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果子我们也想一块儿买了,就是价格上……”段老板的会所有西餐厅,到时候他们可以把这些外形不那么好的果子削一削切一切,配餐用也挺好。“那个还是给我留着吧。”老周不同意,那些果子他得留着当员工福利。马从戎不说话,笑眯眯站在一旁看段嘉树碰壁,从当初刚知道牛王庄那时候开始,他想包圆的心思就一直没歇过,软钉子硬钉子都不知道碰了多少回,这会儿见段嘉树没在老周那儿落着好,他心里就特别痛快。最近他都在忙国外那家餐厅的事情,因为段嘉树在那儿扎根时间比他长,人面比他广,明里暗里没少挤兑他。倒也不是他故意要把餐厅开在那里跟段嘉树搞竞争,只不过他小爷爷马丁良说了,那儿的人富得流油,那儿的钱好赚,刚好他们马家在那边也算是有一点人脉,于是他就去了。要不然怎么着?难不成就因为段嘉树在那儿,他就非得换个地方?凭啥呀?“我们会馆的莲子得再涨点。”“我那也是,光是极味楼都不够用的。”“那边有几个客户一直想跟我预定鸽子蛋,这个鸽子蛋的产量太低了。”“老周,这个鸽子蛋……”“老周,今年的火晶柿子到时候……”“今天晚上有个吃红薯比赛,你们去不去?”肖树林这时候突然就说了。“吃红薯比赛?”马老板和段老板都有点不明所以的样子。“你俩要是能去当评委,王大胜他们肯定高兴。”肖树林笑着说道。“那好啊。”听肖树林这么一说,段嘉树一口就答应下来了,他长期都要和牛王庄往来,这水牛镇上来来去去的,多和本地人打好关系也是比较有必要的。“也算我一个啊。”马从戎表示他也不能落下。话说王大胜自从给王家庄寻摸了一条养蜂的路子以后,王家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比以前多了些收入,不过跟镇上那些开店开家庭旅馆的、还有像大湾村那样全村种菜的比起来,王家庄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慢了点儿。这不,眼看着孙林木夫妻俩光靠着在打铁铺那边种的那点红薯,这都快发家了,听说在城里头还买了店面。于是王大胜他们就合计着,要不然他们王家庄也多种点红薯吧,要是弄得好,光是蜂蜜和红薯这两样,他们村以后的收入就不愁了。这会儿时间刚进入九月份,王大胜就开始他的宣传活动了,今晚这个吃红薯比赛就是他组织的,从前几天开始,他就找人在镇上各处贴了不少宣传单,文化广场那里还有整幅宣传介绍,当地几个大大小小的论坛贴吧也都做了宣传,还群发了好多短信。既然要搞活动,就免不了要请几个评委嘉宾什么的,马从戎段嘉树,放他们这儿也算是比较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年轻多金事业有成,妥妥的王老五,喊他俩去当评委,也算是挺给王大胜长脸。“啥时候开始啊?”马从戎就问了。“晚上七点钟。”老周笑道。“那我们吃过晚饭一起过去啊。”段嘉树说。“行啊。”老周欣然应允。这天傍晚吃过晚饭,牛王庄上好多人,浩浩荡荡就往水牛镇上去了,等到了镇上,他们发现街道上人来人往的比往常热闹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今晚镇上的年轻女孩子们看起来格外多格外漂亮。“这王大胜不错啊,还挺有号召力。”把这些热闹景象看在眼里,马从戎忍不住就说了。“主要还是宣传得比价到位。”段老板又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强调了一遍宣传炒作的重要性。等到了比赛现场,也就是水牛镇文化广场,这两位果然受到了王大胜的热情欢迎,拉着两个人就往台上评委席去了,因为肖树林提前打了电话,他刚刚又临时增加了两个位置。“你俩不上去啊?”