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颜三卫目前的三个头目,都已经被朱棣封了王,也都安排在了不同的地方。
他们现在想要再回归鞑靼或者瓦剌,也已经不现实了。
蒙古三部,真算起来,现在其实只有两部。
也就是鞑靼和瓦剌。
“朕记得,你是顺宁王的三弟是吧?”
“是的,大皇帝陛下。”
“好,你说话管用,你派人回去拿着朕的旨意,再从你们那里把亲属于你的部落再迁几万人过来,这里一切都是现成的,你也跟着当地驻守的明军将领一起看管好这里。”
朱棣看着他,又道:“还有,这里的粮食也留给你们,要不了多久中原的商人们就会过来,他们会在这里直接设置一个市场,以后这里的日子不会太差,你们都安心在此地过日子就是。”
“朕呢,希望你们好好配合大明的官员管理好赛音山达,有什么事,还是老办法,你们可以直接上疏到朕这。”
“遵命,大皇帝陛下。”
“行。”朱棣收回目光,环顾诸将,宣布道:“那五日后拔营,这一次咱们直接过居延海,穿过戈壁,直奔鞑靼王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将山呼叩首。
众将一走,朱棣就写了一封密信,让人火速送回京师。
这信中的内容都是关于前线需要什么支持的。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
那就是朱棣有些拿不准的问题,他打算询问一下朱瞻墡自己这个好圣孙的意见。
朱棣在写这一封信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询问一个孙儿如何治国安邦,扶政安民。
最后,朱棣还提了一嘴,关于科举改革的事宜。
——大力支持,皇爷爷举双手赞同!
——┗(▔,▔)┛。
同时他也提到,要再开恩科,扩大招收人才。
要再开一次春闱之战。
显然朱棣也是考虑到了,目前国家太需要人才了。
不只是能做事的人。
更需要可以来建设的人才。
信朱棣直接交给了一个锦衣卫,
“快马加鞭走大同府,不要停,七日内送到。”