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天前在镇政府门口拦住了郑仪,结结巴巴说自家房子快塌了,问能不能申请危房补助。当时郑仪二话不说,掏出笔记本记了下来,只说了一句:
“三天后我亲自去您家看看。”
老赵本来没当真。这几年来,他找过镇政府不下十次,得到的答复永远是“材料不全”“再等等”“指标不够”。
可今天,郑仪真的来了。
没带记者,没带摄像机,同行的只有一位眯着眼,带着淡淡黑眼圈的年轻人。
“赵叔,进屋说。”
郑仪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跟着老赵走进昏暗的屋内。
屋内比想象的更破旧。
一张瘸腿的桌子,两把吱呀作响的凳子,灶台上搁着半碗吃剩的咸菜。墙角堆着几个发霉的麻袋,是老赵平时上山挖草药卖钱的“家当”。
老赵窘迫地用袖子擦了擦凳子:
“郑镇长,您坐。。。。。。”
郑仪没坐,而是径直走向墙角的裂缝,伸手摸了摸潮湿的墙面:
“这房子不能住了,随时可能塌。”
老赵苦笑:
“可不是嘛,可我申请了好几年补助,一直批不下来。。。。。。”
“今天就能批。”
“啊?”
郑仪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表格递给老赵:
“您先填这个,剩下的我来办。”
老赵颤巍巍地接过表格,忽然红了眼眶:
“郑、郑镇长,我。。。。。。我不识字。。。。。。”
“我帮您填。”
郑仪接过表格,转头对年轻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