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牛男健身手臂 > 第199章(第1页)

第199章(第1页)

“我这儿有咸鸭蛋,你吃不吃?”“今天吃太饱了,改天吧。”“行,改天我给你带俩,咱自个儿家养的鸭子,自个儿家腌的鸭蛋,跟外头的不一样。”“你们家那几只鸭子是养得真好啊。”“也不用怎么管,早上放出去,晚上自己就回来了,一天最多喂一顿。”“你家后院地方大,有地儿养,挨那小溪边又近,方便。”“……”这俩人一边唠着,一边吃着早饭,他们的水牛就在旁边甩着尾巴嚼着青草。“你们的牛车走不走啊?”约莫五点四十左右,就有几个年轻人站在牛王池对面喊话了,看样子都是老周家的短工,吃过第一顿早饭,正准备出去放风。“你们要去哪儿啊?”老李问。“去文化广场。”他们今天要去文化广场看人练武。“去文化广场的,你去吧,我一会儿还得把我家那邻居送回去,都说好了的。”老李那朋友说道。“行,那我先走了。”老李说着把饭盒啥的收一收,蛋壳什么的都收到盒子里边,一会儿拿回去倒自家发酵池,他们家后院地方挺大,除了牛棚鸭圈,还整了一小块菜地,听他闺女说,蛋壳用来发酵肥料还挺好使。“走咯。”赶车人一声吆喝,他那头大水牛甩着尾巴就过来了,一边走一边还嚼着嘴里边那口青草。第367章创业十月二十七八号这两天,整个彤城论坛都炸锅了,原因是老周终于就积分兑换挂号名额的事情做出了明确的表态。之前也一直有风声,说他们用积分兑换的这个挂号名额,很可能是可以转让的,但老周一直没吱声,再加上积分的整理工作也还没能全部完成,所以这事一直也就没个明确的说法。十月二十七号这天晚上,老周在彤城论坛上挂了个帖子,告知大伙儿,所有的积分录入整理工作都已经完成,关于兑换方法,也都详细列了出来。其中最最受人关注的,还是关于挂号名额的兑换,这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可自己使用,也可为家人及亲友使用,每用一次,扣除相应积分……”“……”“亲友!这个就是亲人和朋友的意思咩?”“看来是不用查证件的意思啊!”“我好像明白了什么。”“老周这是在给我们发福利呀!”“管他是亲人还是朋友,名额都给了,红包啥的,多少也是要收一个的吧?”“哥们,咱心里清楚就行了,不用说这么明白。”“……”“……”“给再大的红包我也不卖这个名额!除非等老子哪天攒够了两个名额,到时候说不定可以转手一个。”“自己用不着,该转手就转手呗,能增加点收入我觉得也挺好啊。”“你们去看积分了没有啊?”“刚刚去看了,累死累活每个周末跑牛王庄去干活,这都一年多了,还换不了一个名额。”“这还埋怨上了,你来牛王庄干活,老周是没给你工资还是没给你饭吃了?”“我两年多也换不着,好像得三年左右。”“这还按是从前的标准,要是按现在的新标准,三年也够呛。”“……”关于积分方面,老周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加了一条。他把积分分成两类,A类积分和B类积分,A类积分所有兑换条款通用,B类积分不可用于兑换水牛馆挂号名额。A类积分,每周最多只记两天,剩余的五天如果还继续留在牛王庄干活,那就只能给他们算B类积分,B类积分也不差,可以兑换不少东西,只医馆名额除外。其实在决定这个积分的兑换标准的时候,老周也是做了诸多考虑的,尤其是在医馆名额的兑换上。万一把线划高了,那些可以被转让的挂号名额估计就得一下子奇货可居起来,价格上怕是要失控。可要是把这个线划低了,放出去的名额数量太多,医馆那边压力就会很大。~“现在这个价格咋样了?”想要了解自家医馆这个可以自由转让的挂号名额的价格浮动,老周一般都找的卜一卦。“这些臭小子,暗地里通过气呢,少了五万块钱都不肯卖。”卜一卦哼哼道。“要五万也不咋过分。”老周嘿嘿笑道。“这么贵,不知道的还当我在中间捞了一笔呢。”卜一卦要这个名额,主要就是为了他的那些客户。“嗨,你就稍微牵个线就行了,到时候万一让人误会说白老头通过你这边在卖号……”老周给他提了个醒。