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我会带着沈更衣一起回去,劳烦大伯母与婶娘说一声,她如今过的也还好。送进来的银子她都用得上。我虽然不会扶持她,但是也会关照。” 宋氏真是心服口服:“娘娘放心,回去,臣妇知道怎么说。娘娘心善,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沈,弟妹也会理解娘娘的好心。” 沈初柳笑了笑,再不说这些。 宋氏就委婉的又问了问沈初柳在宫里好不好的话。 因就她一人来了,沈初柳就索性留了一顿午膳。 六皇子回来也见着了。 六皇子与宋氏自然不熟悉,但是沈初柳说这是大祖母,他就叫大祖母。 宋氏倒是不太敢接受,客客气气的给六皇子请安。 又笑着夸。 等吃过午膳出宫,上了马车的宋氏才松口气。 她的婆子不能跟进去,这会子问:“这是怎么了?瞧着太太累得很。” “难道是……娘娘那……不太好说话?”婆子说的委婉,其实是问,娘娘如今不好打交道吗? 宋氏摇摇头叹气:“天家威仪。到底不一样。” “我与娘娘和六殿下用了一顿午膳。六殿下果然是龙子,究竟与家中孩子不同。” 她也是有七八个孙辈的人了,她的一儿两女生的孩子加一起都没这样的孩子。 “娘娘也是天然适合进宫做娘娘的。如今做了妃位,果然又有不同。不是我等能揣度。” “是啊,到底是一宫主位了。”婆子心有戚戚。 “回吧,回去跟老太太说。我先闭闭眼,这可真是累。”第451章争奇斗艳 回了沈家,宋氏也没休息就去了老太太屋里。 将沈初柳的话都说了,梁氏也在,宋氏自然将沈碧玉的事也说了。 梁氏红了眼眶,说了句感谢娘娘就闭口不言了。 她如今比谁都清楚,沈初柳当年没有拦着家里送沈碧玉进去就是故意的。 故意叫她们这么做,故意直接毁了沈碧玉。 不然她们怎么能死心? 要是沈碧玉没进去,她们会不会死心? 而如今,沈家嫡支的姑娘就只有如今商氏留下的那个了,沈家也早就死心塌地的不敢再想这个。 到如今,老太太,大太太,还有她这个三太太哪里还敢说什么沈初柳与沈家是不是一条心的话? 这些年,娘娘怎么做的,家里看的很清楚。 而沈碧玉,就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个警钟。 她明明白白的告诉沈家,不要算计我。 而沈碧玉搭上了自己一辈子,却依旧还要依靠娘娘才能过的好。 家里并不是打听不到,确实如今景妃娘娘照顾沈更衣。 而没了娘娘,沈更衣自然活不好。 沈碧玉,就是沈家女眷们打落的那颗牙,不吞下去就得吐出去。 沈家的姑娘都厉害,可惜如今梁氏看懂了,最厉害的,就是这三姑娘沈碧琼和四姑娘沈初柳。 她生的这个,是真的不行。 十一月初六,苏婕妤发动了。 显然早产,七个月多,快八个月。 风华阁里,稳婆太医都在,苏婕妤也是能忍耐的,竟也不喊不叫。 只是疼的头发都湿了,脸色煞白。 从上午开始疼起,这会子已经是黄昏了,才有动静。 沈初柳等一众嫔妃中午过后来,坐在这里喝茶也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了。 容婕妤挨着沈初柳小声道:“早产还这么难,她这也不容易。” 沈初柳点点头。 一边听到了的宁昭容蹙眉:“可别出事。” 沈初柳扭头看了她一眼,见她竟是真情实感的这么想,便笑了笑:“吉人自有天相。” 这会子,谁也不敢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皇帝上午就来过,见不能生,又赶着去处理政事了。 