,才明白向上之路崎岖,他只要踏踏实实,去做一个真诚坦荡君子就可以了。  毕竟,这是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幺子啊。  常连芳静默许久,低头思考半天,才点点头,又回头去看郑阿蛮他们,曾作为人质的幼子,他们心里都有个疙瘩。  这疙瘩捆着他们的心,勒的他们五脏从未间断过流脓流血,还要面上假作不在意,人前骄矜,嬉笑怒骂不屑一顾,但是在这一刻,再看看前面的陈大胜等人,他们是心有所悟的。  皇爷见他们通透,便欣慰的点点头,还得意的撇了一眼曾安榜。  曾安榜就是再愚钝,也是会拍马屁的,如此便赶紧拱手道:“父母之心,皆比子苦,子伤父痛,不显于皮,却痛彻心扉,回头定然夜夜难寐,辗转榻间,陛下圣明!常伯爷也是一片慈父之心。”  这位说出这样的话已经不易了,毕竟曾将军人家是耍金瓜大锤的。  陈大胜他们跪在地上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听不懂没啥,就觉着有意思。这群官老爷真可怜,都不说人话哩。  正寻思身边这个大胡子在卖啥书袋子呢,却听到上面的皇爷道:“如此,便这样吧,陈大胜你等……”  然皇爷话音未落,常连芳却蹦了起来,先是告了失礼之罪,接着没头没脑跑出去,没得片刻又从外面拉扯着一人狂奔进来。  进来这人穿着今日官员送葬的圆领文官素服,嘴边的菜汤子也没有抹干净。  他进来先是看了一圈人,施礼,接着咻的一下就躲到了陛下视线看不到的地方,还特别利落的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书袋子,又取出纸笔,翻开一页就支起耳朵手做抄录态,安静的倾听起来。  史官,专门记录国家大事,编纂国家历史,记录帝王言行,国家大政的官员,属官僚集团里最奇妙的一类人。  常连芳走到张民望与好友身边,面露得意仰头看天,张民望默默伸出手比了个大拇指。  咱皇爷封赏老卒呢,这样的好事,合该留存史档,该千秋万代称颂。  陛下看到干儿子拉进一个史官进来,他便笑了,他是不习惯用这种人的,整一个田耗子,每日游魂般的飘在他身边,就差放个屁也要写进史书了。  如此……恩,便要想下新的说辞了,毕竟给后代子孙学习的东西,这措辞也要讲究,语气也要雄壮,还要有帝王的博大胸怀……  半天后,皇爷清理了一下嗓子,便喊了陈大胜他们的名字。  “陈大胜,余清官,童金台,马二姑,胡有贵,崔二典,管四儿,你等上前听封……”  这几个哪里知道什么是听封,就傻乎乎的去看常连芳,这是自己人。  常连芳机灵,赶紧跑过去跪下,一伸手按住陈大胜的脑袋,就往地下一碰道:“臣等在!”  到底是做皇帝的,皇爷说起这几人,就连他们出刀的顺序都没有数错。  看面前的老刀都跪下了,陛下才点点头,表情很严肃的说到:“从前,他们喊朕反贼,说朕世代皆食君禄,世受皇恩,实乃忘恩负义第一贼也,可是朕为何要反了呢?  自前朝立国,便大肆封赏,从一公一侯起至他灭国亡族,泱泱大国!亿万黎民!竟要供养十数万的勋贵国戚,只一卫阳太守就能食邑万户,区区庶妃父兄随意就敢封食四县。  尔等想想,四县百姓既要供养太守,又要供养宫妃亲眷,再加赋!税!役!层层盘剥,可还可有活路?!”  众人慢慢跪下齐呼我主圣明,聆听圣训。  倒是皇爷对训不训的不在意,他甚至露出一些放荡不羁的表情道:“民不得活,自然便反,那时何止朕一个?