马从戎一看,不对啊,怎么就他俩上评委席,水牛镇上这么大活动,肖树林就不说了,怎么连老周都不上去?“我俩不去,你们去吧。”老周摆手笑道。“……”段嘉树也是回头看了看老周和肖树林,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王大胜给拖走了。“……”肖树林还在台下笑眯眯地冲他摆手,他来牛王庄多少回了,啥时候见肖树林对他这么笑过?今天这事有点不对。这时候评委席上已经有人了,就坐在左边第一个位置上,这人马从戎和段嘉树都认识,在论坛上老有名了,名叫燕云开,打铁铺那边养鸽子的,长得忒好看一个年轻人。王大胜就把马从戎安排在燕云开旁边的位置上,马老板对这样的安排还挺满意,心情挺好地跟燕云开打了个招呼,燕云开本来就是特别和气礼貌的年轻人,也笑着和他打了招呼。段嘉树就坐马从戎身边,他刚坐下,就听到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然后再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年轻俊朗的大和尚被王大胜领着往这边来了,这慧真和尚他们也都是认识的,听说这回的《水牛镇十大杰出美青年》,就是他夺的冠。这么说起来,马从戎身边的那个燕云开,他好像是《水牛镇十大杰出美青年》里面的第二名。被他俩这一左一右地一夹,马老板和段老板就觉着这位置坐着有点不得劲儿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不是别人,就是牛王庄上的那个陈管事,人称塞巴斯华,这会儿果真就穿一套白衬衫黑裤子,那一头黑头发今晚看起来也显得格外黑,美得台下的小姑娘们嗷嗷叫唤。“这丫脸上是不是擦粉了?”马从戎不爽道。“BB霜?”段老板这会儿也有点酸。“……”不管是擦了什么,总之他俩这会儿是被人给比下去了。一会儿又一阵喧哗,一看,哇靠,女明星啊,这王大胜还挺舍得下本……一会儿又一阵尖叫,不用看他们也知道了,台下那些小姑娘玫瑰玫瑰叫得那叫一个热情……话说,刚刚他俩上台的时候,台下这些人是什么反应来的?“我说今天晚上怎么这么多女的。”段老板这才回过味儿来了。“被涮了。”马从戎叹气道。“现在怎么办?”段嘉树问他。“搬救兵呗。”马从戎这就掏出手机,在桌子下面开始编辑短信。“什么时候能到?”段嘉树又问。“最多一个小时吧。”马从戎回答说。“什么人啊?”段嘉树又问。“小报记者。”马从戎说道。这种时候就该弄几个记者过来,咔嚓咔嚓对着他一通拍照,然后再问几个高大上的问题,顺便再提一提他的极味楼和刚刚在国外开展的生意什么的。另一边,段老板想了想,也拿出手机,给自己认识的几个牛王庄上的年轻短工群发短信。“急招临时演员!”“时薪二百!”“有意者请速到水牛镇文化广场。”“以下台词自由选择。”“段老板我爱你!”“段老板你是我的偶像!”“段老板你真帅!”“段嘉树!段嘉树!段嘉树!”“嗷嗷!段嘉树!”“喊得最大声的还有特别奖金哦。”第347章仪式在牛王庄上晃荡了两天,马从戎和段嘉树二人又吵着要去牛脊沟看看。看看就看看吧,反正老周也没指着自己要种桑黄的事情能瞒得过这两个人。上山之前,老周还不忘给镇西边的一个养鸭户打了个电话,让对方给他捎五十只鸭苗过来。那是个老养鸭户了,罗蒙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养鸭了,那些年镇上的人家虽然不多富裕,但是经济发展却相当快,好些人口袋里都开始有钱了,市场竞争又不算太厉害,那个养鸭户那些年据说赚了不少钱,在永青那边买房买地的。等到罗蒙他们出去读大学那几年,生意就越来越不好做了,本地人都活络起来了,搞养殖的搞养殖,做生意的做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大批量的外地鸭涌入,据说很多餐馆直接都拿的外地冻鸭肉,价格相当低廉。