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只为他人做嫁衣是什么意思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沈寻舟上前,把糕点从窗口递给我,油纸还带着一点余温。「今日劳烦沈公子。」「殿下,不要同我说这样客气的话。」沈寻舟说完,脸色微红,好在夜色中也看不太清晰。「我就不打搅殿下休息了。」他似是急着离开,走路都比平日里快上三分。我看着手中的糕点,忍不住笑了笑,再抬头想关上窗户时,恰与树后缓步走出来的李沐雪四目相对。故人相见无言。李沐雪手里也拎着一包油纸包着的糕点,还拿了一壶酒。不用说,我也知晓,是李沐雪亲手酿的桂花酒,我在中鞍山读书时十分喜欢。我扶着窗棂,神色淡淡。「更深露重,李大人早些休息。」李沐雪笑了笑,眸色温柔,声音和缓:「宁阳殿下也早些安寝。」抬手欲关窗,却听李沐雪又道:「殿下,那糕点不易克化,夜间少食。」我关上窗,手中糕点也没了兴致,放在一旁茶案上。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第二日,我找上沈寻舟,让他安排人将此事宣扬出去。不拘于事实,怎么阴私奇诡怎么讲。毕竟一板一眼的事实少有人听,世人都喜欢听官场隐私皇家倾轧,这故事越是阴谋论,就传得越广。一时间民间沸沸扬扬,田间炕头都在聊太子遇刺一事。有人讲是江南盐商怕太子查税,想对太子动手一了百了,也有人说是谢文哲下的手,意图谋取太子之位。而太子如何逃出生天,就传得更玄妙了。人人都在猜到底谁才是始作俑者。父皇震怒之下,连下了几道旨意追责,牵连人等甚多,不少被问罪下狱。待我和谢文端到江南时,江南各路官员都已经脱了层皮,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22巡盐是个好差事。同江南富商收税就更是个好事。但好事变坏事,也常发生,只看中间人如何操作。谢文端一开始倒是很想做出点东西,只可惜半月过去,竟然只收了三万两银子上来。「这些个贪官污吏,只知中饱私囊,等我登基那日定要把他们抄家灭族!」我让阿嘉给他倒了杯茶水,耐心看他带回来的账本。账本自然是假的。但沈寻舟是个中好手,我让他带着人日夜不休地对账,总算是查出了点名堂。「殿下请看,这是近三年两淮盐场的出盐记录。」沈寻舟将一叠账册推至灯下,烛火在宣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明面上每年短缺三十万引,实际私盐贩运量是这个数的三倍。」我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淮南道的春盐泛着青白光泽在烛下闪烁:「盐课提举司倒是会做买卖,官盐入库时掺三成泥沙,转头就把筛出来的精盐装船运往高丽。」我将一碗掺了沙的盐放到案上,盐粒碾碎在掌心,细白的粉末簌簌而落。「太祖爷当年巡盐,每年能收一千三百万两白银,到如今竟连三百万都收不上来。「盐税一部分进了各路官员口袋,一部分拨给南直隶充作公用,还有一部分直接当作私盐贩售出海,能收得上钱来才怪。「这两淮盐运使胃口大得很,如此光明正大地贩售私盐,到底是谁在为他兜底?」谢文端咂舌道:「他们怎敢如此!」「他们有何不敢呢?」我来之前便知晓江南盐税是个烂摊子,巡盐御史拿不回钱,还要带着各路官员哭穷的折子回来。若说这些个巡盐御史都搞不清楚状态,那未免有些可笑。不过是党同伐异,能者同流合污者赚得盆满钵满,不能者则死在荒野破庙。父皇难道不知这些事么?只是江南士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敢轻易处置罢了。到此处半月,我一直让谢文端在前头周旋,自己则日日饮酒作乐,无心政事,大小官员一概不见,只带着一群女孩儿赏花看戏。「皇姐,你每日赏花看戏的,难不成真是下江南享福来了?」谢文端不满,今日忍不住抱怨几句。他又在江南巡抚那里碰了壁,一肚子火气不知道往哪里撒。我笑了笑,想起前世小舅舅死时,身上的刀伤极特殊。人人都说他死于倭寇之手,但我分明记得,那刀上只有神机营特制的苗刀才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