这会子再来,终于是见里头回话,已经开始生了。 果然,不过半个时辰,就有了动静。 随着里头孩子的哭声,众人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稳婆出来报喜:“恭喜皇上,贺喜皇后娘娘,是个公主,母女平安。” 齐怿修笑了笑:“好,赏。” 皇后也一笑:“五公主平安降生,苏婕妤有功。” 众人只听是公主,都是轻松了起来,公主虽然好,可也毕竟不是皇子呀。 贺喜过后,各自就先回去了。 翠云轩里,沈初柳和姚宝林坐下来。 “公主也好,就能平安了。”姚宝林道。 沈初柳却一笑:“你说,她甘心吗?” 姚宝林一滞:“是不是甘心,她也很难再有了吧?” “是啊,所以……自己生不出会怎么样呢?”沈初柳叹气:“也是这宫里呆久了,总是会多想。但愿是我多想吧。” “娘娘这里才是对的,心思太简单是不行的。”姚宝林起身:“不管怎么样,臣妾都站在娘娘这头。” “你的心思我知道,不必突然这么客气。也不早了,回去吧。我今儿可累了,晚上要早些歇息了。” “是。”姚宝林笑着出去了。 回了自己住处,宝玉道:“奴婢瞧娘娘说的对,这苏婕妤未必甘心。” “不甘心能如何?后宫里也没有合适的皇子给她,何况,她刚生了公主,就算晋位了能养了,也不可能再给她一个皇子,你看看康德妃和顺妃,一个是因为丧子才有了三皇子。一个是熬了多少年,顺妃娘家可不差的。这才得了五皇子。其他人,没有这运气。” 宝玉想了想也是点头:“嗨,奴婢这是叫娘娘思路带的,也瞎琢磨了。” 姚宝林笑了笑没说什么。 风华阁里,收拾好自己躺在那的苏婕妤喝着汤,面色倒是还好。 “皇上赏赐了您,想来等来年就可以给您晋位了。五公主也没说抱走,到时候您就直接能一直养着了。”沉香道。 苏婕妤点头:“嗯,你们照看好孩子。” 沉香应着:“放心,浮香亲自去看着奶娘们了。您虽然怀着的时候不大稳,也生的早了,不过太医的意思是,五公主虽然体弱,但是只需过了月子,养个几个月就都好了。” 苏婕妤点头,她方才看见孩子了,是小了点,不过都还算正常。 倒是她,生了之后,至少感觉是好多了,再没那种时时刻刻的担忧了。 她很清楚,这一遭怀孕生产伤损了多少元气,这需要经年累月的养着。 日后能不能再生,估计是天意了。 所以,想要有以后,想要护得住孩子和她自己,她要好好谋划了。 不过,这不着急,一切都要先养身子了。 至少,坐好这个月子吧。 凤藻宫里,皇后与道:“皇上,臣妾的意思是,既然诸位嫔妃都要省亲,不如分开些。真要安排在同一日,除非皇城戒严,否则只怕是要生乱子。” 齐怿修点头:“皇后想的与朕是一样,就这两个月,看着好日子来吧。” 皇后点头:“是,臣妾明日叫人去礼部说一声。” “还有就是苏婕妤,如今生了五公主也是有功,这位份……” “这个不着急,来年等景妃的册封礼正经办了再说。后宫里,该动的不止她一个。”皇帝道。 皇后了然,这是说还有人晋位,其实也想得到。 至少,生了两个皇子的丽昭媛肯定是要晋位了。 这一回晋位,只怕高位就要占满大半了,日后想晋位就难了。 苏婕妤本人是不急晋位的,总会晋位。 她如今只是安心养身子,道是格外显得安静省心。 皇帝赏赐了两次,大约也是赏赐她省心。 眼下,距离过年就一个多月了,后宫气氛也是有点紧张的。 尤其是各位要省亲的嫔妃,也顾不得争斗了,都急着安顿自己要回家的时候的穿戴。 谁也不想回家还露怯。 总是想要争奇斗艳的。锦衣归乡,嫔妃也不能例外。 【月票给我好不啦?】第452章省亲 除了妃位和九嫔位份上的主子,下面婕妤的,容婕妤也得了旨意可以归家。 还有郁美人,方才人。 至于方才人自然不是因为她本人,而是因为她的父亲。 