近几年健康饮食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本地鸭又开始盛行起来,尤其是他们本地人养的正番鸭,价格更是一涨再涨。水牛镇上现在每天牛车来来往往的,要捎带点什么东西就特别方便。这边老周刚打了电话要鸭苗,那边养鸭场的老板把鸭苗一抓,往竹笼里一装,提到村口,没等几分钟,就有一辆牛车过来了。“牛王庄老周要的。”那养鸭户对赶车人说道。“!”赶车人这会儿正拿着个水壶喝水,听他这么说,就伸出四个手指头比了比。“滴滴滴滴。”养鸭户用手里的IC卡在他的刷卡器上刷了四下,一下一块四,四下就是五块六。“货钱让他自己跟你算啊?”赶车人放下水壶问道。他们这些赶车人,有时候还帮忙代收货款,都是本地人,信得过。“五十只,你要不要帮忙点点?”“点什么,差了让老周自个儿找你。”“你这会儿去不去牛王庄啊?这鸭子怕热,你要是不去牛王庄,可帮我找一辆快一点的车啊。”“放心吧,水牛馆转车。”“下午啥时候有空,再帮我捎带五袋米糠,我先给你钱。”“好嘞。”这辆牛车今天不上牛王庄,从这个村子下去,进了镇子,沿着街道一直走到水牛馆,然后就在镇上转转,没啥事下午就早点歇了。现在水牛镇上的赶车人,一般都是稍微上了点年纪,体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中老年。一天到晚,赶着牛车闲闲地走上几趟,人也轻松牛也不累,随便赚个几十块补贴补贴生活。外地人多一点的时候,赚的就多些,外地人不刷卡,都是两块两块地给,好些人都是从车站上车,水牛馆下车,总共也没几步路,有些人坐啊坐啊看到路边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说下就下了。如果碰上包车的,那也很不错,一般包车半天八十、一天一百六,要求五个人以下,不拉重货。去年,他们镇上一头公牛被一个搞摄影的给看上了,被人家请去当了三天模特,啥活儿不用干,三天挣了一千多,弄得那段日子,镇上这些赶车人都把自家水牛可劲儿打扮。只可惜这种好事也不是经常都能碰上。不过把自家水牛刷洗得干净点,再稍微打扮打扮,比较容易接到包车的活儿倒是真的,包车的活儿也比较轻松,那些过来旅游的人家,走一段就要停下来看看风景拍拍照,再买点这个吃点那个的,他们要是想去牛王池看看,那赶车人最乐意了,水牛也乐意,在池边吃点青草喝点清水什么的,再让那些人自个儿到村里逛逛,到坡上看看风车。~老周这边,也就是一个多钟头的功夫,就收到鸭苗了。“这是正番鸭吧?”马从戎一看鸭苗就知道品种了。正番鸭鼻子是红色的,上面还有一个红色的硬疙瘩,而且他们这里的正番鸭一般都是白毛,块头也大。“是啊,老早就想养了,就是没地方。”老周说道。牛王庄上到处都养着小鱼小螺,一放鸭子就全完蛋了。“你们这儿的正番鸭,现在一斤多少钱了?”段老板问道。“就这户人养出来的正番鸭,一斤能卖二三十,具体得看行情,镇上的人买得不多,永青彤城那边买得多。”他们牛王庄上那些长工短工里面,就有好多人买过。“那你这个番鸭养出来打算卖个什么价钱?”段老板又问了。“嗨,这个鸭不卖。”老周笑道。他们这儿的人买正番鸭,一般都是用去补身的,这东西能伏热润燥解毒,又养脾胃,据说还能补肾,本地人比较推崇。要不然这番鸭肉有什么好吃的,一斤二三十块,一只成年公番鸭随随便便都十来斤,那就二三百了。老周养这个主要还是药用,水牛馆那些病人如果有需要用它伏热润燥之类的,到时候那些大夫就给开一只,也给他们的水牛馆增加增加收入,当然也得是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牛王庄养出来的正番鸭便宜不了。“为啥不卖啊?”马从戎就问了。