反贼多了去了,只朕运气好罢了……”  张民望轻声咳嗽,皇爷倒是不在意的摆手笑道:“朕说的是事实,又何须遮掩?也遮掩不了,便如此吧。”  他说完,看着陈大胜几个道:“尔等老卒,自朕起兵,便鞍前马后血浸战袍,没得朕登基了,却闹出从前使得将军登霄阁,归乡老卒独一人,遍身褴褛裹残身的笑话,如此,便封你们做朕的城门侯吧……”  周遭人倒吸一口冷气,如今朝上才几个侯,陛下不是刚批判了前朝胡乱赏封的罪过么?  却听到陛下继续道:“尔等切莫多想,这个城门侯只是个称谓罢了,是朕对老卒的尊重,尔等自此也要对这样的老卒尊重呵护,方是我大梁之仁道也!”  曾安榜听得热血上涌,谁手下没有忘不掉的老卒,如此他便使劲磕头,流着泪道:“我主正心已立纪纲,心怀仁道恤万万苍生,如此才得苍天相助得降天罚,助我明主登基……”  陈大胜目瞪口呆的看着身边的大胡子,心说,好厉害,读过书的人好厉害……  他是听不懂,但是座上的东家,他笑的多甜啊,要是自己也会这个就好了,学了这个,以后就有二百石,三百石……直至两千石,到了那时他就不用跪着求人给个说法了。  等到曾安榜痛哭流涕的叙述完,陛下才摸摸胡须道:“曾卿言辞夸大了……”  曾安榜磕头道:“臣句句出自肺腑……”  此人叨逼上瘾,皇爷却不愿意跟他对戏了,便咳嗽一声看陈大胜等人道:“十数年征战,尔等老卒昨日功绩已不可考,今虽封尔等虚侯以示尊重,毕竟对尔生活无助,如此,朕!便赐尔等从此可食一鼎!”  陈大胜他们傻愣愣的,并不知发生什么,却架不住身边有个常连芳,他一激动便按住陈大胜的脑袋又往地上砸,还喊:“快!谢主隆恩!!”  “……隆恩!”  这个就听懂了,陈大胜他们赶紧磕头谢恩,却不明白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  其实,就是从卑微老卒,鄙薄庶民从此迈入贵族初级阶级。  礼记上书,天子可食九鼎八簋余下贵族以此类推,到最低等的贵族,便是一鼎一簋。  陈大胜等人从前虽有个果敢校尉,那却是个虚职散阶,虽有年俸却早不知落到谁的手里,他们实在的职位其实就是普通的军士,然,便是实职的鄙薄军饷都也落不全。  谭家做此事在上位者眼里,其实就是刻薄吃相难看,却人人不觉着是大罪,从前历朝历代权贵皆是如此,他们养的部曲是奴隶,他们临时从封地招揽来的士兵是租种他们土地的佃户,就是陈大胜这等被骗进来的也是如此。  你证明不了你是骗来的,谭家手里有契约,你就是我家的奴隶,你身上的任何功绩自然也是我的。  武帝也有他的小心眼,他想的是当初的律令跟赏功令。  陈大胜所述,他们早就有战绩,那么第一次就可抵奴隶的身份,从此就是自由民,是他杨藻的人了。  更何况他当初赏过一批散阶,那是三军犒赏人尽皆知。这个谭家自不敢昧下,那既然是承认了他们的散阶,年俸呢,饷银呢?他们一次没少要啊。  皇爷是真金白银给了钱儿的。  穷酸总是愤世嫉俗。  他们家那群牲口,还有一个私造军令,假传军令的罪名。  只可惜这罪难追,皆因谭家军说是归圣上管辖,却是谭家私军出身,现在若去追,又牵扯甚广,根本无法一一核实,只能从此慢慢消减逐步溶解了。  闹腾起来,众臣人心惶惶,实不值当。  没得为了几把老刀,去追一个满门支援他造反的功臣之家。总而言之,糊涂账!就这么着吧。  归根结底,他的报复却是为了谭士泽的死!谭家满门合起来在他心中的份量皆不能与谭士泽一人相抵。  那么,欺辱谭士泽的刀,就是欺辱他,打了他的脸。  