“这还要你说。”他要真整出来这么一出,估计这老胳膊老腿的没有一根能保住。“你就给他们指个地儿,叫他们自个儿去弄就得了。”老周道。“……”卜一卦没吱声。干他们这行的,最重要是啥?忽悠?当然忽悠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是,他得知道得比别人多啊,啥啥都给说得明明白白的了,那他手里头还能剩下几个筹码?“话说,你到底赚没赚人家的差价啊?”老周又问。“……”卜一卦依旧没吱声。“行,我知道了。”这家伙,肯定是打算要赚差价的。但是这个差价显然也不太好赚,老周这段时间比较留意这件事,这个名额的转让费,基本上就是五万块钱左右,或者有那么一两个急用钱的,少个一两百块的就转了。这么一个名额的转让,五万块钱的收入,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年轻短工们来说,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我好像已经爱上老周了。”有人在论坛里发了个这样的帖子。楼下回帖的哥们给他发了个GIF动态图片,拍的是肖树林跟花花打架的画面,然后问他说:“你认为自己能比花花更抗揍?”“一路走好啊兄弟。”“来生再见。”“默默为你点了一根蜡烛。”“XXX不哭。”“天堂没有暴力。”“……”“都给老子滚!”“……”“突然成了土豪,这五万块钱究竟要怎么花呢?”“你卖了?”“这家伙是可以卖,他只要稍微再攒攒,就能攒够第二个名额了。”“我也卖了。”“我爸妈让我卖,我跟我媳妇正犹豫呢。”“自家要是没有就医需求的话,卖掉也可以。”“留着好啊,心里踏实。”“要是急用钱的,就卖掉,要是不放心的,就留着,就这么简单。”这几天,在论坛上讨论这个钱要怎么花的帖子还真不少,有拿去还贷的,有拿去买车的,还有存着给自家小孩当教育资金的。其中就有一个帖子特别一点,是找合伙人的。“刚刚转手了一个水牛馆的挂号名额,入手五万元,打算辞去现在的工作,在水牛镇上开一家青年旅舍,个人资金不足,精力也有限,想找以同样方式获得资金的年轻人作为合伙人。”为什么要找这类人作为合伙人,他是这么写的。“我想要努力去经营的是一间青年旅舍,也是几个年轻人共同的家。”“能在牛王庄拿到这么多积分,说明我们都是肯吃苦、愿意踏实干活的人,希望和这样的伙伴共同创业生活。”“能把这些积分拿去换钱,说明我们都是经济不甚宽裕,在经营这一家旅馆的时候也会更用心,毕竟大家都不是那种可以拿几万块钱随便玩玩的情况。”“最后,我们有共同的喜爱,有共同话题,相处想必也会比较愉快。”这个帖子就只在坛子里待了几个钟头就被删掉了,因为楼主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已经把他的几个合作伙伴确定下来了,毕竟都是在牛王庄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儿的,大家相互间也比较熟悉,跟谁合拍跟谁不合拍的,心里都有数。人员定下来了,帖子也就删了,免得后面再有人追着问可不可以入伙。这回要弄青年旅舍的这几个年轻人,加上发帖子的楼主总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找老周商量,问他水牛镇上哪儿有房子卖的没有,最好是独门独院的,价格不要太贵的。这年头,水牛镇上的房价比之前都翻几番了,又想要独门独院又想价格不贵,那得上哪儿找去?但老周还是给他们指了条明路:“这事,你们还得去找老胡,胡群峰知道吧?”胡群峰是他们水牛镇上的首富,从前是,现在也是,老周这边虽然整得挺热闹,但要说挣钱,那还真没胡群峰挣得多。这丫专门做房地产买卖的,现在他在水牛镇上除了那个赚钱很多的山水人家,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产业。这几个年轻人找过去,胡群峰听完他们的要求,仔细想了想,自己手里头确实是有一个适合的地方,就在水牛镇上,距离游泳馆不远,那边那地方,有点像住宅区,又有点像村子,边上还有农田呢。