日子错开,头一波出宫的,就是初九的时候,谦淑妃,容婕妤和方才人。 谦淑妃归家,自有一番凄凉苦痛,她嫡亲的亲人都去了,只有她弟弟,弟媳妇。 虽然敬着,可也透着不想再搅合的心思。 面上是光鲜,可来的人也不算多,昔年冯家树大根深的时候,上赶着讨好的人有多少,如今就有多凄凉。 谦淑妃是忍着呆够了时辰才回宫去的。 路上就在马车里哭的不像话了。 冯太后死了之后,她就感觉到了孤独与凄凉,可是没有此时此刻这么刻骨。 现在,她感觉天地之大,只有她一个人独行。 锦绣劝了半晌,终究只能说:“娘娘,想想二皇子啊。” 谦淑妃死寂的眼里,这才有些光亮。 是呢,她还有儿子,她还是有孩子的。 倒是容婕妤还好,就只是多年不见的感慨和眼泪。 她位份低,赵家也比较低调,这些年也都还过的不错,心疼完了她在宫中不容易,娘几个抱在一起哭了一场。 家里来的宾客不算多,但是对于她家的地位来说也不少了,热闹的用了一顿酒宴就散了。 方才人也差不多,只是她抱怨宫中困苦,她娘也只能跟着哭一哭,没别的法子。 嫔妃们陆陆续续回家,一整个十一月就过去了。 过了腊八,沈长靖是腊月十三那天回京,沈初柳回府的日子,就是十六。 十六这一日一早,天还黑着就起来,因为提早说了沈更衣也回去的话,所以沈更衣已经候着了。 她如今跟前也有个照料起居的小宫女叫白果,倒也算懂事规矩,伺候着她站在翠云轩候着。 没说不许坐下,只是她自己着急坐不住。 沈初柳简单喝了几口粥,就见到了沈更衣。 如今的沈碧玉再没了过去的神气,请安之后规矩十足的候着。 沈初柳也没耽误,与她一道去了凤藻宫,自然没见着皇后,不过峨眉亲自出来见,也是皇后的重视。 说了几句话就告辞走了。 马车晃晃悠悠的在皇城最宽的街上走,今日出宫的只有沈家姐妹。 马车里,沈碧玉有点紧张,她许久没见家里人了,她如今只是个地位低下的更衣…… 也就只比宫女强一点,回家是多丢人的一件事。 今日这样的时候,姐妹们自然都会回家,就只有她如今这么丢人。 就连六妹妹,如今都已经有了嫡子。 可她还是想回去看看,想回去看看她娘,看看长大的地方。 沈家,得知娘娘已经出了宫,早就都候着了。 等娘娘的玉驾到了府门前,全府上下都出来迎接。 沈初柳今日是盛装打扮,一身海棠红洒金拽地裙,上头绣着活灵活现的秋海棠。 外头披着的是一件正红的斗篷。 双刀髻上,赤金红宝石的首饰熠熠生辉。 她扶着尺素和折梅的手缓缓从车上下来,后头曾春和寄梅将她的裙摆拉起来。 侍卫开道,府中众人忙迎上来。 门口拉着很长的红地毯,也是为了迎接她,不弄脏裙子。 沈初柳笑着道:“都免礼,祖父祖母,孙女给您二位请安了。大伯母,三婶,侄女有礼。” 众人忙道不敢,沈初柳笑着又跟兄弟姐妹见礼。 不过有元宵几个搀扶,到底没叫侯爷和老太太跪下去。 只是宋氏几个就不能免了,这不是沈初柳要不要受的问题,而是如今她是君,家里都是臣。 后头的沈碧玉看着,只觉得脸火辣辣的,不过沈家办事还是靠谱的,并没有人因为她如今的地位慢待她、只是要叫沈家客气的请安却是不能够的。 进了里面,众人都请安之后,沈初柳暂时先跟曲氏等人进了后院。 曲氏前些时候身子不适来着,可沈长靖回来就高兴,如今孙女省亲,更是叫一众官家太太捧着,舒心的很。 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不舒服? 梁氏远远的瞧见女儿,见她神色尚可,也安心不少,虽然满眼泪意,可也不敢哭。 这场合,经不起一丝错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