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李继业就这么听他的话,自请出京外放了?”
徐妙晴难以置信的看着徐妍,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就算是同样的正二品,京官就是比封疆大吏高半级。
中央和地方官能一样吗?
虽然一个封疆大吏主要是看能手里有多少兵丁嫡系,封疆大吏有没有兵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但去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地方,想自己发展嫡系养兵,这种难度就算再不懂政治的人都会感到震惊,何况是徐妙晴。
如果李继业留在京都,对徐敬意俯首称臣,百年之后,赏他一个文定谥号绝对不成问题。
文官毕生的梦想就是青史留名,文正二字更是被无数文臣追捧。
文定也是排名第六的美谥,这是莫大殊荣,但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李继业就干脆利索的放弃了文臣毕生追求,去走了一条很可能会粉身碎骨的道路。
徐妙晴第一次觉得,和郑遂走在一起是自己最正确的决定,正统拉势力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获得一大批老臣的支持,徐妙晴的嘴角就不自觉勾起笑容。
有了这群老臣的支持,她面对徐敬意也终于有了胜算!
但是她的笑容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有人来禀报了秦王起兵造反的消息。
徐妙晴的面色瞬间阴沉下来,从徐家接手中央权力开始,地方势力就躁动不安,各地匪患横行,叛乱不断。
而且先帝晚年的时候就看出了徐家的不安分,气若游丝的老皇帝为了小皇帝,在病床上亲手给徐家挖了一个大坑。
这个坑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可以拥有兵权!
以往大齐也是军政分家的,因为只有武将兵权,得不到后勤支持,无法发动叛乱,同样的,文臣也只有经济,不能练兵。
这种制衡持续了三百年,直到老皇帝放开了这条铁链!
三国为什么打的那么凶?因为黄巾之乱时,灵帝亲手将军权下放,各地军阀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更火上浇油的是,一同打开的,还有藩王的铁笼!
以往藩王在封地内不可从政经商从军,只有几百人的护卫,明摆了拿藩王当猪养,但老皇帝临死前解开了这个绳子。
短短五年,地方就积蓄了可怕的力量,这也是徐妙晴最震惊的地方,现在地方就是火药桶,你一个老东西什么都不带就敢赴任,病死在半路上都没人管!
这种龙潭虎穴,郑遂一句话,李继业就敢去闯,这就是正统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