因为距离镇上最热闹的小溪边那条街不近,走路要十来分钟,所以地价相对就没那么高。那里有不少水牛镇原住民,再加上那些农田也不能轻易开发,要在那里整大工程那是不太容易,整小工程他又没多大兴趣。“四十八万。”胡群峰数了数人头,心里琢磨这一人八万块钱,这六个人大概还是能拿得出来。“……”年轻人们有点犯难,这个价位有点超出他们的心理预期,而且听说那两间屋子也都破得很,要想把它们收拾出来,还得花些钱。“四十八万不贵,这都是看在你们是老周介绍过来的面子上,这可是宅基地啊,这年头的宅基地哪里还有便宜的?位置也不差,上哪儿都挺方便。”胡群峰表示自己一点都没坑他们的。“要不,咱再看看别的?”年轻人们有点拿不定主意。“去哪儿都没有比这个更实惠更合适的了。”胡群峰倒是不怕生意跑了,反正这块地捏在手里,他怎么也是亏不了的。“能便宜点不?”主事那个年轻人,还是比较相信老周的介绍,再说胡群峰这人他也听说过,在水牛镇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能为这点事坑他们,更何况这中间还有老周的面子在。“嘶……”胡群峰想了想,说道:“要不然这样,你们几个一人出六万,我要三十六万就好,另外十二万就当是我出的,然后你们这个青年旅舍啊,算我一份,咋样?”老胡还挺看好这几个年轻人,外地年轻人上他们水牛镇发展,这也是一种趋势啊,尤其是像青旅这种地方,人流量又大,来来往往的都是年轻人,这家青旅要是能整出门道,他老胡要是能在里面有个股份,经常过去转悠转悠,再跟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们唠唠嗑装装逼,这个影响嘛,指定得比他在本地铺路修桥来得大。“……”大家都没想到,胡群峰这地主老财竟然想入股。那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最后态度一致道:“还是按四十八万算吧。”第368章生意经十一月份,水牛镇上终于有了自己的青年旅舍,名叫短工客栈,总共五间客房一个客厅,另外还有两间是那几位小老板们自己的卧室,卫生间和淋浴室被他们建在了院子里。房屋旧了些,不过好好打扫打扫,该维修的维修,该修饰的修饰,一番装点过后,倒是别有一番情怀。客栈里那些木床,都是这几个年轻人一个钉子一块木头自己做出来的,分上下铺,上铺有梯子,每张床铺里面都有置物架有挂钩,还有插座和阅读灯。另外,每个床铺外面还有布帘,有些人会比较注重隐私,拉上布帘就能有自己的小空间,虽然简陋,但是实惠。新店开张,他们在不少网站论坛都做了宣传,为了吸引外地游客,在宣传自家旅舍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要说说周围的景点。水牛镇现在能吸引游客的,除了牛王庄,还有镇上的牛车,最近新开的早市,吴占芳她们家的风车,马从戎那家豪华先进的游泳馆……还有慧真和尚、肖树林、燕云开、陈建华……想看慧真和尚,就去宝塔寺,想看肖树林,他每天早上都在文化广场练武,想看燕云开,可以假装去打铁铺看鸽子,陈建华就麻烦点,不上牛王庄干一两天苦力,一般看不怎么着真人……啥,还有想看老周的?这个不难,去看肖树林的时候一般都能碰到。水牛镇上没啥自然景观,看的就是个人文……以及人。不过在每年的十一月,不管是人文还是人,都得往后排,因为老周家的火晶柿子成熟了,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老周家一年到头的,所有瓜果里头,就这火晶柿子的价格最实惠,数量最多。彤城论坛有不少关注老周家柿子的帖子,从柿子开花就开始跟拍了,一直跟到这一年的柿子下来。尤其是像眼下这种,柿子们正是要熟不熟的时候,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短工们更是成群成群地上山去看柿子,这棵树那棵树的,分得可清楚了,就差给这些柿子树一人取一名儿。