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林成栋低骂一声,心里却莫名涌上一丝复杂情绪。
从小到大,他要么被家族硬塞到某个位置上充门面,要么被人当废物嫌弃。
还是第一次,有人把他当“能用的人”看待。。。。。。
会议室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各组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汇报材料。
郑仪小组的氛围明显比其他组更加专注高效,就连一向吊儿郎当的林成栋都在埋头整理数据,时不时还向陈道远请教几句专业术语。
郑仪的战术很明确:给每个人分配最擅长的部分,让他们在舒适区内发挥最大价值。
李在明负责的基层减负分析,正是他在政府办的老本行;杜云岚主笔的智慧政务部分,恰好结合了她商务厅的工作经历;连林成栋都被安排在熟悉的交通领域。
这种精准的人员调配,让整个团队像精密的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运转起来。
“郑组长。”
陈道远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理论框架这部分,要不要加入一些对比分析?比如邻省的‘县乡事权清单’试点?”
郑仪略一思索:
“可以,但重点突出他们的教训而非经验。”
“明白。”
陈道远会意地点头。在体制内待久了的人都懂,夸其他省份的做法容易踩雷,但分析他们的失败教训,既显得客观,又能间接佐证自己的观点。
杜云岚红唇微抿,忍不住多看了郑仪一眼。
这种政治敏锐度,实在不像个刚进机关的年轻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日影渐渐西斜。当其他组还在为分工争执不休时,郑仪小组的材料已经初具雏形。
“差不多了。”
郑仪看了看时间,五点四十分。
“大家先把各自的成果发到群里,今晚我整合一下,明天上午我们最后过一遍。”
李在明忽然放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