“水牛馆那边要用啊。”老周跟他们说。“那要不然你多养一点嘛。”段老板提议道。“多养了怕污染环境。”牛脊沟那边主要就是用来种植药材的,还养了不少鳖仔,鸭子要是养多了把水质给弄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先把这些鸭子养上,到时候看情况能加就再加点。几个人说这话往山上去,骑着三摩托车沿着枸杞林旁边的砂石路上山,省时省力。段马二位老板就坐在老周身后的车斗里,一个劲儿鼓动他多养点这个正番鸭。只有牛王庄的产量真正上去了,他们的货源才会有保障,像牛王庄上的火晶柿子,他们现在基本上要多少有多少,只不过这二位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并不拿太多就是了。等到了牛脊沟,段马二人下了三轮车,站在沟口一看:“老周,你这是打算把番鸭当天鹅养啊!”“反正长得也差不多。”老周提起竹笼,带头往牛脊沟里面走去。这牛脊沟地方不小,因为两边都有崖壁,看着略显逼仄,实际上真要算面积的话,里里外外边边角角加一加,约莫也得有近百亩。这五十只正番鸭撒在这么宽敞的地方,那还真就跟养天鹅差不多。再加上,这会儿郑博伦等人正在试他们的第一个造雾系统,也就是最靠近这一头沟口的位置,搞得雾蒙蒙的,衬得这地方跟仙境似的。早前种下去的桑树都长得挺好,这回老周原本买的就是大苗,刚种下去那会儿撒灵泉水撒得也狠,几个月过去,这一棵棵桑树都长得郁郁葱葱的。除了桑树,牛脊沟里还有大大小小的水泊,少数最深的约莫能有一二米,绝大多数都还是浅滩,用水泥糊住漏水的地方以后,又铺上一些沙子碎石,种上水草,现在这些水草也都长得特别好。抬头看一看,两边的石壁上还长着一簇簇的铁皮石斛,长得也都蛮好,为了这些铁皮石斛,牛王庄上的长工短工们没少客串蜘蛛侠,不过等这个造雾系统完工以后,铁皮石斛的灌溉问题也就跟着解决了。初秋里的阳光特别好,这石壁仙草、绿树清水的,沟口那些雾气被清风一吹,丝丝缕缕地往沟里飘去,角度如果对上的话,有时候还能看到彩虹。“老周,这个番鸭还是别养了,还是养仙鹤吧。”段嘉树玩笑道。“仙鹤养了能干嘛用,又不能拿去卖钱,老周啊,说正经的,咱还是养几只天鹅吧。”马从戎倒是没有开玩笑的心思。现在也有人在搞天鹅养殖的,灰天鹅黑天鹅早些年就有人养了,现在听说连大天鹅都有人养,这玩意儿本来就值钱,再加上老周这块风水宝地,那到时候还不得赚个盆满钵满的。“不养。”老周和郑博伦他们打过招呼,就提上他那些番鸭苗,往牛脊沟深处去了,他一会儿还得在这儿给它们搭个鸭棚,至于喂鸭子的事情,暂时就交给叶千好了,反正也就是一个顺手的事儿,最多再给些辛苦费。这一路上,马老板和段老板差点没磨破嘴皮子,老周反正就是一句话,不养。老周整这个牛王庄,种的养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货。稍微打眼一样的,总共也就那么几样,这牛脊沟沟壁上的铁皮石斛算一样,不过这东西老早就有人种植了,在市面上已经不算稀罕。牛王庄下面的阿月浑子算一样,不过这玩意儿就算是培育出了本地品种,省农业大学那几个教授还站在前头呢,轮不到老周这边出风头。其他也就没什么,这回这个桑黄,因为是治病救人的东西,他种了也就种了,没事整什么天鹅做什么,还担心自家这个牛王庄瞅着不像块肥肉咋滴?最后被段马二人缠得实在没办法,老周只好稍微松了松口:“要养你们自己养吧,每人三对多了不行。”“……”马从戎段嘉树一对眼神:“五对。”“不养拉到。”老周道。“那好,三对就三对。”总比没有好,不养白不养。“养那玩意儿听说还得交配。”老周提醒他俩。“放心好了,保准弄得妥妥的。”马家在当地扎根多深啊,就这点事,对他马从戎来说有啥困难的。