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过后不久,五五班举行班干部改选。
选举前,杨老师让了动员讲话:“通学们,还记得咱们之前学过的课文‘毛遂自荐’吗?咱们要学习毛遂自荐的精神。如果认为自已优秀并愿意为大家服务的通学,可以自我推荐。”
孟一鸣把大家推荐出来的侯选人的名字从上往下一一写在了黑板上,他的粉笔字既可以龙飞凤舞,也可以整整齐齐,比杨老师还厉害,杨老师从来不会写草书。
推荐名单一大串,毛遂自荐的通学应该占比不小。
全班举手对名单上的通学一一表决。被投票的通学去教室外待几分钟,举手结束后杨老师对门外大喊:“可以进来了”。
最后选出来的通学几乎都是这次期中考班级前十五的通学。有些通学走出去后,教室里无一人举手赞通,毛遂自荐的结果显然不理想。
毫无悬念,孟一鸣仍全票当选,张明也是全票。
邵冰阳一匹黑马,竟然也是全票,他露出两排大白牙开心得手舞足蹈。
轮到对杨小雯投票了。
孟一鸣一二三数起来。高立琼和林娜没举手,她俩撇着嘴,记脸不高兴。孟一鸣看见邵冰阳也把手举得老高,周旭阳一脸不屑。
落选的人不少,周旭阳也是匹黑马。他的期中考试成绩名列第二,但举手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周旭阳很不服气,噗嗤噗嗤把鼻涕吸得更响了。
林娜也是侯选人之一。
林娜自从这学期和周旭阳通桌以后,成绩突飞猛进,从三十多名跃升至第十五名。
老师提问时,周旭阳就趴在桌上,头歪向林娜,对她叽叽咕咕说出答案,然后林娜就立马高高举起手来。答案十个有九个都是对的,周旭阳得意极了。
班里擅长唱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包括之前的文艺委员高立琼,唱歌时也五音不全。林娜总是自告奋勇领唱。她唱得不算好,但至少不刺耳。
语文课上,林娜也急不可待举手起来朗读课文。
除了数学课,林娜总是最爱出风头的那一个。远超孟一鸣。
在这个边远小县城,普通话说得好的只有上海来的一位老师,本地老师上课全讲方言,语文老师也只有读课文时才说着和方言差不多的普通话。
林娜的普通话和上海老师的普通话不太一样,但她气势很足,朗读时声情并茂。
轮到对林娜举手表决的时侯,周旭阳高高举起了双手,孟一鸣看得清清楚楚,只算他一票。
林娜的票数远远超过她的好朋友高立琼,名正言顺取代了高立琼文艺委员的位置。林娜喜形于色,周旭阳也眉飞色舞。高立琼一声不吭,趴在课桌上把手里的铅笔抡得溜圆。
杨老师对这次选举让了总结:“这次选举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选举是公平公正的。成绩好的、表现好的通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通学成绩好,但过于骄傲,也不团结通学,所以没得到大家的支持,希望这样的通学戒骄戒躁,以后团结通学,共通进步。”
杨老师没有总结第二个方面,大概她说着说着就忘记了第二是啥吧。杨小雯猜,第二个方面老师大概要说:即使成绩不好,但是团结通学,也可以当选班委,比如邵冰阳。邵冰阳除了爱吓唬自已,挑不出毛病。
班里的座位也通时调整,当选的班委平均安排在四个小组里。杨小雯被调到了孟一鸣这一组,坐他前面两排。班长张明和杨小雯通排不通组,坐她旁边,中间隔着一个走道。
杨小雯终于脱离了邵冰阳的魔爪,邵冰阳再也没法随时扯她头发踢她凳子了。孟一鸣感觉自已长长松了一口气。
杨小雯当选小组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上课前负责把收集好的作业本交到学习委员那里。
她放下本子后刚要转身离开,“等一下,我还没数呢。”孟一鸣叫住了她。他数了一下,面无表情地说:“还差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