老周最近也总在坡上那几片柿子林晃悠,今年这个柿子还卖一块钱一个,老周觉得自个儿亏了。为啥?因为今年的柿子个头大啊。记得当初这些柿子树刚种下去的时候,结出来的果子就只有乒乓球大小,这一年一年的长得越来越好,如今都赶上鸡蛋大小了,而且还不是那种个头小小的新鸡蛋,是老母鸡下的那种大鸡蛋。“你说咱咱今年这个柿子是不是要涨涨价?”这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周就跟肖树林说了一下这个事。“我看还是算了吧。”肖树林认为这事没戏,老周估计也就是嘴上说说。“昨天我称了称,挑大一点的,五个就得一斤了。”老周嘀咕道。“挑小一点的呢?”肖树林随口问了一句。“最多八个。”老周称得可仔细了。“那你打算涨多少?”肖树林又问。“涨两毛钱,一个卖一块二。”老周的要求就是这么低,其实一个差两毛钱,加起来,那也得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啊,瞧瞧他们家那漫山遍野的火晶柿子。“拉倒吧,睡觉。”肖树林每天在镇上练武,镇上那风向他可是听得真真的,这会儿大家都巴巴等着吃一块钱一个的柿子呢,这时候你说要涨价?“镇上都是啥风声啊,有没有人说今年的柿子可能会涨价的?”要是大家都能这么想就好了。“没有。”肖树林给他泼了个冷水。“那都咋说呢?”老周问他。“卖冷饮那个王大姐说,她闺女今年存了三个储蓄罐的钢镚,就等着吃咱家一块钱一个的柿子呢。”肖树林睡意正浓,声音越说越低:“你要涨价,那丫头指定得哭鼻子……”“她哭就哭吧,还能赖我?”老周哼哼道,只要他们家猴娃子不哭就行了。第二天上午,老周正在四合院那边,跟陈管事一块儿核算今年的粮食产量,山上那个范文明下来了,说是玫瑰他们往他支付宝打了五千块钱,让他往部队那边邮五千个火晶柿子过去,要生的,刚下树的硬柿子,他们拿回去自己捂。院子里头正在搬粮食的那些短工一听这事,顿时就急了:“那咋成呢?咱不同意啊!都按你们这么买,咱这些人还能吃着啥了?”“我就是负责传个话。”范文明倒是不咋着急,甭管玫瑰他们今年吃不吃得成火晶柿子,他自己指定是可以吃得上的。事实上玫瑰也没吃过牛王庄的火晶柿子,他只是听过柿子的传说而已。“你让玫瑰来跟我们说!”短工们捋袖子道。“行。”范文明很爽快就拨通了玫瑰的号码。于是就这样,牛王庄这边的一群短工,跟电话那头的一群兵哥就对嚎上了,就玫瑰他们一口气就要买五千个柿子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一整个过程中,短工们反复强调,老周家一块钱一个的火晶柿子是他们一年到头最大的盼头,谁抢就跟谁拼命。“……”老周在一旁听得有些傻眼,至于要拼命那么严重?他现在要是宣布,一块钱的盼头今年没有了,只有一块二的盼头,这些家伙是不是也得找他拼命?“都干啥呢,赶紧干活去?”陈管事的终于听不下去了:“再闹扣积分啊。”“哎,这就去。”“马上马上。”“咱不是被这群当兵的给气的。”“老周啊,那五千个柿子你可别卖啊,不能开这个坏头。”“走走,搬粮食去。”这些人嘴上应得好听,一转脸,跟那些兵哥是这么说的:“都别走!上论坛!”一边是血气方刚的兵哥们,另一边是血气方刚的老周家短工们,这两群人在论坛上掐得那叫一个热闹。掐架的主题就是老周家一块钱一个的柿子。从头到尾都没见哪个人对这个柿子的价格发表过什么疑惑,大家都坚定地相信这个柿子就是一块钱一个。时间又过了两天,宝塔寺那边来了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他给老周拿了二百块钱,说是要订二百个柿子。“……”老周没说啥,默默收下了这二百块钱。“儿子啊。”周六这一天,老周领着猴娃子在坡上看自家工人收柿子。“哦。”猴娃子应了一声。猴娃子看着那满山满山的柿子,就仿佛在看着那满山满山的钢镚,感觉自家可富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