老周找叶千谈鸭子的事情,这货就说了,要老周送给他一对熏鸡当辛苦费,说是等下个月回部队的时候,要给战友们带回去,要不然自己在牛王庄上好吃好喝了几个月,半点好货都没给他们带回求,到时候怕是要被那群土匪把他给生吞活剥了。熏鸡就熏鸡吧,老周也答应了,反正哪天玫瑰走的时候,老周也是打算弄点东西给他带走的,这会儿也就是在单子上再加一对熏鸡。几人在牛脊沟里选了个背风的石窝,又在上面铺了些干草,搭了草棚,把这群鸭苗给安顿了下来。三人骑着三轮摩托车下山的时候,车子开到距离牛王庄不远的一片山坡上,一阵山风吹过,带来和尚们吟诵经文的声音,那诵经声随山风飘来,又随山风飘远。“怎么这时候念经呢?”段嘉树也知道和尚有早晚课,下午三点多钟这个时段,一般不怎么念经。“有人过世了。”老周把三轮车停下来,静静听了一会儿,说道。“哦……”马段二人应了一声,一时间也都没再说什么。水牛馆的大夫们医术虽然高超,用的药材品质也有保证,但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药到病除,有些病人病情太严重的,也有些病人年纪本来就已经很大了……老周没回牛王庄,直接把三轮车开到了水牛镇上,在水牛镇的马路边上,这时候已经站了不少人,许多牛车三轮车这时候也都停靠在路边。诵经的声音由远及近,然后一群穿着黄色僧袍的和尚便进入众人视野,打头那小和尚背上背着一个明黄色包裹,不用说,那包裹里装着的,便是逝者的骨灰了。这种事在水牛镇上也不是第一次,每有外地人在他们这里过世,宝塔寺的和尚们都要一路诵经一路把他们送出水牛镇,从宝塔寺一直送到镇汽车站。刚开始的时候,水牛镇上的镇民大多也就是瞧个热闹,但是不知不觉间,新鲜感早已褪去,现如今,这一路的送行,已经发展成一个庄重的仪式,这仪式里有水牛镇镇民的善意,也饱含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这一次这位逝者看来是没有亲属过来置办丧事领取骨灰,于是只好派一个宝塔寺的小和尚将他送回故里。好在这年头交通便利,宝塔寺也有这方面的预算,让年轻的小和尚们做这样的事,其实也是一种修行。“慧真和尚真不简单。”在回牛王庄的路上,段嘉树感慨道。“可不。”随着这一次又一次的仪式,宝塔寺的和尚们现在已经完全和水牛镇融为一体,深入人心。慧真和尚原本就善经营,加上这一次又在《水牛镇十大杰出美青年》的排行榜中夺冠,现在他无论是在中老年人群还是在年轻人中间,都很有人气。然而他以一人之力所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也是其他人远远不及的。谁也不能说这和尚欺世盗名,他在水牛镇上做的这些事,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这也是他能赢得普遍肯定和尊重的根本原因。~“老周,等你那些鸭子养出来,把鸭肝卖给我吧。”马从戎这货这时候突然来了一句,气氛顿时被他破坏殆尽。“你要鸭肝做什么?冒充鹅肝啊?”段嘉树呲道。“你别门缝你瞧人。”假冒伪劣这种事,是他马从戎能干的吗?“老周,这鸭肝的事情到底成不成啊?”“鸭肝还早着呢,鸡肝要不要?”老周问他。第348章赛鹅肝几天后,西方某市,马从戎的那家大牛头餐厅。这家餐厅是以当地语言命名,翻译成中文大约也就是极味楼的意思,不过许多光顾过的和没光顾过的顾客,都把它叫做大牛头,于是对于当地人来说,它就成了大牛头餐厅,说起极味楼这个名字,反而没几个人知道。在许多顾客印象中,这家大牛头餐厅虽然声称和小牛头会所是同一个货源,而且他家照片上的牛头比小牛头那家更大,但是它规模小起步晚,在当地也还没能树立起很好的口碑,简单来说,他在当地人眼里,就像是那家小牛头会所的山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