武帝这样封赏已经是相当的仁德了,既买名了,皇爷便更进了一步道:“朕呢,是个精穷的,也不敢如前面的,张嘴就敢乱给,朕倒想给,可惜是要啥啥没有,国家正在复苏,以后再慢慢来吧。  前几日倒是礼部拟送的散阶我看了一眼,你们身上的果敢校尉,也是最后一批,怕是从此就是个没实惠的虚衔了,那朕的老刀,自然要跟着新的走,如此,陈大胜!朕便封你一个实在的亲卫所指挥使六品经历,其余六人便做七品指挥使都事。”  “?纾 ?  陈大胜的脑袋又被常连芳按倒在地,他有点晕。  倒是曾□□表情有些奇怪的道:“启奏陛下,亲卫二十七所各职已然满编,这,这让微臣如何安排?”  皇爷无所谓的挑挑眉到:“那就增加一个御前长刀卫所,二十八所听着也好听,正是个双数。从你那边给他们拨一个院子,要离南门近些,最好有个小校场给他们活动,莫要把朕的刀钝了牙口!恩,你回去叫小山来见朕,这几个人就给他照顾了。”  曾安榜连忙称是。  听听,皇爷说照顾非管,这词让曾安榜再三斟酌,看着面前这几个脏兮兮,臭烘烘的他竟无限艳羡起来。  这是啥,盛宠啊,他们争来争去,还不是争的这个么,只可惜他脖颈细,老刀却是做不得,心内也是着实佩服的。  这个叫小山的,其实大名叫做郭谦,字小山,他是亲卫所的都指挥佥事,只比曾安榜低一级,在亲卫所内部的权限却比曾安榜大,只他如今不在,未曾伴驾才喊了曾安榜来。  就这,皇爷依旧没赏完,他看几个老实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噗哧就笑了,继续说到:“如此,除了你们职位上的安排,朕再让人于燕京附近,给你们你们每人选上一百亩永业田吧。”  前面的听不懂,这个这几人是听懂了,皇帝老爷东家给田地了!!  他们从前见天的听谁谁说,以后得了功勋,朝廷给赏田,没想到是真的啊。  只听得???缂干?,实实在在的这几个傻小子给皇爷谢恩了,把地都磕出坑来了。  皇爷都给逗笑了,坐在角落的史官也在低头微笑。  如此,皇爷便拍拍自己的大腿,颇有对牛弹琴之感,只能无奈笑着摇头道:“我就说么,哎,也是朕没说的不合适,该先说给田这事儿的!呵呵,那既然你们认实惠,朕就给你们实惠,这给了封赏你们听不懂,那接下来,朕给的这个三军独一份的奉料,哦!奉料便做奉养有功老卒的实在支出。  你等有功于国,自今日起自然由国来奉养,然,大梁刚立,国库无钱,今日起,这笔支出便由朕来供给……”  这个国家要穷到什么地步,让皇帝私人掏钱。  围观众人赶忙跪下请罪,然而皇爷却摆摆手道:“你们不必说那些??嗦的,朕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自是要告诉天下人,凡举与国有功的人,无论是勋贵,朝臣,庶民,还有这些老卒,哪怕就是再紧,朕也认这些帐的。”  这便是皇爷要千金买骨了,他们如何再敢阻止,亦不过是七个老卒,每人一年二三百两的事情。  只是这二三百两,对于陈大胜他们却是震撼非常的。  就听皇爷在上面说道:“你们活一日,朕便养你们一日,若是朕没有你们命长,那就由朕的子孙养……”  曾安榜一头汗的听着,心里只道,谭家算是损失大了,就这一出,以后他们家便军心全失,再不敢轻易做这盘剥之事。一个领兵的将领失了军心,结果可想而知,陛下此次所图甚大啊。  皇爷还在上面洒金呢:“从此以后,每年,每人拨奉料,银五十两,此笔款项用作给你们雇佣杂役一干事务花费。年供给,绢绸各两匹,粗布十匹,细棉布五匹,棉二十斤,鞋,月供两双,四季衣裳一季两身,月支给猪肉三十斤,鸡鸭各三只,日供粳米三升,白面一斤,豆腐一斤,菜三斤,黄蜡两支,碳夏十斤,冬四十斤……”  陈大胜他们的表情越来越飞扬,眼神都是亮闪闪的,这,这是皇帝老爷以后养我们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熟悉内宫的张民望却听的心都在抽抽。  他想,皇爷您给的这是啥啊,您这是给的低等?m妃的年月份例啊,怪不得背的如此顺溜呢。  常连芳看着自己干哥哥心里只是高兴,却不知道,他哥哥陈大胜如今的称呼已然变成这样了。  陈,城门侯(虚勋),御前长刀卫(单位),六品指挥使经历(实职),吃俩铜锅子(一鼎一簋),低等武勋贵,皇爷小妾(奉料),大胜大人。  说了一大堆,其实皇爷真的没给啥过分的,皆是虚名,可一场经历好不容易活下来,陈大胜他们好歹也有个虚名了。  人活一世,还不就是个脸面么。  自这一日起,好歹是个人了啊。  永安元年十一月二十五,黄道玉堂,诸事大吉。  这几天天气渐冷,七茜儿便从家里取了五斤黑酱,十斤盐托了全子哥,请那营盘里的兵卒若清闲了,就去附近山上给家里预备过冬的干柴来。  她是知道今年是个灾年,炭不敢想,可是干柴却是能弄到的,只她也没想到,就那么点东西,伤营的厨下直接派了四个杂役,竟给自己打了整整十日干柴,那家里东侧屋子,整整堆了两房。  这几日已冷了,七茜儿早起熄了院外的灶房,移了正堂暖起东屋的灶火。  这火一烧起来,东屋新炕就是热乎乎的,老太太也不爱出去了。  祖孙俩如今也是穿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家常衣裳,虽这些衣裳是那霍家庄从前管事娘子的穿戴,可那又有什么,老太太就觉着这是贵人太太的衣裳,她也是个贵人了,从前她们村子那财主老娘都没有这样里外三层新。  她还香喷喷的用头油,每五日茜儿就给她来一次滋润的搓洗,她脖子都跟脸一个色了。  这日子过的,就是明儿死了她都愿意了,只外面那群混战娘们嫉妒她,哼!酸的很呢!  那日她只穿戴一套出去,从此乔氏说什么,她都有话说了。见天说给我做新衣裳,新衣裳,三年了我没穿过她一针半线。  我孙媳进屋不到三天,装裹衣裳都给我置办好了,谁孝顺用眼一看就知,如此,乔氏也出不了门了,老太太专门找她呆的圈子扎堆,也不打她,就坐在那炫耀。  那有人照顾的老太太,跟没人照顾的老太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七茜儿自己照顾自己,照顾家也习惯了,老太太那手活计她实在看不上,真真是粗针大线,扫个炕她都不看炕角的,就中间划拉一圈儿,做完她还得返工。  实在没办法,每天一大早,七茜儿就烤两个老太太能咬得动的饽饽,她有的是咸盐,再填一把咸香的豆子给老太太放袋袋里,牵着老太太的手把老太太送到郭杨氏那边吹牛去。  如今这个世道,七茜儿她们活的这个圈子,一个老太太里外穿三层没有一个补丁,她就是最牛的人。  如此,老太太最初每天得意洋洋出去,咸盐豆子都不舍得给人家分一粒,就让别人干听她吹牛。  按照一贯的规矩,老太太过去,会先坐下,恩,如今已经是不能随意就坐了,新衣裳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